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对于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仍然是存在争议的问题,国外学者至灵早就利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但是由于企业社会责任量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再加上变量和样本空间的不同,因此,所得的结论也存在很大差异。在中国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开始比较晚,加上中国的金融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自己的特性。国内很多学者近几年也采用的实证的方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大多数是研究企业的收益和社会责任活动之间的关系,但是,企业从事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并非只是从收益考虑,更多是为了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和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
1.2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利用中国首支跨沪深两市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为成分股样本,探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财务绩效在中国特殊的金融市场环境下的关系,并且将研究重点放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对企业风险的影响以及企业本身的特性例如,企业属性、企业行业地位等是否对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产生影响。这对于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更具有意义。
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起步的比较晚,大多是从哲学、法学、社会伦理学理论角度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学者开始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和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但是大部分学者都是将国外学者的模型应用到中国的市场中,随着研究的发展,也有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构建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但是由于构建的指标体系不同以及衡量指标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同时大部分学者都只是将企业的财务收益与企业实践的企业社会活动的多少进行回归分析,只是关注企业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对短期的财务收益的影响,而忽视了企业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长期风险的影响。
本文认为,企业从事企业社会责任是与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活动,耗费了企业的资源,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因此与一些学者一样认为,企业的财务收益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实践的好坏并无直接关系,甚至会出现负相关;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从事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并不是完全无用的活动,可能是出于企业战略角度考虑,考虑到长远企业面对的环境变化和潜在的风险,因此为未来未知的变化做好准备,从而长远看,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相比较竞争对手而言,企业不仅会在面对风险中时会降低风险,保持收益和市场的稳定性,甚至会在变化中获取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机遇和发展。此外,企业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在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下还与企业自身的特性,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所处的行业等。
此外,由于中国的国情影响,企业从事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也受到自身能力、影响力以及企业所有制性质限制,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和家族企业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中有所不同,然后,本文以我国766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连续5年数据的研究,并借助2009年中国首支跨沪深两市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为依据挑选样本,建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结论。最后,总结文章的局限性和以后研究的发展空间。
第2章文献综述
2.1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财务绩效关系理论研究综述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CSR)的定义,目前在理论界还没有完全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企业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所涵盖的内容也越来越多。1924年oliverSheldon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社会责任这一概念。
(l)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定义方式
从之前众多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定义方法来看,主要采用了两种定义方式。第一种是内涵式的定义方法,主要是高度概括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特点、属性从而为界定哪些活动属于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框架,“企业社会责任之父”HowardR.Bowen早在1953年《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就明确指出企业界的义务应该是追求所有符合社会价值观并且满足社会公益的一切活动,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是“企业按照社会的目标和社会的价值,趋向于选择相应的政策并以此做出决策和行动的活动”;KeithDavia(1960)提出商人是以经济获利为目标,因此他们开展活动和采取商业行动必然以经济为主要目的,但是除了经济以外其他原因也会使他们采取一定的行动,这些原因必须是与经济和技术利益无关的。
第二种是外延式的定义方法,主要是通过列举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具体的内容和涉及的范围,从而直观地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活动。采用这一定义方式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1979年Carroll提出的理论,并在1991年将之前理论中的自觉责任改为慈善责任,从而形成了著名的金字塔理论。他认为,企业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活动,最基本的是赚取利润的经济活动,向上依次为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更有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更加具体的企业日常实施的一些活动内容中去,B~er在1991年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四类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社会责任。虽然内涵式的定义方法为后来的学者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指引了方向和框架,但是由于大多定义过于抽象不便于具体的判断和界定,因此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研究中,尤其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中,很多学者采用了外延式的定义方法。
