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描述
1.1KZ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1.1.1KZ公司企业简介
2007年,海南KZ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其前身是海南中瑞康芝制药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医药业务,囊括科研、生产和销售等全部内容。2010年5月26日,KZ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海南第一家出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的上市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迅速发展的彰显,与此同时其规模和效益也成为海南众多医药企业的领军代表。自此次股票发行后,KZ共募集到15亿资金,其中有14.43亿都属于净额部分,公司整体资金收入和规模拓展都得到显著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大幅增强,在医药行业中的竞争力持续加强,可以说上市后的KZ公司实现了经济与规模的双臝。就股份掌控方面,海南宏氏投资有限公司为首要控股股东,其中洪江游投占比84.00%,对KZ公司享有实际控制权。
目前,KZ公司的生产设备稳居世界前列,其中5条颗粒剂自动化生产线最具代表性,年产量高达20亿,不论是产能还是自动化程度上,都位居亚洲首位。就当下发展而言,KZ公司业务范围内的经营内容包括有三大类:第一,多类针剂、片剂、胶囊剂、散剂等的生产销售一体化;第二,主攻康芝牌橘红含片、康芝牌春天胶囊,除了生产任务外还要进行加工;第三,重视科学和技术的推动作用,围绕产品研发进行发展。可以说,KZ公司是我国尼美舒利制剂的最大生产商,在儿童药领域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
1.2KZ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案例描述
1.2.1KZ公司财务舞弊过程回顾
就尼美舒利制剂生产而言,KZ公司是我国此类药剂的最大生产商,在主营儿童药物研发的同时也担负着销售任务。经了解,其主推产品是瑞芝清,这一药品的销售占比超过了80%。在图表1-2可以看到,相比同类药剂,瑞芝清的市场占比是不断扩大的,在2007年时仅为7.67%,至2009年时已高达18.2%,销售额增长两倍之多,实现5.56亿的优秀业绩,即便是排名紧随其后的美林,也与其有1亿多的金额差距,可谓是我国儿童解热镇痛类产品的领军产品。

...........................
2案例分析
2.1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理论基础
2.1.1财务舞弊的定义
就舞弊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也会由此产生相异的阐释。通常情况下,舞弊即故意实施欺骗等手段对本身违法行为进行遮掩等,比如挪用和盗窃均属于舞弊。不过,若以审计为出发点对舞弊进行定义时,相对范畴会更加精准。当审计工作者对公司舞弊进行识别时,首要考虑的并非法律约束和惩治,而是舞弊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找出修正,减少公司错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财务舞弊状况时有发生,切实对近几年案例进行问题分析,结合社会矛盾和财务造成的后果展开讨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舞弊已被众多民众了解和认知。就财务舞弊来说,美国对这一理念展开研究已几十年,各式各样的定义纷繁复杂,不过其本质还是好的,基本上变化不大。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将美国财务舞弊的定义做出分析。首先,《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中明确指出,财务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整理并制定财务报表时,为改变实际报表结果而产生的行为被视为财务舞弊,这类行为多数具有主动性和妥协性。再者,1993年,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也给出了清晰定义,通常主导者是与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许多蓄意性和解放性行为都是违法欺骗行为。COSO委员会给出的财务舞弊释义如下,被归类在轻率举动当中,其虚报或漏报的结果将对公司带来巨大损失。在AICPA中对财务舞弊做出规定,公司发展过程中对自身财务报表加以披露,这类财务报告本身的欺骗性不可否认,因此属于财务舞弊。由于不同机构对财务舞弊给出不同定义,笔者将其进行总结归纳后得出:①舞弊实施前已有计划和有目的的,主动性较强。②舞弊所形成的最终结果给社会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
2.2KZ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分析
2.2.1压力因素
2.2.1.1公司内部压力因素
