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要致富,先修路。高速公路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至 2018 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突破 14 万公里。“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处于转型攻坚和关键期,将进入全新建设新阶段。从现有的国家公路建设规划来看,未来 15 年,我们的公路基础设施将继续处于加速集中和网络化的关键阶段。此外,高速公路经营行业将着力推进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任务,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譬如,2019年年底前,全国高速公路收费实现手机移动支付全覆盖;2020 年基本完成取消省界收费站。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居民生活状态持续改善、路网路况的不断发展改善以及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为我国高速公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因此,我国高速公路企业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经济效益可观。处于发展、转型升级时期的 GYGS 公司,2019 年,公司管理层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包括资本运作和产业运营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智慧交通——高速公路运营——投资业务"多板块交叉、立体化的战略布局。将公司打造成为以“交通+”为核心的多元化资本投资运营领军企业。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要致富,先修路。高速公路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至 2018 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突破 14 万公里。“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处于转型攻坚和关键期,将进入全新建设新阶段。从现有的国家公路建设规划来看,未来 15 年,我们的公路基础设施将继续处于加速集中和网络化的关键阶段。此外,高速公路经营行业将着力推进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任务,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譬如,2019年年底前,全国高速公路收费实现手机移动支付全覆盖;2020 年基本完成取消省界收费站。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居民生活状态持续改善、路网路况的不断发展改善以及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为我国高速公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因此,我国高速公路企业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经济效益可观。处于发展、转型升级时期的 GYGS 公司,2019 年,公司管理层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包括资本运作和产业运营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智慧交通——高速公路运营——投资业务"多板块交叉、立体化的战略布局。将公司打造成为以“交通+”为核心的多元化资本投资运营领军企业。
21 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跨国企业相继曝出财务造假丑闻,有些甚至轰然破产,可谓前仆后继。这些事件的出现,促使各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和企业高层管理者都清晰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战略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企业面临着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更多的还是来源于内部。为了强化公司内部监管,2002 年 7 月美国政府和国会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此后引起了全世界各国对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关注。我国理论界也表现出对内部控制研究的极大热情,涌现出许多著名学者。但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相较于西方国家成熟资本市场,其市场机能未能充分发挥,制度不完善,发生了很多诸如银广厦、绿大地等严重的财务造假案件甚至重大违法、违规事件。近年来,不少在海外上市中资企业也因严重的财务造假案件甚至重大违法、违规事件遭受了诸多的调查和处罚,处罚较轻者牵涉到诉讼,处罚较重者被强迫退市。
.......................
1.2 文献综述
预算管理出现后,国内外的企业界和学术界对于预算管理、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比较重视和产生兴趣。出现了大量的文献,下面重点对这几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
1.2.1 关于预算管理研究的文献
(1)国外文献回顾
英国最早出现预算管理的雏形,英国在 12 至 14 世纪的国王课税方案的执行必须经过英国议会的同意。但预算管理这一思想最早由美国的泰勒于 1911 年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提出,企业可以通过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管理。美国国会在 1921 年颁布了《预算和会计法案》,使得预算管理这一概念得到广泛传播。部分私营企业在尝试运用预算管理之后得到了良好的实施效果。随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将预算管理引入财务管理进行了研究。麦西金于 1922 年出版了《预算控制》一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企业预算管理理论的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外企出现,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公司的经营能力必须提高,公司出现了弹性预算和变动成本法等量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维恩?刘易斯于 1952 年出版《预算编制理论新解》中提出了零基预算的思想;西蒙发表的《决策理论》加速了预算管理理论的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创建的零基预算开始运用于西方国家企业管理界。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著名的管理会计学家罗伯特?卡普兰提出了作业成本预算管理制度。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广泛应用,预算管理者的应用平台更加方便和快捷。预算管理理论的地位更加突出。就预算编制方法而言,目前最流行的方法为美国分会推行的自下而上再调整的预算编制方法和以卡普兰的平衡积分卡理论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的编制预算的方法。乔瑟.菲雪(Joseph Fisher)等(2010)通过研究发现,由于上下级获取预算信息存在不对称性,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因此通过协商方式编制预算方案在实践中存在巨大困难。
.......................
