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566 论文编号:sb2021011921004534368 日期:2021-02-06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笔者从分析结果来看,W 公司财务控制环境不理想,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不强,财务控制活动不完善,财务内控信息与沟通水平尚需提高,缺乏财务内控监督。究其成因笔者发现,W 公司对财务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不足,财务工作流程存在缺失,信息与沟通现代化信息建设不足,监督意识不强。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具有复杂性。而内部控制恰好可以作为管理工具来保证组织策略的有效性,更好的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因此近年来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各个企业、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关注的管理活动。但是纵观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进程,我们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从规范的制定或实际操作水平等不同的方面来看,我们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的差距都是不容忽视的,对我们来说,内部控制建设的有限性,成为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历程中,有两个重要的节点。2006 年 6 月,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布了被业界誉为中国版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2008 年 5 月,经过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保监会的深入研究,他们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范要求上市公司自 2009 年 7 月 1 起执行此规范,同时在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鼓励执行。
随着内部控制政策越来越完善、企业运行内控失控风险的出现,现代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内控管理,尤其是构建全方位的内控体系对企业来说是发展的一大步,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业务规模增大更是对企业预防内控风险的要求愈发紧迫。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发展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也上升了层次,内部控制理论在发展,它所包含的范围与概念相应扩大,保证资产安全、审核经营活动是否合规、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等责任也由内部控制活动承担。
本文引以为例的 W 公司,是一家地方大型国企全资子公司,成立时间较短,但近两年来业务发展迅速,随着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企业管理层已经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财务内控方面尤为突出。W 公司快速发展的业务规模和现阶段有限的财务内部控制水平未能匹配,显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首先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调查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现行状况,分析财务内部控制需要改进的问题,做出 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并考虑到保证该方案的顺利落地实施,提出保障措施,从而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提高 W 公司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经营效率。同时也希望为从事批发零售业的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参照案例。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企业的财务内控发展进程,得益于其财务实践走过的历程,他们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在企业发展的实践中经过了反复锤炼,不断完善才得以发展,反之宝贵的实践经验又对理论发展推波助澜。
内部控制最初的前身是内部牵制,在现如今的内部控制理论当中,仍有内部牵制的一席之地,为规划、职务分离控制等内部控制方法奠定了基础。Hermansont 等(2000)认为职责分工、会计记录、人员轮换等这些要素都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包含。“内部控制”这个名词,于 1949 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首次提出,在此之前,内部控制的定义从未超出过财务、会计的范畴,AICPA 将内部控制的类别进行了划分,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1]William(1990)指出,为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企业财产安全的保障、企业经营效益的推进、经营合规的促进等目的,企业内部各部门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措施来增强相互之间的协调程度和合作范畴。[3]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这段时间,AICPA 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 55 号》,“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第一次走入企业管理者的视野,自此控制环境被列入内部控制的范畴。TommieSingleton(2002)为体现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尤为重要时是这样说的:首先必须要有政策支持,以及有效监督、并且监督可以被及时披露,其次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环境,从而实现企业管理者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目标。我们如今所熟知的 COSO,名为发起组织委员会,即美国国会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机构,1992 年 COSO 发布了一篇名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内控五要素概念在此提出。同在 1992 年,加拿大 COCO委员会(Crieria of Control Board)作为 CICA 下属机构也成立了,颁布了加拿大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的指导性、框架性文件,内控理论框架形成,文件中明确说明了内部控制的概念、要素。2004 年 ,COSO 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内部控制理论得以新的发展,内部控制理论中从此被赋予风险管理的要素,这次整合框架,五要素被扩充为八要素,企业风险管理操作规范进一步完整。Lauraf.SPira(2003)对 COSO委员会发布的报告看法是:这是对内部控制理论的一次重新定义,这次报告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结合,又一次推进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有助于公司更好的被治理。内部控制理论的提出、发展到逐步发展成熟,不仅是政府及社会机构,学者也纷纷参与到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中,Maryanne 和 Hansen 在著作中表示,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越好,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会相应有更好的结果。Doyle J T, Mevay S(2011)认为:内部控制的问题,有很大的可能会引起财务数据出错,但当内部控制体系足够健全的时候,流程上的错误便会显而易见的减少,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也有了保证。[4]
...........................

