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 都需要面临一定的风险, 目前日趋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组织比往日更加重视风险。而财务风险无论是在重要性还是在危险性上都相对较为突出,是其他风险的集中体现,反过来也会导致其他风险的爆发,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
目前全球经济局势仍不稳定,中美贸易战仍在持续中,同时国内市场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的现状。在此背景之下,企业集团需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风险,也增加了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多地给予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以重视。财务运行机制发生由合规导向性向风险导向型的思路变更。
同时,随着企业集团成长发展,随着业务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集团纵向层级结构拉长,财务风险管理难度增大,面临的经济活动也趋于复杂化。由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较晚,前期重视较少,不少企业集团面临着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跟不上业务发展水平的难题,其财务风险的把控能力有待提高。虽然很多企业已经设立了风险管理指标,但此类指标大多根据监管要求、合规要求设立,存在与企业实际脱节的情况,而这一情况在国资背景企业中更为显著。
一些国资背景企业集团在具有盈利性的同时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具有公益性,对绩效并没有民营企业重视程度高,因此可能存在着忽视实质的财务风险管理、资金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风险管理流于形式,盈利能力有待提高。国有企业并不是福利性组织,需要自负盈亏,因此仍应以营利为主要目标。这些问题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以往对于财务风险的研究偏向理论研究,以实证为主,缺乏可操作性实践;而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案例研究则更多聚集在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交通运输业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资金密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本文对该行业进行分析,以实地调研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可以对交运行业财务风险研究形成补充,有利于该行业企业完善财务风险管理。
目前已有的对国企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的监督管控层面,而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多集中于并购领域。本文聚焦交运行业国有企业集团,对其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对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形成补充。
二、现实意义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筹资、投资、经营等各个方面,是任何企业所不容忽视的。针对财务风险做好提前识别、准确评价和及时控制是企业稳定及发展的关键。由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所以,找出当下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尤为重要。
国有集团的国有属性赋予了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使命,交运行业的国有集团还承担着社会责任。交通连接了各个区域,运输人流、物流,推进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发展、人民出行都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该类集团的平稳经营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此类集团发生财务危机,不仅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还会对区域经济、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故而,交通运输行业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分析了 SJ 集团的风险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既顺应了企业集团规模扩大这一趋势,也可以为国有企业集团尤其是交运行业国有集团提供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参考意见及相应对策,对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一定帮助。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问题最初由 Berle 和 Means(1932)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提出,Ross(1973)、Jensen 和 Mecking(1976)等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和发展了委托代理模型,现代委托代理理论逐渐形成和完善。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用以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在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之下,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别扮演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角色,由此产生一对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希望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代理人在管理公司时可能会采取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从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由此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对信息掌握更全面,这种信息不对称在集团中更为显著。集团多层法人治理结构使得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母子公司内部都存在层层代理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因此,集团层面、公司层面的风险协同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通过完善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子公司管理层有可能提供更真实的信息,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
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COSO 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受到来自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基层各成员的影响。该过程在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持续进行,识别出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潜在风险事项,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使它们处于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从而为公司管理层实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COSO 于 2001 年开始研究企业内部风险带来的影响问题,在结合之前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于 2004 年正式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即 COSO - ERM 框架。该框架在总体上继承了内控整体框架的思路,但增加了战略目标部分,在风险度量方面提出了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偏好这两个新概念;同时,在原有的内控五要素基础上新增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反馈三个关键要素。该框架还提出企业应当新设风险管理部专门对风险进行管理。该框架的提出首次将内控视角从“过程”转向了“风险”。

图 2.1 财务风险管理框架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指筹资风险,与经营风险概念相对应。它是由国外原始文献中的“financial risk”直译而成,是指公司在使用杠杆的情况下,产生的风险中除经营风险外增加的固有风险。早期财务管理研究中,财务风险多取狭义定义。
然而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发现企业处于复杂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之中,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最终都可能引发企业经济损失,财务风险应当包含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而不仅仅局限于筹资风险。因此,财务风险应该有更广泛的外延。企业财务活动是资金筹集、投资、占用、消耗、回收、分配等资金运动的有机循环,财务风险存在于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因此根据财务活动的主要环节可以将财务风险分为: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资金管理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同时,有学者认为行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引发财务风险,因此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加入行业环境因素。本文所探讨的财务风险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而不是仅仅讨论与经营风险相对应的狭义财务风险。
二、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企业集团”一词最早出现于日本。金森久雄(1986)等人对企业集团下定义为企业间相互持股,但保持独立性,在资本、生产经营、人员调配等方面密切联系的企业集体。
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在《企业集团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中,将集团定义为“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企业集团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其各成员企业均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本文对企业集团的研究基于以上定义。

图 3.1 交通运输业产业增加值(数据来源:wind)
第三章 交运行业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特征与风险防范 .......... 16
第一节 交运行业发展概况.......................................16
第二节 交运行业国有集团财务风险点及成因分析...................18
第四章 SJ 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5
第一节 案例概况..............................25
一、公司概况 ....................... 25
二、股权架构及组织结构..................................... 26
第五章 SJ 集团财务风险点及对策分析...................... 33
第一节 SJ 集团主要财务风险点及成因分析 ........................33
一、融资风险 ............................. 34
二、营运资金风险 .......................... 39
第五章 SJ 集团财务风险点及对策分析
第一节 SJ 集团主要财务风险点及成因分析
下文将从风险识别角度出发,详细分析 SJ 集团目前的财务风险点及其成因。由于交通行业企业尤其是高速公路企业承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在分析财务风险之前先对集团所处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交通投资集团面临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竞争风险。
政策风险方面,由于 SJ 集团为国资控股,需承担社会责任,公共交通价格、公路通行费等接受国家宏观调控,因此相关政策的出台或变更都会对公司运营产生一定影响,如节假日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等。如果没有对政策加以掌握、应对,将会对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市场风险方面,作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的车辆通行业务受车流量影响大,故公司面临交通运输需求下降的风险,如 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影响了全年道路车辆通行量、“公转铁”政策的推行影响公路货运量,进而影响公司收入。
技术风险方面,高速公路等需要定时养护,国检标准不断提高;此外,桥梁、下穿隧道等的建设技术成本高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
竞争风险方面,交通企业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垄断,行业壁垒较高,竞争风险不大;但其利润增长点不多,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需培育新的增长点来反哺主业。公司将智能交通板块作为新的业绩增长点,有利于提高自身竞争力,降低竞争风险。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交运行业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交运行业国有企业更是对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力,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向集团化发展,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更加显著,企业也暴露出了财务风险点以及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亟需改进的问题。
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通过理论研究,分析交通运输行业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点以及形成原因,进而提出防范措施,并结合 SJ 集团这一具体案例进行进一步探讨,研究 SJ 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其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点以及成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建议。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
一、从风险识别层面而言,交运行业国有企业集团主要存在杠杆效应高、融资渠道单一等融资风险;投资随意性大等投资风险;营运资金侵蚀挪用、资金使用效率低等营运资金风险。而交运业国有集团由于体制等原因,并未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因此缺乏对自身风险点的识别。
二、从风险评价层面而言,交运行业国有企业集团在规模壮大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集团可以运用修正的 Z 值模型对自身财务风险水平进行初步衡量,但仍需加快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对集团内部财务风险等级的实时监控。
三、从风险控制层面而言,交运行业国有企业集团可以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拓宽外部融资渠道、构建风险识别评价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文化建设等方式,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和防范。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