KZ公司自2007年由海南中瑞康芝制药有限公司改制成立之后,随着公司逐渐走上正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对制药行业的重视力度不断增强,加上国内行业规模的大幅拓展,想要在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保持领先位置,势必要进行快速扩张,加大对市场攻占的力度与强度。为迅速提升企业本身的发展速度,赶上甚至超越领头企业,公司必须精准把握机遇发展,同时筹措足够的发展资金,在多途径和厚资金的双重支持下,以原有规模为基础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所以,就KZ公司而言,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筹措足够的资金用以支持。那么,支持资金从何而来,方法一,不断改革并完善管理方式,实现企业利润增收,同时在原有资本的辅助下实现造血功能,持续积累企业扩张中的需求资金。方法二,以投资机构为依托,从风险投资中获取发展资金。不过在运营中,这一方式不被允许使用。资本市场的战略机遇期都是稍纵即逝,仅仅利用公司之前年度的留存收益根本无法在短期内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此外,就公司当下的发展规模来说,想要借此完成投资引流困难较大,加上我国制药行业不够集中的现状,国内目甜不存在任何的特大企业对行业发展进行引导,所有的优势体现都集中在地域上。眼下我国制药企业过多,各自特点又不够集中,许多投资者没有精力进行分析,相关兴趣度也很难上去。与此同时,过于依靠融资来促进公司发展的方式并不可取,因为大额负债融资不但成本很高,而且很可能将现有的经营成果也付诸东流。在如此背景之下,公司上市就成了解决资金问题的阳光大道。不过,KZ公司现下的发展规模与实际利润都不符合上市企业要求,所以,针对公司财务数据进行造假和编造之后,继而谋取上市资格对企业在短期的高速发展成为了立竿见影的方法。
.........................
3对策与建议.........24
3.1减缓上市公司舞弊压力..............24
3.1.1拓宽融资渠道和深化股权融资成本理念.............24
3.1.2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24
4结论与启示..............29
3对策与建议
3.1减缓上市公司舞弊压力
3.1.1拓宽融资渠道和深化股权融资成本理念
在当今社会,所有公司都出现融资困难的现象,利用抵押的方法从银行贷款融资,然而这种方法的成本要远远大于上市融资的成本。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相对还不成熟,使得资本市场容量有限,引发大量公司只能为了少数的上市资格“浴血奋战”,使融资渠道过窄,除此之外,相关政策也有很大的漏洞,因此有很多公司为了打败其他竞争选手,钻法律空子,走向财务舞弊这条不归路。从中可以看出,通过虚增利润等舞弊手段来增加公司的总资产,最终完成股权融资,这也是出现财务舞弊的主要压力,而且也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都把眼光放在了股权融资上。
......................
4结论与启示
财务舞弊并不是现代产物,早在几百年前已经出现财务舞弊现象,而且从古至今它一直是一个不容易处理的大麻烦。在当今社会,不仅我国存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其他国家也存在,而这个问题已成为全球化问题,而且是所有国家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尽管如此,舞弊仍然没有停止的趋势,还在时间上和广度上不断的发生,它的危害性也比较大,主要有以下几点危害:误导经济行为、造成社会信用危机等方面。在全球各个国家,财务舞弊案不断的发生,使每一个国家都面临巨大治理挑战。笔者认为,如果要想把这种舞弊现象降低到最小程度,只是单纯的进行公司外部治理是不够的,需要结合公司内部和外部共同治理的想法,借鉴已经有成效的国外企业,再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营造出道德伦理氛围,弥补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不足之处,循序渐进的实现最终目的。本文在现有的很多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舞弊三因素的角度出发,对财务舞弊做了相对有深度的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成果。通过舞弊三角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严格控制舞弊因子,降低它的活跃度,这样舞弊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反之舞弊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大,而且只要有一个舞弊因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舞弊就有发生的概率,因此实现全部有效的控制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过程。笔者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从舞弊三角理论出发,对舞弊的动机、影响等多方面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识别模型和防范机制,对潜在和已经存在的舞弊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最终将企业引向重视实体经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企业自身发展上,从不良的模式中走出来,创造企业辉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