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大量涌进中国市场淘金的同时,我们接触到了更多更为复杂且多样性的外国公司,还有与之相依的更为丰富的财务会计信息体系。财务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的收集和传递的过程,在这个信息的流转过程中,如何设置合适的财务部门及其运作的制度,主要是由公司的类型和客观需求而定。将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划分开来,己经是目前多数大型企业的部门设置的趋势。这样的做法可以更为合理地去区分企业内部资金运作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需要,以满足公司经营运作的快速发展。但随着企业的规模的日益增长,经济区域化等大范围规模交易的不断涌现,设置过多的财务部门容易导致管理成本上升、冗级冗员、重复工作,而设置过少或者取消财务部门则导致公司的资金运作效率低下和信息传递的滞后致使决策失效。在这个层面上,慎重地考虑财务部门的地位和功能发挥显得至关重要。--些公司特别地将财务部门区分开来,成立单独高效的密集型财务管理部门机构一一共享服务中心(Shared Server Center)。但是,无论怎样形式的财务部门,都离不开对其工作贡献的讨论:究竟财务部门在公司的运作过程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是否存在优势和不足;还是能够有进一步的改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了这篇论文的思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相比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外企业,中国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并非像多数的外国公司那样划分较为清晰明确。大多国外企业认为财务部是联系公司内部战略、运作、各类资源配置以及评价绩效的重要组织环节。它维系着众多引起企业变革的因素,因此财务部本身就应该发挥引领企业适应变化,推动企业进一步完善的作用。而国内很多企业仍然将资本预算、公司融资作为财务部主要的职能,甚至有的公司依然集中于机械的交易记录和对外报告,都没有将“支持决策”这一功能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实际案例中的A跨国集团公司亚太区域总部AP财务部的财务工作情况描述,并对该组织改善财务工作方式的进一步深入,了解财务部门中相对重要的影响财务工作成效的因素是哪些,并提出相应的可能解决方案和其他方面的扩展。通过实际案例中的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信息服务,考察该部门在内部财务服务的作用,发现财务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加以关注的因素,本文希望不仅仅是从提供财务管理决策的作用上,也能从对公司内部的绩效评价方面寻求更多的意义。由于本文的案例是属于单个案例研究,存在很大的客观局限性,但案例的贡献就是从个性中寻求共性,同时也在不同案例主体中区别开来。作为个案,是具有类似案例经验借鉴的实践意义;同时,本文也涉及了企业组织管理和组织行为的理论,有一定的跨学科研究意义。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财务部的主要职能就是财务信息服务,有提供服务,就有服务受众的满意度。本文认为,财务部是提供财务服务的部门,从关注服务受众的反馈中改善财务工作能够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实现财务工作质量的改进,最后满足内部使用财务信息的员工的满意度。从公司整体的角度看,提升单个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就是改善个体业绩,就可以为公司的整体贡献绩效。换言之,改善财务部绩效对于公司而言是意义重大的。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演绎逻辑推理和单个案例研究方法,从理论命题进行拓展,以AP财务部的案例为支持,用来讨论财务部门改善自身绩效的方法。该研究更侧重于对课题的定性,使用文献,著作等第二手资料的同时,也釆用一部分第一手的实地研究资料。在案例分析中,将单个案例运用问卷调查和描述性统计来搜集信息,并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对不同的理论和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深入探讨,但是由于实地案例资料的获取能力不足、研究主体的局限性,客观数据的支撑不够有力。
第2章文献综述
因为客观的文献资源限制,根据财务服务、财务服务满意度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出的文献内容相关度都较低,多为事业型经营主体。因此,我们改用其他的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一方面,本文的财务服务是指企业的内部服务,重在研究如何提高这种内部服务的质量,从而提升财务部门的工作绩效,换言之,就是提升内部服务受众对这种财务服务的满意度,也就是内部营销的优化;另一方面,财务服务涉及公司运营的各个方面,目前较为大型的跨国公司为了实现财务服务的效率,实行财务服务共享,财务共享就是企业针对财务服务在自身运作流程的集成优化。因此,本文在文献综述部门也对以上两部分着重阐述。
2.1企业财务部门的相关文献