(2)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定义的内容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界定主要争议在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责任范围的划分。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应该是除了经济活动之外,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KeithDaviS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将经济要求的活动排除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范围之外,认为经济活动是企业最基本的活动,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是超越经济、技术这些基本要求之外所要实践的活动。我国学者李正也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是企业在经济责任之外所承担的责任,它包括法律规定的活动和企业自愿从事的伦理活动。卢代富(2001)将企业经济活动和企业社会活动看做两个独立的部分,他认为,企业责任应该包括企业经济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也就是将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活动看待。另外一种观点则是将企业的经济活动纳入到企业社会活动范畴内,即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Jamesw.MeGuire(1963)认为“CSR是企业具有的经济与法律责任,以及超过这两个责任对社会的其他责任”也就是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涵盖了经济活动责任,但是要在这个基础上更加重视承担社会福利、环境等社会责任。Carroll在1991年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金字塔模型以及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都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最基层的构成就是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应该有效利用资源,发挥有效的经济职能,为生产产品、实现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而承担的责任。
第3章 实证研究..................... 23-28
3.1 研究假设..................... 23
3.2 变量设计..................... 23-25
3.3 模型与数据..................... 25-27
3.4 样本来源 ..................... 27-28
3.4.1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衡量..................... 27
3.4.2 非成分股样本 ..................... 27-28
第4章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28-37
4.1 描述统计..................... 28
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28-31
4.3 线性回归分析 ..................... 31-37
第5章 案例分析 ..................... 37-45
5.1 公司背景..................... 37
5.2 丰田从事的社会责任活动..................... 37-38
5.2.1 公司理念 ..................... 37-38
5.2.2 环保..................... 38
5.3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对财务绩效..................... 38-43
5.4 丰田公司案例的总结..................... 43-45
结论
本文研究了很多学者研究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对于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虽然前人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结论。但是本文通过对所有样本的回归揭示了以下结论:
(l)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与企业收益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甚至在一些指标上表现出负相关,但是从企业的风险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会使得企业的风险降低,保证财务收益的稳定性。
(2)企业由于性质不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的投入不同,国有企业由于体制结构和自身性质的特殊原因,在一些时刻对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义务性,因此投入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越多,而家族企业由于没有政策上的强制性,所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中投资力度相对不大。
(3)企业由于所在行业不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要求不同,政府监管力度不同,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投入的资本不同。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采掘业、制造业等行业,由于其本身所处行业的风险水平高,同时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存在对于环境、安全等潜在问题,因此,企业的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对这些行业关注程度更高,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和自身对此的关注度要远远大于其他行业,不仅如此由于行业本身特性,在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过程中投入的成本也相比其他行业较大,在这些投入会大大低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履行较好的企业,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在短期内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较好的企业的收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可以看出,正是由于这些行业的高风险的存在,企业风险对于社会责任实践活动负相关性会更为显著,这是由于一旦这些行业潜在的风险暴露凸显出来,并且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曝光关注,企业产品滞销,形象受损会面临严重甚至是致命的危机,导致了企业收益的波动,而企业这些危机有潜在变成现实就是由于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关注度不够,也就是说由于这些行业风险高,所要实践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内容广,一旦只要有某一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没有认真履行,那么企业潜在的风险就会凸显出来,造成企业的不稳定性,所以企业风险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履行情况的好坏较为敏感。对于电力、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仓储业以及批发零售行业而言,行业本身倾向于服务业,不属于重污染行业,这些行业中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关注的领域不在于治理环境等问题,而是在于如何提高员工、顾客等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同时这些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成本小于制造业和采掘业。
参考文献
[1]George H.Bodnar & William S.Hopwood, http://sblunwen.com/qycwgl/ Accounting InformationSystem 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胡仁昱,嵇俊康,郭宗文.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付得一.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苏唤兴.中小型钢铁企业ERP的选型与实施方略.四川冶金,2006.1.
[5]韦海邻.滇虹药业业务流程优化建议报告【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4.
[6]刘汝元.钢铁行业集成化物料管理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7]谢延东,王枞,涂序彦.智能ERP(卷烟制造企业版)系统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24):35-38.
[8]汉普公司顾问组,《企业ERP工程数据管理解决方案》,2002.7.
[9]汉普公司顾问组,《企业ERP采购与库存管理解决方案》,2002.8.
[10] 汉普公司顾问组,《企业ERP生产制造管理解决方案》,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