2 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2.1.1 内部控制概念和理论发展
a.概念
提及对内部控制作出的定义,人们普遍较为认可美国 COSO 机构提出的观点,也就是后来的 COSO 框架理论,被学术界普遍认可。该机构在 1994 年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这篇报告对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进程来说,值得纪念。这一报告中对内部控制作出了定义:内部控制是某个组织为了保证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规划并且实施的程序。在我国国内,2008 年 6 月的,由我国财政部、银保监会、审计署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其中对内部控制做出定义,则是现在最权威的:内部控制这一企业管理活动,需要企业董事会等决策机构、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共同努力实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成员的共同努力,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料,企业的资产,以及预先定好的经营方针,才有了保障和被贯彻实施,最终实现企业基本目标。
b.国外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纵观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节点区分,我们得出,和很多理论发展进程相似,他们的理论发展也经历了逐步完善的过程,局部到整体,认识到理解的深入过程,本文选取美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阶段为例,具体阐述:
第一阶段:内部牵制,20 世纪 40 年代之前,这时候作为内部控制前身的内部牵制,它的重点目标任务是查找错误,防止舞弊,主要着眼于对会计事项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手段即最初的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采取职务分离及不同岗位交叉核对的方式,对钱、账、物进行重点核查控制,这一阶段人们便已经意识到财产安全和信息记录准确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但此时由于方法和理论上的认识刚刚起步,较为单一。这便是最初的单要素内部控制。
........................

2.2 财务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财务活动记录企业日常运行的一切经济活动,财务部门是企业组织架构的重要职能部门,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运行的重要性也可想而知。而财务内部控制,是财务工作能够健康可持续运行不可或缺的一步。可以说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内部控制理论也在世界水平中迎头赶上,在企业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随之而来的是财务内部控制理论应运而生,成为内部控制理论的一部分。《会计辞海》中对财务内部控制做出如下定义,财务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公司的经济活动健康运转,指导公司经营活动中制定的目标、计划、制度及相关政策。站在企业管理的立场上来看待财务内部控制,实质上就是对财务管理实施的管理控制,企业的财务控制活动与企业内部控制涉及的企业活动相对应。
2.2.1 财务内部控制基本内容
从控制内容来区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范畴包括:货币资金控制、筹资与投资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应收账款控制、成本费用控制、以及存货控制和税务管理控制。
a.货币资金控制
对货币资金的管理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永恒话题。管理控制货币资金,保障资金安全是企业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会计准则明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均属于货币资金范畴。货币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行的血液,资金问题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大的问题,现在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最终结束经营的案例比比皆是。资金告急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无法维持。也因为流动性强的特点,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难度最大,漏洞随时可能发生。
b.筹资与投资控制
企业运行之初,通常是先从筹资作为企业资金活动的开始,也可以称之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内部控制实施过程关注筹资活动,包括筹集企业运营资金,使其依托资金优势更好的生产经营,产生经营效益。并且保证对未来计划进行的经营活动有足够的财力进行投入,还包括确定企业的资金的融资成本大小及是否需要承担一些超出正常范围的融资风险。投资方面,在保护企业主体本身财产安全的前提下,企业应该以保持合理的资产结构为原则,对投资项目理性对待,依照内部控制流程,衡量合理的可投资规模,对收益和风险做出判断,努力寻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化的收益。
图 3-1 财务人员年龄分布图
...........................

3 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12
3.1 W 公司所处行业特征............................12
3.2 W 公司简介................12
4 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36
4.1 优化财务控制环境.............................36
4.1.1 强化管理层对内控的重视程度..........................36
4.1.2 强化财务内控的战略研究与传导.............36
5 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保障措施.......................................57
5.1 加强组织领导.................................57
5.1.1 成立专项小组..................................57
5.1.2 明确工作职责.............................57

5 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保障措施

5.1 加强组织领导
5.1.1 成立专项小组
通过上述对 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的现状的分析,将由 W 公司总经理办公室、风险控制部、财务管理部以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组织设为 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的组织机构。上述部门指派专人作为对接人,负责财务内部控制实施日常事务对接与配合,即项目组成成员。
5.1.2 明确工作职责
a.由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部门主管组建成 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实施工作的决策中心,并赋予其相应的职责为:
(1)制定、修订和批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实施计划和相关的系统工作,确定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实施工作有关的重要性问题;
(2)负责公司级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目标的确定工作,并对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的情况进行监督;
(3)调整项目组员工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相关的绩效指标和权重;
(4)对工作目标评价指标进行审批;
(5)对员工绩效考核申诉进行处理等。
图 3-2 财务人员学历信息统计汇总
.........................

6 结论
本文以国内外内部理论为基础,重点关注内部控制中的财务内部控制范畴。选取了W 公司为研究案例,在对其所处行业及公司的基本情况做了详细了解后,运用 COSO 框架理论,深入调查 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财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剖析成因。
从分析结果来看,W 公司财务控制环境不理想,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不强,财务控制活动不完善,财务内控信息与沟通水平尚需提高,缺乏财务内控监督。究其成因笔者发现,W 公司对财务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不足,财务工作流程存在缺失,信息与沟通现代化信息建设不足,监督意识不强。
在明确了 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之后,笔者提出从优化财务控制环境,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强化财务控制活动管理,提高财务信息沟通水平,强化内部财务监督五个方面,实现 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与此同此,为了保障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的顺利实施,建议 W 公司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管理约束,加强成果考核与牵引三个方面的措施,实现 W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