2 企业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本章主要阐述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2.1.1 预算的含义
预算覆盖范围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业务领域,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配合,企业预算行为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和人流。企业预算是一系列行为规范和标准体系,这些规范和标准体系必须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这就要求企业预算应与企业的管理结构相匹配,并影响着企业各管理层的权利和责任分配。企业可以利用管理结构的调控以完善企业利益分配制度,从而达到合理控制企业管理结构的目标。假如说预算是企业运营的一项财务工具,而预算管理就是指如何使用预算对自身的经营活动进行管控。企业通过预算管理适时调节部门业务内容,改变管理方法,达成利润目标,实现发展战略。预算管理必须紧紧围绕着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协调、计划和调控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和资源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利用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手段,对预算管理目标和预算管理的执行结果进行比照,找到差异,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更进一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完善、调整和修订经营模式,最终达成经营目标。预算管理具有战略化、柔性化、系统化、人本化等多个特点。预算管理通过建立企业的分权和授权的组织体系以及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将战略目标分散到各个业务模板的预算指标中,以提升企业资源的配置合理性。
2.1.2 内部控制的含义
从早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结果来看,内部控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的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机构和人员实施的控制风险的动态过程,旨在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而狭义层面则是指针对财务报告的内部自我控制。
依托实践的不断进行,理论的框架不断完善,内部自我控制逐渐向整体化发展。特别是美国 COSO 委员会发布的 COSO 内部控制框架,该 COSO 内部控制框架综合了前期研究成果,从这个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内部控制的定义里面,其目的是:使得财务报告是可靠的、经营有效率、遵守法规。
从该框架我们还可以知道,内控活动的五大关键——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及沟通、监督,是一个塔型结构,控制环境是其他要素的基础,监督肯定位于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前面,信息和沟通是连接各要素的纽带,使各要素紧密联系,COSO-内部控制结构见图 2-1。

.............................
2.2 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基础理论
基于对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理论寻求构建企业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思路。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市场的概念提出后,信息经济学迅速崛起,消费者意识到信息的了解程度决定了哪一方更有优势,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往往处于有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而导致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产生。在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着多重信息不对称,预算管理部门与预算责任单位之间,预算责任单位与预算责任人之间都存在信息不对称。前者掌握信息匮乏,后者信息丰富。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引发逆向选择,预算管理部门由于无法掌握到预算责任单位的详细信息,可能会对预算责任单位的预算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样,预算责任单位由于无法掌握到预算责任人的详细信息,可能会对预算责任人的预算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另一个问题是道德风险,预算执行后,预算责任单位或预算责任人为了满足年终考核的要求可能会粉饰相关业绩,通过考核,获取奖励。为了缓解信息不对称,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必须公开,预算管理的上下级部门必须相互沟通,及时反馈,精准掌握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结果。这主要的途径是提高预算管理所有环节的可信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预算的实施。我国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也是可信度的监控,达到监控的全覆盖、全过程。这一机制能有效地减少管理方面的意外错误和有意的数据造假、遗漏等其他行为。也就是说在预算管理中,通过内控活动,企业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和道德风险,预算可以有效实施,最终实现企业战略。

............................
从早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结果来看,内部控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的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机构和人员实施的控制风险的动态过程,旨在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而狭义层面则是指针对财务报告的内部自我控制。
依托实践的不断进行,理论的框架不断完善,内部自我控制逐渐向整体化发展。特别是美国 COSO 委员会发布的 COSO 内部控制框架,该 COSO 内部控制框架综合了前期研究成果,从这个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内部控制的定义里面,其目的是:使得财务报告是可靠的、经营有效率、遵守法规。
从该框架我们还可以知道,内控活动的五大关键——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及沟通、监督,是一个塔型结构,控制环境是其他要素的基础,监督肯定位于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前面,信息和沟通是连接各要素的纽带,使各要素紧密联系,COSO-内部控制结构见图 2-1。

.............................
