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经常以共享中心的形式呈现,即在该中心,通过把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人员、管理技术进行整合,促进机构的业务流程规范化的一种创新方式。换句话说,就是把公司近似的业务抽离出来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解决或者在区域共享中心解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的跨国企业集团开始运用财务共享模式,在 90 年代开始推行,之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经济迅猛发展,许多企业在全球化的形势下,进行跨国经营试行,而且规模很快就发展壮大。由于企业分散化经营所带来的弊端,大型企业集团引进了财务共享模式。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零售企业与来自外资企业的竞争逐渐加大,其战略模式已经从“红海战略”向“蓝海战略”转变,竞争形式更加明显,已经达到白日化水平,零售企业的生存面对着较大的压力。随着竞争的加剧,风险的加大,较大的企业规模要求公司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及方式。在这样的形式下,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开始在零售行业中应用。
永辉超市作为零售企业的龙头企业,最早将生鲜农产品引入到超市,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以现代物流为支持,以实业开发为根本的大型集团企业。近年来,永辉超市在实现持续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设立财务共享平台,带来永辉超市的财务人员减少、效率的提高与规范化管理。与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财务共享模式能在一定的规模效应下,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很多大型零售企业或集团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纷纷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零售企业应该如何构建共享中心并确保其发挥优势作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存在哪些问题?财务共享模式的运营能够带来哪些效果?这都是笔者所关心及研究的问题.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经常以共享中心的形式呈现,即在该中心,通过把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人员、管理技术进行整合,促进机构的业务流程规范化的一种创新方式。换句话说,就是把公司近似的业务抽离出来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解决或者在区域共享中心解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的跨国企业集团开始运用财务共享模式,在 90 年代开始推行,之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经济迅猛发展,许多企业在全球化的形势下,进行跨国经营试行,而且规模很快就发展壮大。由于企业分散化经营所带来的弊端,大型企业集团引进了财务共享模式。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零售企业与来自外资企业的竞争逐渐加大,其战略模式已经从“红海战略”向“蓝海战略”转变,竞争形式更加明显,已经达到白日化水平,零售企业的生存面对着较大的压力。随着竞争的加剧,风险的加大,较大的企业规模要求公司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及方式。在这样的形式下,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开始在零售行业中应用。
永辉超市作为零售企业的龙头企业,最早将生鲜农产品引入到超市,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以现代物流为支持,以实业开发为根本的大型集团企业。近年来,永辉超市在实现持续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设立财务共享平台,带来永辉超市的财务人员减少、效率的提高与规范化管理。与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财务共享模式能在一定的规模效应下,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很多大型零售企业或集团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纷纷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零售企业应该如何构建共享中心并确保其发挥优势作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存在哪些问题?财务共享模式的运营能够带来哪些效果?这都是笔者所关心及研究的问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关于“共享服务”的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共享服务模式刚刚在美国产生时,主要是为了进行简单账务的处理工作。美国学者的主要观点认为: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共享服务以顾客为中心,加上服务收费,即为一种商业。要注重客户的需求,也就是说公司后台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有较为清晰的顾客群。在设计产品时,公司后台部门要依据客户公司愿意支付的金额来给与其满意的服务[1](Barbara E,Quinn,1998)。为了提高企业效率,创造企业价值,共享服务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把一些已有的业务整合到一个新的拥有着独立的组织机构的业务单元,这样做能够为公司带来很大的效益,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能提高客户满意度[2](Bryan Bergeron,2003)。共享服务是一种增值战略,通过集中处理分散在不同组织和区域的事务,来向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通过财务共享的实施,在不增加财务人员数量的情况下,使企业的分拆、兼并以及重组更加灵活[3](Denburgh,2000)。共享服务可以将管理人员专注于企业战略规划,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通过对已有的业务进行创新,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关注关键业务环节,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企业的发展[4](Donna etal,2012)。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关于“共享服务”的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共享服务模式刚刚在美国产生时,主要是为了进行简单账务的处理工作。美国学者的主要观点认为: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共享服务以顾客为中心,加上服务收费,即为一种商业。要注重客户的需求,也就是说公司后台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有较为清晰的顾客群。在设计产品时,公司后台部门要依据客户公司愿意支付的金额来给与其满意的服务[1](Barbara E,Quinn,1998)。为了提高企业效率,创造企业价值,共享服务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把一些已有的业务整合到一个新的拥有着独立的组织机构的业务单元,这样做能够为公司带来很大的效益,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能提高客户满意度[2](Bryan Bergeron,2003)。共享服务是一种增值战略,通过集中处理分散在不同组织和区域的事务,来向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通过财务共享的实施,在不增加财务人员数量的情况下,使企业的分拆、兼并以及重组更加灵活[3](Denburgh,2000)。共享服务可以将管理人员专注于企业战略规划,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通过对已有的业务进行创新,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关注关键业务环节,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企业的发展[4](Donna etal,2012)。
