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在宽松市场政策及较高需求力的推动下,企业经营规模持续扩增,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升高。由于资金高度集中的行业特性,几乎每一家房地产公司都需要充足的项目启动资金以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因此合理的资本结构及科学的筹资方式也就成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如今,自有资本在我国房地产企业营业资金中占有较高的比重。2018 年全国房地产业的筹资总额为 165962.89 亿元,其中自筹资金 55830.65 亿元,占总筹资额的 33.64%,是全部资金来源中占比最高的一项。由此可见,股东及投资者的投入是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能否为股东及投资者创造财富,也就成了现如今房地产业进行业绩评价工作时关注的焦点。多数房地产企业采用的是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这种方法往往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因此,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方法就成为了促进房地产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J 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房地产企业,于 2001 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经过不断的探索发展,现已成为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业务为核心的多元化上市公司。J 公司现行业绩评价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从 BSC 特定的四个考核方面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此外,公司设立专门的绩效考核委员会,将业绩评价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企业的经营业绩水平直接影响集团管理层各级管理者的薪酬收益。虽然 J 公司现行的业绩评价工作采用了平衡计分卡这样一种比较全面的考核方式,但其财务维度指标所运用的依旧是以净利润为主的传统指标,评价业绩时缺乏对全部资本成本的统一考虑,不具备全面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能力。而由美国斯滕斯特公司提出的经济增加值克服了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的固有局限性,在评价业绩时充分考虑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具备衡量企业真实业绩的基本能力。我国国资委也于 2010 年颁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将 EVA 指标引入企业的业绩评价工作之中,体现出我国国资委对 EVA 指标的重视及认可,也反映了 EVA 在企业业绩评价工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综上所述,我认为有必要深入研究 EVA 指标体系的发展与运用,并结合我国房地产业的行业特征,通过对经济增加值理论的相关分析,全方位多角度地对 J 公司现行业绩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升级,为 J 公司业绩评价工作的不断进步作出一定的贡献,并且也为房地产行业引入 EVA 进行业绩评价工作提供一些启发。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David Young 于 1997 年提出企业的业绩水平可以使用 EVA 指标来衡量。他认为通过对企业 EVA 具体数值的测算分析,可以准确得出企业一定期间的收益情况。对于 EVA 指标于企业业绩评价工作的实施效果分析,有学者认为 EVA 指标对于反映公司价值更具有说服力,而有关传统财务指标往往呈现反方向的效果(O’Byrne,1996)。Ehrbar(1998)基于 EVA 指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知名企业 EVA 应用的案例分析,研究得出 EVA 指标反映了为股东创造财富的能力,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 EVA 对其业绩的充分反映。此外,EVA 指标还有利于引导企业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提升企业的投资价值,避免企业的盲目扩张,强化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Stern,2004)。
(1)EVA 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诸多学者对 EVA 于企业股票价值的影响情况展开分析,认为经济增加值(EVA)在反映企业股东投入资本回报情况的同时,也能反映出企业股票的投资回报情况(Garvey,2000)。相较于传统财务指标而言,EVA 在与股票投资回报率的绩效水平研究中,对其相关性的反映具有显著的优势(Makhija, Lehn,1997)。Mouritsen(1998)在其研究中也佐证了这一观点,认为选取EVA指标进行业绩评价的公司要比那些未使用EVA指标的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更高,并且反映出的业绩水平也更高。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意见,认为传统财务指标与企业的股票收益具有更高的相关性,而 EVA 与股票收益的相关程度并不高。(Chen,Dodd,1997)。
(2)EVA 与其他业绩评价指标的差异性
不同业绩评价指标的评价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研究者通过对 EVA 具体指标的相关分析,得出企业采用 EVA 进行业绩评价要比传统财务指标更加客观全面的相关结论(Mclntyre,1999)。Maja(2010)以数家采用经济增加值进行业绩评价的企业为例,全面分析案例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实施情况,得出结论 EVA 考虑了权益成本并进行了会计调整,有利于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效益。此外,Alam, Nizamuddin(2012)对于样本公司 EVA 指标做出了数据分析,并且对照传统指标业绩评价的执行效力,证实了 EVA 指标对于反映企业真实业绩具有显著效果。
........................
第二章EVA业绩评价的理论概述
2.1业绩评价理论概述
2.1.1 业绩评价基本理论
业绩评价是一种基于企业整体而实施的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必须的行为活动,主要从多个方面对企业的财务及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借此来对企业一段期间的经营情况作出分析评价。业绩评价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企业可以将业绩评价工作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比如说评价主体为股东、投资人,业绩评价则是关于企业外部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整体经营业绩的评价;评价主体为集团总公司,相关业绩评价层次则是企业集团对集团内部各子公司经营目标完成度的考核;若对管理者绩效进行考核,这时的业绩评价则成为了企业对员工的一种绩效考核工作。通过合理的业绩评价,可以为出资人、报表使用者及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也有利于企业集团对各子公司的经营业绩完成情况作出实时监控,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薪酬考核制度的科学发展,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
2.1.2 业绩评价的具体方法
(1)传统财务指标
单一的财务指标构成企业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基于这一特征,传统业绩评价体系也可以被认为是基础财务指标业绩评价。包括净利润、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等等,这些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传统业绩评价体系从企业盈利、偿债、周转、发展四个维度评价企业业绩。其中,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及产权比率,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上述比率的数值大小及波动性来衡量企业长短期的偿债能力;盈利指标主要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主;而营运方面采用的主要是以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为主的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能力指标;企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及资本增长率则被作为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来考核。传统财务指标业绩评价法就是这样一种针对基础财务指标进行考核的评价方法。
..........................
