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美国最权威的12位商学院教授之一、纽约大学教授阿斯瓦斯.达摩达兰(Aswath Damodaran)曾经说过:“一个企业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其财务上的含义,而任何一个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决定就是该企业的财务决策。因此,从广义上讲,一个企业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属于公司理财的范畴。”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财务管理在高度发达的现代企业中的灵魂作用。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管理机构,其占领市场、获取利润、持续发展等目标的实现都令人无法想象。有鉴于此,世界各国的企业纷纷把自身的财务管理摆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财务管理体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合适的财务管理体制能够顺应组织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单位各项职能的发挥。财务管理体制是关于在总体上如何规范财务权限分割,财务责任划分和利益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或者说是关于财务权、责、利关系结合的基本形式的规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企业内部纵向各层次之间,横向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职工个人之间财务管理得到妥善处理,以便实现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化,使企业拥有作为市场主体应有的财权和所承担的财务责任以及在履行财务责任后应有的物质利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与完善,都要求企业必须注重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人民银行虽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但是在其运行过程中,财务管理体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规范、严格、高效的财务核算与管理,是人民银行依法履行中央银行职能、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中国人民银行S分行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在成立的数十年间,其财务管理体制也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历史性变革。每次重大财务管理体制的改变,都极大地推动了 S分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推动了 S分行的中央银行职能的宏观化和社会化。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即将原有的按行政区域设置一级分行的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为跨行政区域设置一级分行的管理体制。同时,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和预算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革和改进,从2000年开始,财政部在政府各部门逐步推行部门预算,S分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又面临着薪新的组织和制度环境。人民银行S分行如何顺应形势的发展,加快自身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以适应组织体制的调整和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更好地为履行央行职能提供有利保障,实现各项政策目标,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1.1.2研究意义
在经济组织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什么经济成分组建的企业,不论从事何种行业的企业,除高度重视市场,重视产品的形象外,还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管理,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位置上。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以生存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得以保证和实施的重要环节。而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方面。中央银行虽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性机构,但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这一目标上却与一般的公司企业别无二致。因此,选择一种利于中央银行职能发挥和目标实现的财务管理体制对于一国中央银行来说也至关重要。
财务工作一直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伴随着人民银行职能不断的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人民银行财务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目前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S分行在分行机关实行了财权与事权相分离的管理制度,将机关费用管理从相关职能部门分离出来,改由会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初步建立了财权事权分离、职责明确、相互制约、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说,人民银行S分行的这次改革,对于保证分行机关财务制度的合规性、提高财务核算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意义重大,但是,此次改革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作为这一财务管理模式的实践者,笔者试图通过对自身所在的人民银行S分行的财权与事权相分离改革的具体分析,来反观和透视中国人民银行S分行的此次改革。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不断扩大,全球经济增速趋于放缓的情况下,S分行作为基层央行,宏观调控的任务更为艰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人民银行S分行的财务管理工作探索出一些新的思路,为其更好地依法履行其作为中央银行的职能,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证。
第2章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探讨中国人民银行财务管理体制之前,首先需要对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进行了解和掌握。
2.1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中央银行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中央银行是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金融机构,通常承担着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管金融业和控制货币流通与信用供给的重任。
2.1.1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一般表述为,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作为代表国家管理金融的特殊金融机构,既不同于一般的政府机构,也不同于诸如银行之类一般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央银行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枢纽。中央银行在一国信用活动中处于枢纽地位,是国家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
(2)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银行。中央银行虽然也称为银行,但与普通的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相比,在业务经营目标、经营对象和经营内容上都有本质的区别。
(3)中央银行是国家管理金融的特殊金融机构。这主要体现在: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和法规;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活动;中央银行既是政府部门,又相对独立于政府。
总之,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与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这可以看作为对中央银行性质的基本概括。
第3章 财务管理体制概述.........22-33
3.1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与事业单位财务....... 22-25
3.2 中国人民银行财务管理概述 .......25-29
3.2.1 中国人民银行财务管理的任务....... 25-27
3.2.2 中国人民银行财务管理的内容....... 27-28
3.2.3 中国人民银行财务管理工作.......28-29
3.3 中国人民银行财务管理体制的特点与沿革....... 29-33
第4章 中国人民银行S分行财务管理体制的改....... 33-46
4.1 中国人民银行S分行简介 .......33-36
4.1.1 组织结构与内设机构....... 33-35
4.1.2 主要职责....... 35-36
4.2 中国人民银行S分行财务管理体制....... 36-40
4.2.1 外部因素.......36-38
4.2.2 内部因素....... 38-40
4.3 中国人民银行S分行财务管理体制....... 40-46
第5章 中国人民银行S分行财务管理....... 46-59
5.1 改革的成效.......46-50
5.2 改革的不足 .......50-53
5.2.1 配套制度没有相应调整....... 50-51
5.2.2 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51-53
5.3 完善的必要性....... 53-54
5.4 对策建议 .......54-59
结论
从人民银行s分行的财务管理体制演进历程,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和财政预算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人民银行的职能及其组织体制也在不断变化,而为适应这些外部环境和自身职能目标的变化,人民银行一直在探寻一种与之相适的财务管理模式。同时,就是在这样不懈的探寻过程中,人民银行不断对自身财务管理体制进行着不失时机的变革。通过基于本篇论文对人民银行S分行的分析,笔者认为,将机关费用管理从相关职能部门分离出来,改由会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初步建立了财权事权分离、职责明确、相互制约、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此次人民银行S分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作为较早实行这一改革的大区行,我们如何从人民银行S分行的改革绩效看待这次人民银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呢?应该说,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此次人民银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有喜有忧,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改革从总体上看是成功的。一方面,这次改革顺应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国际上中央银行财务管理体制的发展潮流,有利于改革规范S分行的机关财务管理工作,强化内部约束和制约机制,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其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这次改革为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责提供了财务体制上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民银行独立的预算管理体制,使得预算的编制更具准确性和科学性,也增强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编制预算时,各有关事权部门都要参与,大家都是预算管理者,而不再仅仅是费用的使用者,提高了预算编制的透明度,也使预算的编制能够从事权部门的实际出发,使有限的资金使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利于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二是S分行会计财务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平时查询账务更加方便,能够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强化了执行中的约束性;三是会计财务部门与有关事权部门之间责任明确,各司其职,也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四是对尚未实行财权与事权相分离改革的其他分行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和促进作用。尽管人们对本次改革寄予厚望但是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改革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人民银行s分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一直未能彻底理顺,机制不活、服务不够、效率不高等沉疴固疾并未完全消退。实际上目前已经开始运行的人民银行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只是为加强内部控制和规范财务管理提供了部分体制保证,但是受内外部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以及由于该体制自身的不尽完善,在实际操作中还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郭复初.新编财务管理学[Ml,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
2.王广谦.中央银行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3.张贵乐,吴军.中央银行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34-35
4. Cecchetti, Stephen G.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http://sblunwen.com/qycwgl/ Market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63-366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f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2
6.中国人民银行的五十年[J],金融信息参考,1998,12: 4
7.徐刚,沈禹钧.中央银行学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86
8. Frsderic S. Mishkin, Stanley G Eakins.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81-196
9. Ritter, Lawrence S. Silber, William L. Udell, Gregory F. Principles of money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41-343
10.李利明,曾人雄.1979-2006中国金融大变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