(2)关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研究
上世纪 90 年代,福特、通用最早实施了共享服务,财务领域是最早实施的共享服务领域。超过 85%的世界 500 强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的过程中,客户满意度、成本控制以及内部控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2.2 相关理论
运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给公司带来许多好处,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进一步研究。这些理论解释了共享所带来的价值以及所产生的功能作用,进而来说明在零售企业应用也遵循这些规律。
2.2.1 资源整合理论
资源整合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创造新资源的过程,通过识别、选取、吸收并分配不同的资源,使它们具有灵活性、系统性与价值性,资源整合不仅是企业平时的管理任务,也是公司战略进行有效调整的方式。通过整合,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但是要把握好分寸,从而实现整个过程的最优化。
国外经济学家研究出一种理想的资源配置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通过把公司外部有共同利益的伙伴集中到一个系统,把内部相互关联又分离的职能整合在一个系统中,内部与外部相互协调,达到 1+1>2 的效果。就经济学而言,在一个自由的体制中,企业应合理的使用和分配资源,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减少浪费的目的。
零售企业完全遵从这一规律,企业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对相关资源进行再配置,协调管理并安排组织制度,将客户需求与资源配置更好的结合。
财务共享模式通过整合原有资源并重新分配,无论在战略选择还是战略思维的层面,都带来了明显的优势。这一模式的成功运用,有助于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并且保持其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2.2.2 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某一阶段内,公司通过扩大产品规模,来提高利润,降低成本。规模经济在生产层面上,是指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当公司生产的产品有所增加时,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反而会降低。
................................
3 零售企业财务共享模式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5
国外针对财务共享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在其构建过程中,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公司将资源进行识别整理并重新配置[5](Kagelmann,2012)。财务共享的信息平台对原本分散的业务进行整合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集中统一化处理,可以科学合理的分配企业有限的资源以最小的成本付出获取最大的收益(Martin Fahy,2006)。实施财务共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充分考虑实施方法,规范操作流程,电子技术的使用以及人员的岗位调整,管理者的职权范围变化等方面[6](Janssen and Joha,2008)。通过信息化技术,设计问卷,然后将这些信息集中归纳,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来验证这些指标,最终有以下六个要素完成了核验,包括实施位置的选择、业务流程、服务程度、企业架构、实施战略和共享创新[7](Martin,2011)。就风险而言,财务共享建设要从这些角度考虑:满足顾客需求,规划公司战略,优化产业流程,对业绩进行评价等[8](Derven,2011)。业务规范的有序性有利于企业财务共享质量的提高。对于基础性重复的劳动让固定的人来负责,不要在这些小事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要更多关注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格局。企业根据内外部的要求,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时,要选择适合企业独特的体系,重视企业文化理念,优化业务流程,通过绩效评价体系,使得公司在竞争中得到发展[9](Andres Kris,2005)
.............................
2 相关概述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述
2.1.1 财务共享模式的概念
共享模式起源于美国,它通过建立一种半自主的业务单元来实现企业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价值最大化的目的。这个业务单元被称作共享服务中心,企业把类似的业务集合起来,组成单独的共享中心,为其他的业务单元带来服务,并收取相应的费用。其可能会涉及的领域包括法律、财务、采购和研发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
财务共享模式是共享服务在会计业务部门的具体应用。通过将企业的日常财务业务标准化,并统一交给组织机构进行严格规范的处理,不仅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运行成本的下降,而且带来了财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客户满意度的提升,这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这一组织机构即财务共享中心(FSSC),可以是企业外部专业机构,也可以是企业内部机构。
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大多数的集团企业以及跨国企业开始采用这一模式进行企业管理。财务共享中心通过集中各个子公司的会计业务,减少了重复的业务流程,子公司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数量减少,人工成本有效降低。财务共享中心就是将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固定资产、费用报销等业务流程,集中到特定的平台来进行。通过财务共享的成功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强化内部控制,提升企业价值。
2.1.2 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历程2.1 相关概述
2.1.1 财务共享模式的概念
共享模式起源于美国,它通过建立一种半自主的业务单元来实现企业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价值最大化的目的。这个业务单元被称作共享服务中心,企业把类似的业务集合起来,组成单独的共享中心,为其他的业务单元带来服务,并收取相应的费用。其可能会涉及的领域包括法律、财务、采购和研发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
财务共享模式是共享服务在会计业务部门的具体应用。通过将企业的日常财务业务标准化,并统一交给组织机构进行严格规范的处理,不仅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运行成本的下降,而且带来了财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客户满意度的提升,这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这一组织机构即财务共享中心(FSSC),可以是企业外部专业机构,也可以是企业内部机构。
