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管理论文精选范文:基于模糊数学视野财务评估指标系统优化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25
论文字数:39600 论文编号:sb201308091559007385 日期:2013-08-09 来源:硕博论文网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日益增多,投资风险越来越大。投资者要想准确及时地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综合状况,利用上市公司公布的信息进行财务综合评价,而且财务综合评价过程中的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又使得各种模糊性相互渗透,从而产生更多的模糊性。由于财务指标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这往往使得投资者在进行财务评价时无所适从。财务评价作为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一种手段,在现代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经营者等相关利益者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投资等多个领域。财务综合评价就是将各项财务评价指标作为整体,系统、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的一项综合经济管理。财务评价最终目的在于全面、准确、客观地揭示与披露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并借以对企业经济效益优劣做出合理的评价。显然,要达到这样一个分析的目的,仅仅测算几个简单的财务比率,是不可能得出合理、正确的综合性结论,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仅仅分析某些财务指标或者将一些孤立的财务评价指标简单的叠加,达不到理想的评价目的。只有将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及非财务信息等各项分析指标有机地联系起来,做出系统的综合评价,才能从总体意义上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优劣。然而现行的财务评价体系侧重于确定性研究,对其模糊性很少关注,使得财务综合评价结果不够理想。会计核算在确认、计量、编制报表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模糊性将直接反映在财务评价结果中,而财务评价又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然而,会计确认和计量本身就存在着模糊性,如在资产的确认中,对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确认就很困难;在固定资产核算中,残值、折旧本质上也是一种估算,况且存在着多种折旧方法,每一种方法对财务综合评价又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基于模糊数学视角对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予以优化,将模糊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的思想运用于财务评价整个过程,以弥补现行财务评价体系的不足,使财务综合评价更全面地利用有关财务数据,更全面、直观地揭示企业的综合财务实力,并且引入非财务指标来优化财务评价方法,使财务评价更加有效实用,从而使财务评价有助于决策者的判断,为财务评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能。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财务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1.2.1 国外财务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传统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基于会计报表层面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规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的大小,建立评价体系。运用较广泛的传统财务评价方法主要有杜邦财务评价体系、沃尔比重评分法、综合评分法及雷达图分析法。①杜邦财务评价体系杜邦财务评价体系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在 20 世纪 20 年代首创,经过多次改进,逐渐把各项财务比率结合成一个体系。主要利用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的评价方法。基本原理是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只可以就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活动及其状况做出评价,但是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各项财务指标是相互联系的,必须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因此,进行财务评价应该将企业活动及财务指标看作一个大系统,对系统内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时,可把各项指标间的关系绘制成杜邦分析图。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指标,是杜邦财务指标评价系统的核心,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通过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面系统地、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大大节省财务分析报告收受者的时间。该体系自上而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以及各项财务评价指标之间的结构关系,查明各项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而且还为决策者优化经营结构和理财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和经营效益提供了基本思路,即要提高权益净利率,根本的途径在于扩大销售、改善经营结构、节约成本费用开支、合理资源配置、加速资金周转、优化资本结构等。杜邦财务评价体系中的缺陷是也很明显。


2 现行财务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分析


2.1 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公司会计系统的产物。每个公司的会计系统,受到会计环境和公司会计战略的影响,使得财务报表有可能会扭曲公司的实际情况。会计的环境因素包括会计规范和会计的管理、税务与会计的关系、外部审计、会计争端处理的法律系统、资本市场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这些因素是决定公司会计系统质量的外部因素。会计环境的缺陷会导致会计系统的变化,影响财务数据的可比性。例如,会计规范要求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使财务数据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表现价值;会计规范要求假设币值不变,使财务数据不按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调整;会计规范要求遵循谨慎性原则,使会计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少计收益和资产;会计规范要求按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短期信息,不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等。会计战略是公司根据环境和经营目标做出的主观选择,各公司会有不同的会计战略。公司会计战略包括决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选择、补充披露的选择以及报告具体格式的选择。不同的会计战略会导致不同公司财务报告的差异,并影响可比性。例如,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和程序,公司可以自行选择,包括存货计价方法、折旧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等。虽然财务报表附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一定的表述,但报表使用人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财务评价是以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的,因此财务报表数据是财务评价的主要依据。财务报表是会计的产物,会计有特定的假设前提,并要执行统一的规范,因此只能在规定意义上使用报表数据,不能认为报表揭示了企业的全部实际情况。从契约理论角度分析,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作为一种复杂的合约,不可能将所有合约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尽现其中,合约剩余权是由某一方支配或决定的,属于不完备合约。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完备性必将导致两种行为结果,一是处于合约剩余权支配地位的一方会将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安排给管理当局,从而有助于其实施经营策略,建立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二是企业管理当局会利用会计政策的弹性对会计数据进行操纵,使契约各方的财富重新分配,尤其是有利于管理当局自身利益的财富分配方式。因此,即使在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企业仍然可以通过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等会计环节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人为调控。