2.2 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基础理论
基于对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理论寻求构建企业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思路。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市场的概念提出后,信息经济学迅速崛起,消费者意识到信息的了解程度决定了哪一方更有优势,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往往处于有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而导致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产生。在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着多重信息不对称,预算管理部门与预算责任单位之间,预算责任单位与预算责任人之间都存在信息不对称。前者掌握信息匮乏,后者信息丰富。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引发逆向选择,预算管理部门由于无法掌握到预算责任单位的详细信息,可能会对预算责任单位的预算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样,预算责任单位由于无法掌握到预算责任人的详细信息,可能会对预算责任人的预算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另一个问题是道德风险,预算执行后,预算责任单位或预算责任人为了满足年终考核的要求可能会粉饰相关业绩,通过考核,获取奖励。为了缓解信息不对称,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必须公开,预算管理的上下级部门必须相互沟通,及时反馈,精准掌握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结果。这主要的途径是提高预算管理所有环节的可信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预算的实施。我国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也是可信度的监控,达到监控的全覆盖、全过程。这一机制能有效地减少管理方面的意外错误和有意的数据造假、遗漏等其他行为。也就是说在预算管理中,通过内控活动,企业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和道德风险,预算可以有效实施,最终实现企业战略。

............................
3.1GYGS 公司的基本情况............................24
3.1.1 公司简介................................24
3.1.2GYGS 公司的股权结构情况...................... 24
4GYGS 公司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2
4.1GYGS 公司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33
4.1.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预算管理职责不清................33
4.1.2 员工对于预算的参与度较低..............................33
5 完善 GYGS 公司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建议............................37
5.1 健全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37
5.1.1 细化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组织机构的分工.........................37
5.1.2 完善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37
5 完善 GYGS 公司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建议
5.1 健全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5.1.1 细化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组织机构的分工
完善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组织机构是企业实现预算管理的必要前提。虽然GYGS 公司已经建立预算决策机构、预算执行机构以及预算责任机构三级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组织体系。但是各个组织机构的职责相互混淆,人员的职责也没有十分明确,组织体系仍需要完善。因此,本文认为要健全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需要细化组织机构内部分工,明确各责任部门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改善 GYGS 公司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管理和实施现状。
(1)预算决策机构主要有党组(委)会和预算管理委员会。党组(委)会协调实施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协助完成。
(2)预算管理部门的日常办公机构是预算管理办公室,公司的财务部是其常设地点。
(3)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公司所有业务部门的预算制定和执行工作,依照各自负责的具体业务整理专业预算,是预算管理责任部门。
(4)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内部控制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优化内部控制流程,明确员工的权责关系,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授权审批制度。
............................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十年来,建立起科学的内控体系已经成为所有企业发展的一大重要目标。本文以 GYGS 公司为蓝本,从多个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如何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企业预算作为企业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的整体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各监管部门纷纷制定相关的规定来规范企业的预算管理行为。对社会公众理解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带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尽管监管部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5 号——全面预算》等众多的规范文件,上市公司也纷纷的根据上述文件制定了自己的预算管理制度,但是,许多投资者并不清楚上市公司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缺陷真正会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选取了 GYGS 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研究,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归纳,充分挖掘可能发生的结果,使社会公众可以预见到未来的可能事项,及时做好应对的准备或者改变决策以规避风险。本文以 GYGS 公司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案例为出发点,基于制度设计和公司治理的层面对预算管理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之后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探讨出如何提升 GYGS 的预算管理机制,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为上市公司规范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本文对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研究更加的系统。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专家学者们主要从金融机构、制造企业甚至行政事业单位的角度研究了预算业务的内部控制问题,但在对高速公路经营行业预算业务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主要基于上市公司的视角,对其预算管业务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总结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完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理论提出合理的建议,进一步推动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研究。丰富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研究。本文通过 GYGS 公司预算的案例为例,通过分析上市高速公路经营行业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缺陷、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得出了在预算业务流程中,各方应严格遵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5 号——全面预算》及企业预算管理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在实践中积极完善各项预算管理机制,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虽然本文的研究尚为肤浅,但对预算管理内部控制问题有着更进一步的分析,这也从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理论,增加了该理论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