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大多数的集团企业以及跨国企业开始采用这一模式进行企业管理。财务共享中心通过集中各个子公司的会计业务,减少了重复的业务流程,子公司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数量减少,人工成本有效降低。财务共享中心就是将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固定资产、费用报销等业务流程,集中到特定的平台来进行。通过财务共享的成功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强化内部控制,提升企业价值。
上世纪 90 年代,福特、通用最早实施了共享服务,财务领域是最早实施的共享服务领域。超过 85%的世界 500 强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的过程中,客户满意度、成本控制以及内部控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2.2 相关理论
运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给公司带来许多好处,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进一步研究。这些理论解释了共享所带来的价值以及所产生的功能作用,进而来说明在零售企业应用也遵循这些规律。
2.2.1 资源整合理论
资源整合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创造新资源的过程,通过识别、选取、吸收并分配不同的资源,使它们具有灵活性、系统性与价值性,资源整合不仅是企业平时的管理任务,也是公司战略进行有效调整的方式。通过整合,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但是要把握好分寸,从而实现整个过程的最优化。
国外经济学家研究出一种理想的资源配置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通过把公司外部有共同利益的伙伴集中到一个系统,把内部相互关联又分离的职能整合在一个系统中,内部与外部相互协调,达到 1+1>2 的效果。就经济学而言,在一个自由的体制中,企业应合理的使用和分配资源,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减少浪费的目的。
零售企业完全遵从这一规律,企业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对相关资源进行再配置,协调管理并安排组织制度,将客户需求与资源配置更好的结合。
财务共享模式通过整合原有资源并重新分配,无论在战略选择还是战略思维的层面,都带来了明显的优势。这一模式的成功运用,有助于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并且保持其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2.2.2 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某一阶段内,公司通过扩大产品规模,来提高利润,降低成本。规模经济在生产层面上,是指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当公司生产的产品有所增加时,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反而会降低。
................................
3.1 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现状 ...................... 15
3.2 我国零售企业财务共享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 16
3.3 我国零售企业财务共享模式应用的可行性 ....................... 19
4 永辉超市财务共享模式案例描述 ....................... 20
4.1 永辉超市财务共享模式应用的背景 ................. 20
4.1.1 永辉超市简介 ................... 20
4.1.2 永辉超市发展历程 .............................. 20
5 永辉超市财务共享模式案例分析 ......................... 32
5.1 永辉超市财务共享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 32
5.1.1 工作效率提升作用 ................... 32
5.1.2 运营成本及财务风险降低作用 ........................ 35
5 永辉超市财务共享模式案例分析
5.1 永辉超市财务共享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5.1.1 工作效率提升作用
经过对永辉超市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资产总额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经过持续的创新与奋斗,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给企业带来明显优势。永辉超市在 2012 年 12月,建立了首批财务共享中心。到 2013 年 6 月,初步完成了财务共享。永辉超市实施财务以后,与之前相比,企业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如下表所示 5-1。

............................
6 经验借鉴及结论
财务共享能够提高企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永辉超市作为零售企业的代表,成功地实施了财务共享,本研究以永辉超市作为研究对象,从其财务共享模式应用的背景出发,详细列出了其具体实施过程,分析了其实施效果及其带来的挑战,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共享模式必须以信息技术为起点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财务服务已经开始依赖强大的信息系统来支持,共享服务中心更是如此,建立统一的共享服务的平台,把共享中心处理的所有财务数据和操作的财务流程全都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里,可见数据的共享正是财务共享的保证和前提。企业建设财务共享必须遵循要素精确化、数据标准化、凭证无纸化、内控时效化等原则,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必须从全局、长远和架构进行考察,目前财务共享模式构建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流程:企业战略规划、财务共享模式、信息系统设计和流程再造设计等。
明确提出了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发展,零售企业规模化扩张,竞争日益加剧,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需要通过建立共享模式来实现体系内各单元分散重复核算业务或工作集中处理,实现业务的集中管控、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标准化,达到提高王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目标。
(2)财务共享模式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经济效益是公司经营活动的核心,保证公司能够在市场中更好的生存。为了达到公司目标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增强公司自身能力的同时,对公司内部财务管理进行强化,对财务管理模式持续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永辉超市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模式,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明显提高。通过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个工作流程更加高效规范,整个公司实现了信息共享,逐步适应了整个社会电子信息化发展的速度。通过合理调配企业资源以及财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建设,企业的决策与实施更加便捷,实现了利润目标,财务管理工作与业务工作协调发展。通过实施财务共享模式,企业的内外财务得到协调处理,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流程与体系、财务共享的规模化运作与持续的改进,显著增强了财务共享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