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探究范文—以江苏国信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7784 论文编号:sb2021062511072136163 日期:2021-06-27 来源:硕博论文网
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帮助企业摆脱资不抵债的困境,债转股无疑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手段。江苏国信债转后可谓涅槃重生,无论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营运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越,因此债转股这一举措对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非常成功。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上世纪 90 年代金融危机后,从宏观经济形势角度,全球经济发展呈现较大分化,经济迅猛增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亟待解决。为了防止大量国有企业倒闭造成金融系统紊乱,我国政府组建了稳定金融市场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接手国有银行债权,将债权直接转变为债务公司的股权,并对国有企业坏账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研究主体就是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我国第一次政策性债转股成功实施。
然而我国国有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日益增长,为了稳定市场经济和部署企业持续经营战略,2016 年《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由国务院正式发布,此次战略部署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企业“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旨在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是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债转股,提出运用市场化手段来达到全面降低企业杠杆率的目标。因此,和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相比,本轮债转股最大的特点是市场化主导。
江苏国信作为首个在债转中采用破产重整和重大资产重组的国有上市公司,在实施资产重整,债务重整后,顺利完成破产重整,实现了企业持续盈利,解决了企业财务困境等难题,并且增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可以看出,江苏国信在债转股的前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以上背景描述,本文以江苏国信(原顺天船舶)债转股为案例具体分析,并对此次市场化债转股的运作模式、实施背景和实施成果进行分析,最终通过比较债转股前后的主要变化来提出问题和相关策略。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不良资产对银行的影响研究
国外许多国家在债转股的研究上成果众多,比如西方国家主要研究的是公司不良资产对银行的影响。斯密斯(1976)研究发现,企业在不良资产处置的研究方面,经营管理者往往选择有利于股东的方案策略,因此银行就会受到一定的损失,这种运营策略必将损害银行利益。Bonin(2001)在研究债转股的过程发现,传统模式下公司不良资产并未得到有效处理,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不良资产与银行坏账打包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Shinjiro Takagi(2003)研究了债转股在日本经济复苏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东欧和南美发展中国家为了处置计划经济遗留的国企不良贷款实施债转股。
(2)债转股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研究
Hand(1989)提出债转股的意见:债转股的目的之一是吸引其他投资者进行投资,进而通过虚假财务报表的行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债权人的财务压力。Yuta Seki(2002)通过研究发现,债转股不仅可以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调整企业的财务报表,从而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因此债转股的实施有了初步的保障。同时提出债转股的首要目标是降低企业杠杆率,以此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YutaSeki(2002)的研究证明这种影响能够对企业发挥长期作用,使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3)债转股有利于解决企业债务危机研究
德国学者 George(2009)认为,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日本在处于困难的阶段,随着银行风险的增加,日本的业务也随之增加,因为国际信用评级下调,恢复了日本将银行清算业务交给临时机构清算,投资银行提出了解决银行债务危机的方案的一系列要求。
印度学者 Dilip Abreu(2011)认为,美国在解决债权与权益问题上,通常选择走破产程序来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转移寻求赔偿权利的替代行为,投资者的范围扩大使债权投资运作更为灵活方便。
图 1.1 技术路线图
图 1.1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债转股
债转股是指由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然后直接收购银行不良贷款的行为,原先企业与银行的债务关系,变成持有企业的股权,即企业的债权不再属于原债权人,债权人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公司的股东,这一行为减少了公司的债务,增加了公司的注册资本,运用于市场体制下资产重组有着重大意义。债转股本身是一种债务重组的模式,参与主体为多方。在上一轮债转股的研究中,债转股的实施主体主要是银行和国有企业,主要的模式是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务关系转交给资产管理公司,由资产管理公司接手公司股份,因为银行不得直接持有公司的股权,因此银行的债权必须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手,形成了银行、企业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三方之间的交易。该项举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改善,解决国有企业不良贷款的问题。随着债转股工作的顺利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了企业的实质股东,但是此种做法的本质是并非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解决企业不良贷款的严重问题,改良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配合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工作。通过实质来看,第一轮债转股的工作只有在国家允许的情况下方可实施,并非由银行与企业之间协商便可完成,因此上一轮债转股亦称为政府主导式债转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的杠杆率持续上升,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为了落实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的相关政策,债转股作为解决企业债务负担的一种解决办法,我国新的市场化债转股由此被推进,此次市场化参与主体不在局限于企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三方之间了,银行也可作为主体方直接参与债转股协议的签订,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负债压力,同时也降低了银行不良资产贷款率,实现了双赢的局面。同时,本次债转股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业,民间企业也可参与债转股,使得债转股模式多样化。
..........................

