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银行X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7548 论文编号:sb2019041509394625849 日期:2019-05-0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以邮政储蓄银行 X 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为样本,对内部运行中存在的信用管理问题,构建了信用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研究逻辑路线。针对本文中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信贷风险等概念展开简单定义,并从理论层面对个人消费信贷的成因展开分析,推断得出信用风险识别和控制混乱是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今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时代。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处于落后阶段,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体制机制不健全。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第二大体,国内金融行业发展迅猛。经济迅猛发展推动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种类增多,如住房信贷,汽车信贷,学生信贷和消费品信贷等,业务量连年翻番,资产质量良好。这使得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成为各大银行主干业务,成为银行的新的利润增长点,特别是对于潜在收入增长非常大的商业银行。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产业日趋成熟,电子产品更迭换代,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被业内称为朝阳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反映出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反映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消费市场发展,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激活国内需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改善银行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发展全方位的个人金融服务,更好地接受国有银行面临的全球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全新业务的发展必将经历从兴起、发展、成熟、淘汰四个阶段。个人消费信贷是伴随着信息科技发展与全球化而生,从无到有,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程序及模式越来越成熟。但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朝着成熟阶段迈进时,信用风险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由于中国公民公信力意识薄弱,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法律制度和支持体系不完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与其规模增长相伴生。个人消费信贷的主体是个人,还款来源于其工作收入和奖金、资本投资收益等。然而,这些来源稳定性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企业生产状况和自身状况好与否息息相关。同时受个人思想观念、态度行为等主观因素的微影响。一旦还款人行为发生,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将遭受巨大损失。风险管控是银行朝着永存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举措,是银行间竞争的决胜砝码。一个银行的风险管控水平越高,则银行遭受风险可能性越小,客户信赖度增高,则银行的收益会越来越高,因此,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是银行管理的关键一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消费信贷风险的研究在国外很早就开始进行了,但相关研究成果一直偏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预警及防控研究在金融危机频发中成为金融研究的热门课题,尤其在消费信贷风险防控领域,国外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
(1)风险评价模型
各类风险预警模型被国内各大银行争相应用,同时,各类预警机制不断构建。笔者梳理了比较受欢迎的几种模型。
①违约预警模型。该模型是由 KMV 公司依据期权定价应用的数学方法而设计开发,通过量化企业或个人的资产价值并监控资产价值的涨跌幅度,预测申请人的违约概率。这种模型在消费信贷业务开展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是风险管理规范的开端。
②信用评价方法。该模型由摩根大通开发,用于衡量评价公司或个人信贷组合的价值,以确定客户信用风险的大小。同时通过信用测评,计算违约概率,进一步测算出某信贷业务成为坏账的几率,为金融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风险度量的方法。该模型优势明显,以信用度为计算量的方法得到了金融业内的认可并广泛流传使用。
③信贷组合审查体系。该体系对借款人的贷款申请展开风险和收益评价该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宏观经济情况列为风险评估的一项内容,在评估当前国家乃至行业内的宏观经济情况下,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分析。
④信用风险附加模型。CSFP 模型(信用银行金融产品部门)旨在借鉴保险业的精算方法来衡量信用风险损失。该模型已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得到广泛应用。
(2)信用风险评价
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是银行开展个人信贷业务的要素任务之一。Diamond(1984)、Lummer 和 McConnel(1989)、Mester 等人(2004)根据对借款人交易账户的访问权限讨论了银行监管的细节。评级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资本市场投资机构的筛选技术。信用评级是银行对借款人信誉进行定级,涵括银行贷款组合的风险特征。尽管 Loffler(2004)认为信用评级拥有复杂的功能,但通常认为银行信用评级是违约概率的单调变换。
Tabakis 和 Vinci(2002)根据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数据开发了一个依赖于两个组成部分的评级模型。这个模型可随时且可量化的财务数据及包含其它更复杂信息。Robert  Merton 等(2013)介绍了美国私人信用信息公司的风险管理及信用数据信用体系完善,建构了完整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涵括个人信用数据和社会经济背景。
...........................

