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本文主要研究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财务能力的影响,使用了新近提出的反映上市公司财务能力的动态化和综合性的指数系统。此项研究存在三个主要的经济背景和动因:其一,经济背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发生和蔓延,面对频繁的货币政策调整,公司财务能力会受到什么影响,公司应如何制定财务战略和政策来应对货币政策的调整是有待研究的问题;其二,理论背景。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对公司财务结果影响的研究近两年逐渐成为了会计和财务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财务能力的影响是对这个新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其三,衡量公司财务能力的指标相对较多,并且每个公司的标准不统一,因此很难进行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财务能力方面的研究。基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编制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课题组构建并编制了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试图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和评估我国的财务经济态势,并由其来进行监测和预警。该指数的构建和编制,为研究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财务能力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现实工具。
……………
1.2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
本文所指的公司财务能力借用了荆新、刘兴云和王化成对公司财务能力的定义,并在其基础上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指数的相关研究,将公司财务能力定义为构成财务指数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五种能力。因此,货币政策和上是公司财务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第一步,货币政策的调整首先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影响公司的财务行为。例如,基准利率下降会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进而改变公司的融资和投资行为;第二步,资金成本的下降和公司财务行为的改变会导致公司财务报表的变化;第三步,公司财务报表的变化会引起财务评价指标的变化;第四步,财务评价指标的变化使公司财务能力发生变动。本文基于以上逻辑,首先根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个传导渠道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再详细分析财务能力评价指标可能受到的影响,最后通过实证检验得到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财务能力影响的机制。
………………
2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2.1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综述
如果货币政策在我国是无效的,那么研究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财务能力的影响就是毫无意义的。对于该问题,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实证分析:刘斌(2002)研究了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的关系,发现短期内货币供应量和产出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长期来看货市供应量的变化对产出没有系统性的影响,而最后全部体现在了物价变化上。胡援成和程建伟(2003)认为,由于我国中央银行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我国的货币政策到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是顺畅的,且货币供应量比利率对资本市场影响更大。尚煌和王慧(2008)运用1996—2007年的季度数据研究发现利率下调时,投资额将会上升。当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投资额下降,符合一般宏观经济规律。闫力等(2009)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呈现出非对称性,且货币政策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陈建斌(2006)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力存在非对称性: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扩张性的货市政策则对产出没有影响;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力只在短期内对产出具有显著的影响;货币政策效力不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即经济周期对货币政策效力无影响。徐明东和陈学彬(2011)利用W98—2009年数据研究发现,由于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我国紧缩性货币政策调控的效力被弱化了。
……………
2. 2货币政策对公司财务行为影响的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对公司财务行为影响的研究是基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和公司金融理论的。在公司金融理论中,公司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都属于公司财务行为。其中大量的研究是以宏观累聚数据为基础来研究的,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微观基础的证据。本文是基于货币政策对公司财务行为微观作用机理来进行研究的,因此在这里只对该问题进行微观基础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Kashyap等(1993)研究发现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贷款供给量减少,进而影响公司投资行为。Hu (1999)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会影响债务融资成本,进而影响投资成本,最终影响投资行为。Valderrama(2001)使用奥地利公司数据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对所有公司都有影响,而利率渠道则对新公司的影响不显著。他们将其原因归结为新公司的投资可能更多依赖于销售。Kalckreuth(2001)利用德国公司数据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是存在的,并发现名义利率增加100个基点时,公司固定投资在第一年内就会下降4%。LUnnemann and Maths (2001)使用卢森堡的公司数据,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公司资本成本有显著的影响,而资本成本对公司的投资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发现资产负债表渠道是存在并有效的,并且新成立公司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Beaudryeta.l (2001)利用英国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由于货币政策80年代频繁变动,相较70年代,上市公司投资的总体方差显著变小,公司投资行为趋于一致。
……………
3.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财务能力影响......... 13
3.1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13
3. 2货币政策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 20
3.2.1货币政策对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 21
3.2.2货币政策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23
3. 3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财务能力影响.........24
4.赃分.........29
4. 1研究设计与变量选择......... 29
4. 1.1变量选择 .........29
4. 1.2研究模型......... 30
4. 1. 3样本说明 .........32
4. 2.变量的基本情况 .........33
4.2.1货币政策感受指数......... 33
4.2.2上市公司财务指数......... 35
4. 3.实证检验 .........38
5.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54
5.1主要研究结论......... 54
5. 2政策建议......... 55
4 实证分析
4.1研究设计与变量选择
由于货币政策的替代变量较多,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根据货币政策紧缩程度先进行界定,然后使用现变量;第二种是使用货市政策的主要工具作为变量:利率、货币供应量以及汇率;第三种是使用货币政策感受指数。根据前文的分析,本文主要采用第三种方法。货币政策感受指数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合作完成的《银行家问卷调查》中提供的用来度量货币政策紧缩程度的指标。本文采用公幵发布的适度指数1来衡量货币政策的紧缩程度。祝继高等(2009)使用了该指数作为了货币政策的替代变量,并证明使用“适度指数”与“偏紧指数”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即货币政策适度指数的值越高,则货币政策越从紧。选择该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替代变量的理由有二: 一是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信贷渠道仍占据主要地位,且多种渠道共同作用发挥,仅仅使用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可能效果不佳;二是由于财务指数属于综合性较强的指标,只有使用货币政策感受指数这种同样综合性较强的指标对研究结果更有指导意义。
……………
结论
本文主要基于宏观财务指数的视角研究了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财务能力的影响,通过货币政策感受指数和财务指数两个替代变量,使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
结论一:货币政策的调整将会改变公司财务能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认为货币政策调整会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最终影响社会总产出。实体经济的行为,主要是财务行为发生改变后,其财务状况和能力也将发生变化。这些理论说明,货币政策的调整将会改变公司财务能力。
结论二:短期内,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公司综合财务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向影响作用,长期则具有较小的正向作用。公司综合财务能力是综合反映公司各种财务能力的综合性指标。货币政策的收紧增加了资金成本,加强了外部融资约束条件,而公司无法立刻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对于综合财务能力的影响在短期内应该是反向的,即短期内紧缩的货币政策将使公司的综合财务能力下降。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公司做出的相应调整逐渐反应到财务能力之上,表现为整体财务能力的提高。说明国家的宏观调控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实体经济的财务能力长期来看有所提高。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