2.2 理论基础
2.2.1MM 理论
MM 理论最早由美国的 Modigliani 和 Miller(简称 MM)在 1958 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同时,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换句话说,当企业的负债比例从 0 到达 100%时,企业的资本总价值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即企业的价值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无关,在此理论下企业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无税 MM 理论。而在 1963 年时,修正后的 MM 理论是在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我国企业所得税可以允许利息抵税,因此企业可通过增加债权资本来达到企业抵税的目的,从而达到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目的,因此许多企业便不断增大自己的财务杠杆,降低自身企业的资本成本,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变大。
但是 MM 理论忽视了代理成本这个因素,如果一味运用负债经营,就会发生大量的代理成本。考虑两个综合条件后,可以得出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抵税效应,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代理成本的增加却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只有当企业的抵税效益与代理成本达到最优线性规划时,才能确定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即最优资本结构应为抵税收益等于两种成本现值之和时的负债比例。
........................

3 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现状分析.........................12
3.1 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相关政策..........................12
3.1.1 上市公司债转股相关政策梳理..................12
3.1.2 上市公司债转股条件及具体流程..........................13
4 江苏国信债转股案例概况....................................21
4.1 江苏国信公司基本情况简介..................................21
4.2 江苏国信债转股实施情况分析........................21
5 债转股对江苏国信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29
5.1 债转股对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分项分析........................29
5.1.1 债转股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29
5.1.2 债转股对公司营运能力的影响分.................30

5 债转股对江苏国信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5.1 债转股对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分项分析
企业的财务绩效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体系,企业的财务绩效在评价企业业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研究江苏国信债转股前后企业的业绩变化,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分析极其必要。本文在参考国有资本绩效规则的基础上,从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5.1.1 债转股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根据江苏国信公布的年度财务报表数据,可以发现企业在债转后盈利能力显然上升,转股前盈利能力明显下降,具体财务数据如表 5.1 所示。
表 5.1 江苏国信债转股前后年度盈利能力指标
表 5.1 江苏国信债转股前后年度盈利能力指标
.........................

6 江苏国信债转股的启示及完善上市公司债转股的建议

6.1 江苏国信债转股的相关启示
6.1.1 债转股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债转股作为去杠杆,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帮助企业脱离债务困境方面有着重大作用,而债转股的主体依然是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繁荣稳定,不仅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而且还解决了江苏本地的人员就业问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就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高,而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容易导致企业融资困难,进而会影响企业的周转和盈利发展。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帮助企业摆脱资不抵债的困境,债转股无疑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手段。江苏国信债转后可谓涅槃重生,无论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营运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越,因此债转股这一举措对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非常成功。
6.1.2 债转股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
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经营风险,企业在后续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业务转型,江苏国信在自身业务发展受限的时候转向了多元化行业以用来寻求新的领域发展,可以有效地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例如江苏国信在后续发展中就转向了火电和信托行业,业务方向的转变使得企业呈现了另一番生机,因此在债转股这个方案实施上债权人给与了更多的机会,也为企业赢得了许多筹码和时间,让原本面临破产的企业可能东山再起。因此,债转股在本质上可以帮助那些潜力无限但是目前又遭遇财务困境的企业摆脱财务困境。但是企业必须专注于经营和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债转股一贯的目标,所以债转股后的企业一定要将失败作为教训,少走弯路,争取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江苏国信债转股后,为了保护股东权益和相关者的利益,企业会严格监督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从而使企业的治理结构得到了良好的改善,避免了转股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利益纠纷,减少了各项代理成本,使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更加合理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了保障江苏国信未来健康稳定地发展,江苏国信已经制定了长期战略,推出各项措施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通过这次债转股,使得企业在战略部署上和经营效率上实现公司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