2.2 EVA指标相关理论
2.2.1 EVA 基本理论
经济增加值(EVA)最早由美国斯滕斯特公司提出,在计算时考虑全部资本成本对收益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与基础财务指标相比,EVA 指标
在反映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时具有更好的效力。
EVA 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EVA =税后净经营利润(NOPAT)-加权平均资本总额(TC*WACC)
首先,计算 EVA 指标时我们要充分了解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盈利水平,这一能力是通过税后经营业利润指标来反映的。企业的净利润指标可以直接从财务报表中获取,而税后净营业利润却需要经过详细的调整计算才能获得。简单来说,税后净营业利润是在企业净利润的基础之上调整计算而得的,经过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剔除了相关财务指标对反映企业真实经营业绩的不利影响,计算的结果更有利于保证企业业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广义的企业资本总额是指债权与股权的总和,表示企业当期末的资产总量。但 EVA 计算公式公式中资本总额指的是企业全部的“净投资资本”。这类资本必须要求企业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获得,可从权益与债务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细分。其中,权益资本依旧是指企业股东投入的资本总和,但债务资本却有较大变化,主要包括企业需要付息的长短期借款,与企业常见债务资本存在一定的差异。
EVA 指标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含义并不具备特殊性,指的是企业权益与债务资本成本的总和。债务资本成本与企业借款利率及市场贷款利率相关,而权益资本成本受资本市场的风险利率影响,具体数值可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加以计算。

.........................
第三章 J 公司业绩评价现状.......................................20
3.1 J 公司概况............................20
3.2 J 公司现行业绩评价体系分析.............................21
第四章 J 公司 EVA 指标的计算及相关优势分析...................................... 28
4.1 J 公司引入 EVA 指标进行业绩评价的可行性............................ 28
4.1.1 基于行业特征的可行性分析..................................28
4.1.2 基于发展阶段的可行性分析...........................29
第五章 J 公司业绩评价的优化建议......................52
5.1 财务指标方面的优化建议.................................52
5.1.1 以 EVA 指标替换传统财务指标.........................52
第五章J公司业绩评价的优化建议
5.1财务指标方面的优化建议
通过对 J 公司 2014 年至 2018 年 EVA 指标与净利润指标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相比于净利润指标而言,以 EVA 为主的业绩评价指标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消除了企业取得盈利但却无法给投资者投入资本资本创造回报的弊端,降低了净利润对企业业绩水平的高估作用,更能反映 J 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以 EVA 及其衍生指标为基础的业绩考评,更加能够实现企业财务维度“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总体目标。此外,在计算 J 公司 EVA 指标时还考虑了非经常性损益、资产减值、递延所得税、研发费用及广宣费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避免了企业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过于追求当期利润而忽视企业长期投入,更有利于 J 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 J 公司业绩评价体系财务维度方面的指标优化建议如下所示:
5.1.1 以 EVA 指标替换传统财务指标
J 公司现行业绩评价体系中,依旧包括净利润及 ROE 等基础财务指标,通过上一章的数据对比,我们以 EVA 及 EVA 回报率作为上述二者的替代指标引入 J 公司业绩评价体系之中,更有利于满足 J 公司财务维度方面的目标需求,并且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相匹配。此外,为了加强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充分衡量,还可以引入每股 EVA 作为衡量 J 公司盈利水平的补充指标。
综上所述,基于 EVA 指标的优化建议具体优化方式为:以 EVA 指标替代 J 公司现采用的净利润指标;以 EVA 率替代 ROE 指标;并且补充考虑每股 EVA 指标从而保证优化后的业绩评价体系在衡量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全面性。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根据 J 公司现行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弊端,引入 EVA 指标来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准确评价及主营业绩的充分反映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EVA 指标充分考虑了全部资本成本的影响,能有效反映企业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回报能力,符合 J 公司财务维度战略目标的发展需求。其次,EVA 指标在计算时依据相关原则合理设置调整项目,避免了非经常性损益、资产减值等因素对企业真实业绩的影响,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准确反映。最后,J 公司还可以通过对 EVA 指标驱动因素的分析,及时发现影响当期经营业绩的具体方面,有利于企业针对性措施的及时实施。综上所述,我认为 EVA 较以净利润为主的基础财务指标而言,在业绩评价方面更具优势,更能体现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但由于其固有局限性,应结合其他业绩评价指标综合评价企业业绩,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文章对现有业绩评价体系及企业 EVA 指标的具体分析,我们从财务维度及非财务指标维度对 J 公司现有业绩评价体系提出优化建议。首先是用 EVA 指标替代现有体系中的传统财务指标,包括 EVA 替代净利润、REVA 替代净资产收益率,并且引入每股 EVA 及 EVA 增长率对经营业绩进行多方面分析,从而提高财务维度考评指标的综合性。其次是基于 EVA 驱动指标的分析,对企业营运能力及资本结构合理性相关方面的指标加以考核。最后是非财务指标方面,引入社会责任考评维度,增加对税收缴纳、环保投入及社会活动方面的指标考核,从而进一步完善对 J 公司经营业绩非财务维度方面的考核。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