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特征、外部薪酬差距和研发投入财务管理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检验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663 论文编号:sb2018082208205422625 日期:2018-08-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现有文献大多对管理者报酬的绝对值进行探讨,本文拓宽视角,从报酬的相对差距方面来考虑,对CEO的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将CEO特征、外部薪酬差距和企业的研发投入纳入一个模型,实证检验了外部薪酬差距如何调节CEO特征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我国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一直都较弱,在国际环境中,我国企业的优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市场有较大的内部需求、对特殊行业有特殊优惠的对外贸易政策和低廉的劳工成本。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困境,中国企业急需转变其发展模式,将创新提升至企业未来经营的战略高度,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也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战略中仍占据主要地位,而企业若想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研发上加大投入。近年来,我国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的研发投资额同比增长24.7%,投资额全球占比也由2015年的5.9%提高到7.2%。然而,和国外其它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仍较低,这一缺陷严重阻碍了企业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进行研究。
已有的相关文献表明,大量因素会影响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包括企业内部的一些因素,例如,公司规模、战略规划、治理结构等,也包括企业外部的一些因素,如政府补助、市场容量、行业结构、地区差异等。一般来说,管理层会根据企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来制定战略决策,在这一过程中,高管的个人特征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依据高层梯队理论,管理者的个人特征(年龄、学历、性别等特性)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认知能力,选择的行为也不尽相同,对企业的战略决策也会有不同的影响。CEO是企业高管的核心,在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个人特质对团队管理职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毋庸置疑,CEO特征会影响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已有大量研究论证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但相关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本文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丰富了高层梯队理论的研究视角
在高层梯队理论的框架下,国内外学者探讨了高管团队特征或CEO的个人特征如何影响组织的决策制定和业绩表现,有部分学者进一步以修正的高层梯队理论为基础,加入中介变量或者调节变量进行相关研究,本文从新的视角出发,研究CEO特征如何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并将外部薪酬差距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完善原有高层梯队理论,丰富了该理论的研究视角,为该理论的中间作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2)拓展了激励理论的研究视角
由委托代理理论可知,良好的薪酬制度能够给予CEO更高程度的激励,有助于缓解两权分离下的代理问题,促使CEO以最大化公司价值为目标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制定,学者们不仅考虑薪酬水平的激励效果,也进一步对薪酬差距的激励效果进行研究,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深入研究了哪些因素会影响薪酬差距,以及薪酬差距如何影响企业的业绩表现,本文从新的角度出发,探讨CEO的外部薪酬差距如何影响研发投入,拓展了研究的视角,深化了薪酬差距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提供依据。
........................

2文献综述

2.1CEO特征与研发投入的文献回顾
年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CEO的管理经验,年龄不同,其对风险的容忍度也不同,这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影响。关于二者关系的大概陪我,国内外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吴淑琨等发现两职合一能够提升公司的研发自由。尽管两职兼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董事会职能的发挥,不利于其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会引起代理成本的增加,但两职合一也会给企业带来好处,包括降低二者之间由于沟通协调所耗费的成本,并认为增加的成本远远小于减少的成本,对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来说是有利的。康华等的检验结果表明,两职合一能够加大企业在研发上的支出,这是由于两职合一能够使CEO与股东和董事会协调一致,进而增强其威信力。陈守明等也支持上述观点。
也有学者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如康华等发现当高管从事过技术、研发类的工作时,会熟知研发可能带来的挑战和风险,所以会更慎重地对待这一方面的投入,对待研发投入更为保守。
CEO的职能背景是指CEO在担任本职位之前所从事的岗位,能够表明CEO在专业知识储备上所涉及的广度。拥有不同职业经历的CEO有不同的偏好,对信息的敏感度和解读的角度也不同,进而影响其对方案的选取和决策的制定。
........................

2.2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多数学者对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展开研究,而探讨CEO外部薪酬差距的文章不多,本文重点梳理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相关文献。
也有学者研究了哪些因素影响管理者的外部薪酬差距。高贵富、吴俊财认为,管理者权力是引起外部薪酬差距的因素。晏艳阳和金鹏认为,产权性质的差异,也会使得管理者报酬的外部公平性存在差异,国企管理者报酬的公平性更高,与其他企业相比,报酬是否公平对国企管理者产生的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他们能够利用在职消费、各种补贴等渠道对自身报酬进行额外的弥补。包宁等认为所有权性质和行业垄断是引起管理者外部薪酬差距的一项因素,国企的管理者报酬水平显著高于非国企,当国企所处的行业垄断程度越高时,管理者的报酬就越高,非国企所处的行业垄断程度越高时,高管薪酬水平越低。
针对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研究,现有文献更多集中在其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上,学者们对外部薪酬差距的激励效应展开广泛研究,形成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成果。
也有学者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观点,部分学者认为如果外部薪酬差距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能够对组织绩效和未来价值产生不利影响,二者间的关系存在区间效应。石永栓和杨红芬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的业绩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祁怀锦、邹燕也验证了二者的非线性关系。
.........................
3理论基础及假设提出.........14
3.1概念界定...........14
3.1.1CEO特征.............14
3.1.2外部薪酬差距........15
4研究设计..............26
4.1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26
4.1.1样本选取..............26
4.1.2数据来源...............26
5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31
5.1描述性统计分析......31
5.2相关性分析.............33

5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5-1所示,样本数为4787。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首先,从被解释变量来看,样本企业研发投入的平均水平是4.66%。根据康艳玲、黄国良、陈克兢,目前国际上存在着一个定性结论,企业的研发投入低于1%,则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研发投入达到2%,表明企业勉强可以在竞争中存活下去;研发投入超过5%,则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有优势地位,可以看出我国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基本达到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国际平均水平,但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公司仍需不断努力,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来缩小这一差距。此外,不同企业的投入额差异较大,其中最大的投入额是26.55%,而最小的投入额是0.04%。
...........................

6研究结论及建议

6.1研究结论
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收集2011-2015年我国深沪A股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CEO特征、外部薪酬差距和研发投入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首先设计三者的关系模型,并进行相关的实证检验。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CEO特征和研发投入存在显著关系
通过二者关系的实证检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CEO的年龄越低,研发投入越高;CEO的性别、任期和研发投入的关系不显著;CEO的学历越高,研发投入越高;当CEO拥有研发、技术和营销类职能背景时,研发投入更高;当CEO和董事长两职合一时,研发投入更高。
(2)外部薪酬差距具有激励作用,能够促进研发投入
外部薪酬差距越大,研发投入越高。随着企业薪酬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CEO可以直接了解同类企业CEO的报酬水平,进而可以与其它企业CEO的报酬相比较,利用差距额判断报酬的合理性,这会影响CEO的热情和努力程度,进而影响组织决策。通过提供更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扩大与外部市场相比较的薪酬差距,能够弥补研发投入给CEO带来的私人成本,降低代理成本,增加CEO的个人投入成本,促使他们从组织的未来长期经营的角度出发而加大研发投入。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