3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模糊数学..........22-27
    3.1 模糊数学原理及适用范围.......... 22-24
    3.2 模糊数学方法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24-27
4 基于模糊数学视角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27-48
    4.1 基于模糊数学视角的财务评价指标.......... 27-30
    4.2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过程 ..........30-48
        4.2.1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30-31
        4.2.2 指标群的选择.......... 31-33
        4.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33-40
        4.2.4 权重的确定..........40-43
        4.2.5 模型的构建..........43-48
5 案例分析.......... 48-53
    5.1 家电行业背景介绍..........48-49
5.2 模型对比分析 ..........49-53


结论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工作性质和资源配置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财务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对企业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的需求,以此为前提,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现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优化思路,最终构建了一套适应于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基于模糊数学视角的财务评价指标新体系。通过对现行财务评价体系的优化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现行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和信息化技术对现代企业的渗透力越来越强,企业对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的投入越来越多。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人才、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知识、技术将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现行财务报表体系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的计量与披露方面存在较大缺陷,所以包括企业智力资本、自创商誉及知识产权的信息在财务评价中得不到利用,所以在指标的选取、权重的确定,还是评价方法本身等方面都还有研究和发展的空间;
2.在进行财务综合评价时,必须注重非财务指标的作用。非财务指标反映的往往是那些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把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加以应用,可使整个财务分析更加全面。把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结合起来分析,既避免了企业的短视行为,也可使企业得到更加准确的评价,弥补了仅财务指标分析的不足。尽管不能完全以非财务指标评价代替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把财务指标和其他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
3.本文在对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过程中,选取了 17 家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原始财务指标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进行了财务指标群的动态筛选,降低了财务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的相关性,消除了原财务指标间信息重叠对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不良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合理。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消除了主观人为的影响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对财务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评价。“模糊”在这里并非是消极的贬义词,因为在线性数学模型中,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看似精确的比率数值,在不同程度上掩盖了指标所反映的实际情况,此时这种过分的精确反倒模糊,而适当的模糊反而精确了,运用隶属函数对指标进行评价,就是要通过模糊的手段达到更趋于精确的目的。
总之,本文基于模糊数学视角对财务综合评价的优化是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的方法,深入现实世界中过去一直未被经典数学和随机数学处理过的“亦此亦彼”的模糊事物和模糊现象,以探索它们的数量规律,达到理论认识的数值化和明晰化,使模糊转化为精确。模糊数学把现实世界中的明晰性事物与模糊事物沟通起来,体现了人们从数量方面认识事物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等方面的辩证法。本文还有许多尚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还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探索研究,希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许仁忠.模糊数学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6:154—155.
[2] 韩正忠,方宁生.模糊数学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1—20.
[3] 王化成.企业财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89—98.
[4] 尚志强.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系统[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9—109.
[5] 罗伯特•S 卡普兰等著.吕长江主译.高级管理会计(第三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05—110.
[6] 郭复初.现代财务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67—72.
[7] 杨胜雄.财务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87—90.
[8] 张先治.构建中国财务分析体系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6):45—47.
[9] 陈孝新. 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中的应用[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2,(2):36.
[10] 董逢谷等.上市公司综合评价——方案设计与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1—28.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