第 2 章  个人消费信贷相关概念厘清和理论基础

2.1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阐述
2.1.1  个人消费信贷的涵义
个人消费信贷的涵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个人消费信贷是消费者信用,即通过向银行借款来满足个体顾客的消费需求。基于广泛的个人消费信贷,包括银行向个人和家庭发放的所有类型的贷款,以及购买商品和最终服务,有用于个人及家庭的学习、生活和经营。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实际,本文采用的是广义信贷定义,这与个人消费信贷与银行的管理风险密切相关。因此,个人消费信贷指商业银行或者其它金融贷款机构为满足个人客户对资金的消费需求而向其发放贷款,并约定在规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借贷还贷。
2.1.2 个人消费信贷的分类
根据央行及行业内的通用分类标准,个人消费信贷有如下划分:以贷款用途可划分为:个人消费住房、汽车,教育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从贷款担保方式来划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从贷款期限来说,有短、中和长期贷款。以偿还贷款的方式划分:等额本息、本金还款、一次性还本息贷款、额度循环贷款等。按风险程度可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等 5 档,后 3 档为不良贷款。
..........................

2.2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阐述
2.2.1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内涵
风险可简单解释为“可能发生的危险”,也可被称为不确定性损失。不确定性损失是银行运营中风险产生的原因。
1997 年,国际巴塞尔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了分类:信用风险、国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信用(违约)风险是当前银行风险防控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借款人违约且无法偿还银行债务时,发生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或者借款人恶意违约的可能性将会导致信贷不足和业绩不佳,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因素是指可能触发和影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不确定性的一系列可能因素,伴随着损失。因此,如果商业银行有消费信贷业务,则必然存在损失风险,即信用风险。个人消费信贷的收入和风险密切相关。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信用风险,其可在一定特殊条件下转变为收益及损失。借款人违约是银行贷款损失的直接原因。如果银行能够及时识别和控制信用风险,则不会承担利润损失。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有效管理可将风险损失转化为银行的收益来源。
2.2.2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种类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政策与法律风险,还款风险和银行管理风险等。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未履行还款职责而引发的风险。这是因借款人还款意愿和具体实际还款能力发生变化。因此,还款能力是个人消费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和基础,而还款意愿是维护个人消费信贷安全的保证。然而,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借款人的收入证明似乎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经过仔细比较,大部分贷款数据是根据借款人的要求产生的。这导致银行通过正常程序难以核实借款人真实收入。
(2)操作性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于银行内部管理程序,员工、操作系统等的操作和配置不当造成的,导致银行个人信贷资金的流失。目前,中国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普遍存在的经营风险:流程执行不严格;外部欺诈。未严格执行流程意味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部门在贷款前后不能很好地运作,这会导致个人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  外部欺诈风险意味着犯罪分子可能会通过高科技智能工具犯罪。这对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运行和紧急情况的紧急处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
第 3 章 邮储银行 X 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 ....................... 14
3.1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现状 ...................... 14
3.2 邮行 X 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概况 ..................... 15
第 4 章  邮储银行 X 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识别机制 .................................. 24
4.1 借款人基本要素分析 ............................... 24
4.1.1 借款人年龄分布分析 ............................. 24
4.1.2 借款人教育情况分析 ........................... 25
第 5 章 邮储银行 X 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及优化措施 ......................... 35
5.1  贷款方式与对象的控制 ......................... 35
5.1.1 借款人初步信用评价及类别划分 ................. 35
5.1.2 贷款方式的选择 ...................... 35

第 5 章  邮储银行 X 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及优化措施

5.1  贷款方式与对象的控制
5.1.1  借款人初步信用评价及类别划分
专家依靠丰富经验展开的定性分析是过去信用风险评估的主要手段。专家主要分析和比较与借款人对信用状况进行判断的能力和意愿相关的指标。过去,信用风险的识别主要包括“5C”、“5W”、“5P”方法,以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分析。但这些分析都是基于不同因素,按照重要性对指标和财务比率进行排序。然而借款人的强弱比率之间的综合比较缺乏相应标准。当流动性指数高于平均水平,可判断其信用状况等。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信用评分发,Z 评分模型和收入水平微观模拟法。
邮政储蓄银行 X 分行应为借款人构建综合信用评分模型,以便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违约概率。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的识别可对于坏账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减少发生的概率。根据模型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对客户进行等级分类,并根据借款人信用的初步评估进行分类,并对借款人的类别进行划分。
........................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