王明亮(2008)在《基于我国的企业财务部职能定位的调查分析》一文中阐述了现前多数大型公司施行财务共享服务的状况。SSC (Share Service Center)虽然被国内所知晓的时间较短,但实际上距其产生已有差不多三十年的光景。如今,美国《Fortune》五百强中86%的企业、在欧洲超过半数的跨国公司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SSC;在亚洲,很多大型企业在改进组织运作流程上采用了这种类似的思路。由此可见,建立SSC是当前集团型企业改善财务部门的一种趋势。另一方面,财务部门在公司内部的处于提供财务服务的角色,更多的公司将自身的财务部门向“经营型”模式转变,作者认为正由于SSC带给企业财务流程的观念变革迎合了他们自身的转型需求,所以才会受到这么多企业的欢迎。这种观念变革的主要有:财务部门将企业集团内部的其他业务单元、或者其他职能部门视为“客户",只有快速有效地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才能继续生存并谋求发展。这种密切且明确的联系促使企业的财务部门从传统的机械化、幕后化的消极角色转变为灵活的、专业化的企业内部理财专家。
3. 重庆XX 公司IPO 财务资料的分析.................... 23-34
3.1 该公司基本情况.................. 23-26
3.1.1 公司简况 ..................23-24
3.1.2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24
3.1.3 公司股本结构.................. 24-25
3.1.4 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25-26
3.2 该公司满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 26-34
3.2.1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基本条件.................. 26-28
3.2.2 案例公司IPO 优势 ..................28-30
3.2.3 重庆XX 公司IPO 财务资料中存在主要问题.................. 30-34
4. 案例公司IPO 的财务指标管理方案 ..................34-43
结论
经过前面的问卷分析,我们得出结论,一方面,使用财务信息的人最关注的是财务信息的有形性,也就是财务信息的可读性、易理解性,同时也是对AP财务部门的财务工作最为满意的部分;财务信息的支持和辅助,也就是AP部门为其他部门提供培训和相关的辅助材料。这方面是满意度最低的,同时也是最需要迫切改进的方面。按照客户满意度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有形性Tangiblility、移情度Empathy和响应力Responsiveness、可靠性 Reliability、责任 Responsibilities、支持和辅助 Support,按照改进的迫切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支持和辅助Support、责任Responsibilities、可靠性Reliability、移情度 Empathy 和响应力 Responsiveness、有形性 Tangiblility。除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外,AP财务部门还有其他的各种改善组织绩效的方式,比如平衡计分卡、公司内部信息共享平台、研讨会和常规性部门会议、留言板Near MissCard、培训。以上都是AP财务部门的组织绩效的方式,无论是外部问卷调查还是内部组织改善绩效的方式,我相信它们是值得我国国内企业去思考和借鉴的。
本文的局限点本文的局限点在于,单个案例考察,没有对比的其他类似主体的相关案例,此外,只有一年的样本,也没有纵向上的对比。该公司是一家家族企业,不仅是组织架构还是信息权限上都有着严谨的划分,这给问卷的进一步调查带来了很多限制。问卷的设计较为简单,在确保回收率和信息覆盖率上,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文献资料的匮乏,没有充分的资料支撑力是本文的一大不足,只能从其他的相关的关键字搜索文献,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卡普兰,戴维.P.诺顿著.组织协同一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17-118
[2]张瑞君,陈虎,胡耀光,常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及实践[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6): 19-27
[3]李常青,卞晶晶(2011).集团公司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J].当代经济.2011(10):122-123
[4]陈虎,董皓(2008).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及评估[J].财务与会计.2008(11):61-62
[5]赵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探讨[J].管理工程师.2010(5): 16-20
[6]矫I王兆蕊(2010).初次实施财务共享的误区和要点[J].会计之友.2010(2): 53-54
[7]满书君.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集团的实施运用[J]_ 2011(9): 8-9
[8]吕凌飞.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团公司财务运营新模式[J].国际商务财会2010(6):22-23
[9]吕丹.财务共享进行时[J].首席财务官.2010(10): 37-47
[10]毛琪.财务管理革命——财务共享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 16: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