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8766 论文编号:sb2019032122392025580 日期:2019-04-16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了解了国内外财务共享服务的现状,为撰写文章打下理论基础;其次,阐述了财务共享服务的现状和理论基础,分析了纺织服装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出了纺织服装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必要性,然后用模型论证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可行的;以奥康国际为例,对奥康国际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运营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从而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借鉴,最后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的迅猛发展,国与国、区域与区域、行业与行业间的交易越来越频繁。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纺织服装的需求不断增长,对纺织服装企业的要求与服务水准也日益提高。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先进的生产力并带来了全球化的市场,企业的经营活动也随之不断增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更大,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要求更高。作为企业的核心职能机构,财务部门对企业的日常运营起着关键作用。为了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有必要建立更适应跨国跨区域经营活动的财务工作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产业加速在经济及社会各领域普及,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在经济领域,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经济的时空限制,使得资源配置、货币流通与金融合作越来越高效快捷;拓宽了经济活动范围,
大幅降低了企业的信息获取与使用成本。曾经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逐渐融为一体,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互联网也导致了“数字鸿沟”,扩大了国家、地区与企业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社会领域,互联网与传统的医疗、交通、教育、娱乐等相结合,拓宽了企业的生存空间,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活场景,改善了民生需求,推动了社会发展。
会计与财务系统隶属于企业的整体业务及管理系统,是企业为实现总体战略及财务目标而设计的系统。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与财务系统在不同企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企业的整个业务及管理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企业的管理方式和企业的会计与财务系统密切相关,会计与财务系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有些大型企业规模巨大、业务繁多,利用互联网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将子公司中相似的财务工作进行融合并放入其中,让财务信息公开透明,由专业人士操作以提高效率。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交易的日益频繁,我国企业逐步开始研究和实践共享服务,尤其是财务共享服务。2005 年,中兴通讯在国内率先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此后,专家学者们和企业纷纷研究和实践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国内的专家学者的研究紧密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共享服务的概念的研究更加详细和具有中国特色。
(1)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
陈虎[3]认为共享服务是一种作业管理模式,该模式对流程再造与标准化的管理运营业务进行统一处理,以降本增效、提升客户满意度、改进服务质量。
赵晨[4]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是最终财务产品,财务的各项基础业务按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进行加工,由客户选择所需的财务服务。
刘婷媛[5]概述了共享服务概念,阐述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整体规划的战略定位、运作模式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她认为共享服务的目的是对人员、流程和业务进行有效地整合,对公共流程进行标准化和精简化,是一种战略性业务架构。此外,现代企业的发展必然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减少财务人力成本。
(2)共享服务中心的选择
刘俊勇等[6]通过对主营影院建设的 DD 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进行介绍与分析,得出了几点启示:一,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二,取得管理层的支持至关重要;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根本在于服务而不是管控。
段培阳[7]和丁文欣[8]认为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应具有如下特点:规模够大,分支机构多;经营结构单一;可统一批量流程化地对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进行处理;总部有加强分支机构管控的需求;对风险管理有较高要求.
..............................

第 2 章   财务共享服务的现状与基础理论

2.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历程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 30 多年。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运用阶段、逐渐成熟阶段以及成熟与持续发展阶段。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的最初应用阶段是从 1980 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这一阶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目的是减少与公司扩张相关的成本上升。在初步运用阶段,企业把重复率高的业务单元合并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而达到规模经济来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20 世纪 80 年代,福特在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欧洲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随后,杜邦和通用电气也相继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众所周知,世界各地的大型集团公司也纷纷效仿。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至 21 世纪初期,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的逐渐成熟阶段,在这一时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随着大型集团企业规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业务量的增加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成本的降低,相反,因为管理不善和员工业务水平等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负担,因此,企业要整合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这一时期引入了 ERP,提高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在这一时期,众多财富 500 强企业如惠普、IBM、道尔等都应用了财务共享模式,我国开始引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容纳了财务核算、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等职能,财务共享服务的范围从广度和宽度上进一步扩大,实现了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
21 世纪之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进入了成熟与持续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目的是支持企业发展战略。据统计,全球财富 500 强企业中有 70%以上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90%的跨国公司实现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国的中兴通讯、美国的50%以上的 500 强企业、欧洲的大型跨国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都已经进入到了独立运营模式,也就是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独立的利润主体,完全参与市场竞争。在此期间,中国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 2003 年,埃森哲在上海成立亚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2004 年,惠普在大连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2005 年,中兴开始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同年,四川长虹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2006 年,中英人寿保险公司成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外资保险业中率先实施财务共享模式的企业。
............................

2.2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
根据运营类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大致可分为四类:基本模式、市场模式、高级市场模式和独立经营模式。企业选择何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战略目标、业务需求等自身情况来决定,许多大型外国公司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经发展到了更加先进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因企业规模扩张而出现的财务问题,我国企业运用财务共享模式应借鉴其成功之道,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2.2.1 基本模式
在基本模式中,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内部职能部门,它使用监管型服务在行政命令下提供企业内部的服务。企业内部会在财务共享中心里处理基础性的工作,整合并规范日常经营活动中比较繁琐的会计核算和资金交易,如加工财务信息数据、出具财务报表、核算基础会计等业务,注重实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成本,规范化和标准化公司财务管理流程。在基础模式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主要关注功能核心化、分工专门化、流程标准化和组织灵活化。
2.2.2 市场模式
基本模式通过进一步发展转变为市场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企业内的职能部门分开,企业的主体开始分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控制权和服务权,公司总部制定相关政策,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监督。在这种模式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更为专业的财务和咨询建议服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方面要遵守企业主体的相关财务制度,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适量提供增值服务并获取增值费用,从客户的角度提供适量的专业服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优化自身流程,与客户签订服务协议,建立自己的增值服务收费标准。此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仍然接受总部的控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享有经营权。
...........................
第 3 章  纺织服装企业建立 FSSC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7
3.1  纺织服装企业重要性分析 ........................ 17
3.2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及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 18
3.2.1 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 18
3.2.2 纺织服装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 19
第 4 章  奥康国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方案 ........................ 30
4.1 奥康国际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0
4.1.1 奥康国际简介 ............. 30
4.1.2 奥康国际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背景 ................ 30
第 5 章  奥康国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功经验 ......................... 41
5.1 奥康国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功经验 ............................. 41
5.1.1 科学有效的运营绩效管理 ........................ 41
5.1.2 先进的信息化平台 ................ 41

第 5 章  奥康国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功经验

5.1 奥康国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功经验
5.1.1 科学有效的运营绩效管理
为确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有效运作,奥康国际建立了运营绩效平台,以改善每个岗位、小组及整个共享服务中心的 SL 服务水平协议的管理,并配合进行相应绩效考核。
奥康国际的运营绩效平台分为四部分,分别是目标平台、指导平台、考核平台和激励平台。奥康国际总部提出组织目标,各个部门根据组织目标制定各自的目标与职责,这些目标与职责进入到运营绩效平台。首先进入到目标平台,在该平台中进行目标分解和沟通,包括上下级沟通目标分解和明确绩效目标,然后制定绩效计划,下达绩效目标并制定个人发展能力规划;在指导平台中,帮助员工明确任务,在实施过程中给予必要辅导,在实施过程中及时纠偏;在考核平台中,主要进行考核的评估与反馈,即上级、下级、同级考核和上下级绩效反馈和沟通;在激励平台中,主要进行考核员工的结果,给员工做出调整职务,给予培训教育,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薪资鼓励。
这一整套的考核管理,不仅帮助奥康国际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高效运营,而且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我。
...........................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