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早期的财务公司是依附于商业企业设立的金融机构,主要功能是促进产品销售,其业务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企业集团内部。经过不断的在业务领域的扩展和经营规模的扩大,目前财务公司多是依附于大型企业集团,并为之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世界上首个财务公司——法国通用银行,创立于1716年。后来类似的机构在欧、美等国家相继出现。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于1878年诞生于美国——金融财务公司(Household Finance),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财务公司已成为金融市场上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机构,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在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及亚洲的日本和香港地区,财务公司大量存在,并且在市场、职能、监管、业务品种等多个方面发展的比较成熟和完善。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为了支持国家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战略而产生的,首家财务公司——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成立于1987年,距今只有25年的历史。但是,在短短的25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财务公司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关系国计民生的13个行业成立了 90多家依附于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不管是在资产规模和利润水平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以及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的财务公司相比,不管是在金融功能、发展模式、风险管控上,还是在公司自身的发展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1.2研究意义
我国自成立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至今,己有二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己取得了长足进歩,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财务公司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产物,对企业集团的发展甚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财务公司相比,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通过对财务公司交易成本、内部资本市场、金融功能、信息不对称、产融结合等相关理论的学习,以及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的介绍,来初步认识财务公司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同时,对国外财务公司发展概况以及我国财务公司现状的介绍,找出我国财务公司与国外财务公司的发展存在的不同之处,并更深层次的挖掘出我国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财务公司的一些发展策略,旨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这就是撰写本文的目的所在。
1. 3财务公司的研究理论基础及其功能
美国从设立第一家财务公司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时间,不管是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居世界第一,甚至有些财务公司资产总额超过其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这使得财务公司的地位越来越高,为完善和健全金融体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自1987年成立第一家财务公司以来,虽然只经历了 20多年的时间,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金融体系的建立也都发挥着不小的作用。所以对于财务公司的研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章重点就从财务公司五大研究理论和财务公司七大职能,来探讨财务公司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1.3.1财务公司研究理论基础
1、 交易成本理论
早在1937年Corse发表的文章《企业的性质》中就曾提出:"市场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这就是早期交易成本理论。例,企业集团下的每一个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都具有独立经营的能力。如果某一子公司A效益良好,处于成熟期且流动资金周转快,有可能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而另外子公司B处于成长期,急需大量的资金来支撑公司的经营;但目前国际金融形式严峻,很难从银行筹措到大量资金,或者即便筹措的到也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集团设立有自己的财务公司,将其成员单位的所有资金统一管理,即使B公司出现资金困难,财务公司也可将A公司的节余资金转贷给B公司,这样一来既降低了 B公司的筹资成本,又为A公司带来经济效益,从而提升整个企业集团经济效益。
2国内外财务公司发展现状及比较
早期的财务公司是依附于商业企业设立的金融机构,主要功能是促进产品销售,其业务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企业集团内部。经过不断的在业务领域的扩展和经营规模的扩大,目前财务公司多是依附于大型企业集团,并为之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世界上首个财务公司——法国通用银行,创立于1716年。后来类似的机构在欧、美等国家相继出现。美国首家财务公司——金融财务公司,于1878年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随着全球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财务公司逐渐发展成为金融市场上一种普遍存在的金融中介。在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财务公司在市场、机构、业务品种、行业监管等方面都发展的较为成熟和完善。我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于1987年成立,距今仅仅25年历史,与发达国家的财务公司相比,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不管是在金融功能、模式、风险管控上,还是在企业发展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此,本章将通过讲述各国财务公司发展概况、国际上财务公司发展模式、国外财务公司的发展趋势等与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做相应比较,从中找到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与国外发达国家财务公司的不同,为我国财务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3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面临....................... 34-44
3.1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面临......................34-40
3.1.1 金融服务功能单一...................... 34
3.1.2 资金来源有限 ......................34-36
3.1.3 风险管控能力不强 ......................36-37
3.1.4 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37-38
3.1.5 现有从业人员素质有待...................... 38
3.1.6 整体发展不平衡...................... 38-39
3.1.7 金融创新能力有待...................... 39-40
3.2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面临问题...................... 40-44
4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对策 ......................44-52
4.1 促使政府发挥职能以创造良好...................... 44
4.1.1 理顺监管机制...................... 44
4.1.2 创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44
4.2 强化财务公司自身管理......................44-48
4.3 加强改善法人治理结构...................... 48-49
4.4 建立健全资金收支预算管理体系...................... 49-50
4.5 强化内部监督与控制...................... 50
4.6 合理功能定位...................... 50
4.7 积极探索合适的发展模式...................... 50-52
结论
1878年美国设立的金融财务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财务公司已成为金融市场上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机构。在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及亚洲的日本和香港地区,财务公司大量存在,并且在市场、职能、监管、业务品种等多个方面发展的比较成熟和完善。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为了支持国家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战略而产生的。我国首家财务公司——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成立于1987年,距今只有25年的历史。在短短的25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财务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管是在资产规模和利润水平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的财务公司相比,不管是在金融功能、发展模式、风险管控上,还是在公司自身的发展上都与国外财务公司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对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未来的发展,笔者认为还应以企业集团金融服务需求为基础,以外部金融服务需求为契机,在满足现有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提供贴身、专业但又非常独具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努力开创新的金融服务空间。也就是说,不要总是跟风或试图通过细微差别的完美服务,如提供微笑服务、设置客户经理等来赢得市场份额,而应该认真审视、敏锐洞察集团内外客户,甚至是潜在客户的真正金融服务需求,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为其解决实际问题,赢得客户的青睐,获取充裕的市场空间,即达到我有人无或我有人少的经营效果,使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不再总是局限于现有的产品竞争,而是走出一条宽阔的创新大道。
参考文献
[1] R. Cor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s. 1937(4): 386-405;
[2] Bodie, Z., R. Merton. D. B. Crane, ect. Global Financial http://sblunwen.com/cwglxlw/System:A FunctionalPerspectiv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5 , 24(2) : 23-41;
[3] Miller, Merton H. Debt and Taxes. Journal of Finance, 1977 (32): 261-275.
[4] Andrews . Victor L. Captive Finance Companies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4(42):80-92
[5] Lewellen Wilbur G. Finance Subsidiaries and Corporate Borrowing Capacity. FinancialManagement, 1972(1): 21-31;
[6] Otiver E.Williamson.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York Free Press. 1975(6): 48-52:
[7] Kim E.Han, John J.Mc Cornell, Paul R.Greenwood. Capital Structure Rearrangements andMe-First Rules in an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Journal of Finance, 1977(32): 789-810;
[8] Dipehand Ceeil R., Gordon S.Roberts> Jerry A.Viscione. Ageney Costs andCaptive Finance Subsidiaries in Canada,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1982(5): 189-199;
[9] D R-Hansen, M-M-Mowen.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Control (5th edition)[M]-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er, 2005 ;
[10] R-Gertner, D-S-Scharfstein, J-C-Stein-Intenal Versus External Capital Markets [J]. Th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