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目前国际形势下中石油集团发展海外业务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同时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连年加大。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对外依存度为:1999 年进口 0.29 亿吨,依存度为 30%;2004年进口 1.2 亿吨,依存度为 40%;2010 年预计进口 1.6 亿吨,依存度为 46%;2015 年预计进口 2.0 亿吨,依存度为 50%;2020 年预计进口 2.5 亿吨,依存度为 56%;2020 年以后预计进口 2.7 亿吨,依存度为 60%。按国际通常标准,当一国的石油进口超过 5000 万吨时,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就会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当进口量超过 1 亿吨以后,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同时,当前面对全球石油消费快速增长、供应能力紧张、中国国内石油勘探难度加大、国际油价长期高位运行、中国外汇储备达上万亿美元等一系列的情况,增加了中国进口石油或购买国外油田区块的强烈欲望。中国参与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成为对油气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和博弈。这使得中国开展国际业务面临前所未有挑战,也蕴含了极其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央明确提出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方针政策,给中石油集团及其成员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从国际形势看,中石油集团开展国际能源工业资源互利合作具备有利的环境及良好机遇。① 中国具有较好的国际形象,与许多具有油气资源开发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深厚友谊。② 世界对能源特别是对油气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供需处于脆弱平衡状态,国际油价持续高位震荡,推动了石油公司的市值和储量交易价格的攀升,刺激了国际石油投资的快速增长,为中石油集团 “走出去”创造了条件。③ 世界油气资源丰富,国际大公司间的战略联盟日益加深,中国对外投资和并购十分活跃,已经与非洲、南美、中东等地区和国家进行了实质性的油气战略合作。
目前,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已在国外分别成功上市,成为与国外大型石油公司基本接轨的国际性股份公司,三大石油公司均已走出国门开拓海外业务。然而,由于中国与世界上某些石油国家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现行会计制度和行业会计准则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会计核算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外石油企业双方在合作项目中的工作效率和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合作水平。而且,中国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水平较低,不能对中石油集团境外企业的海外活动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协助。境外企业在海外的投资、融资等财务活动仍然不能根据自身要求和市场情况做出决定,而是要经国内总部或国内政府相关部门审批,程序复杂,不利于企业迅速发展。因此,目前中石油集团跨国企业大部分采取的还是海外企业各自为政的个案财务管理模式。尽管个案财务管理模式目前暂时与中石油集团国际化步伐相适应,但这种模式效率低、成本高,不利于长期的管理和发展。
(2)中石油集团以建设成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为发展目标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建设成为以油气业务为核心、拥有合理的相关业务结构和较为完善的业务链、国内外业务统筹协调、油气公司与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等整体协作、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中石油集团发展目标中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国际化作为发展空间定位,大力实施国际化经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能源的合作与竞争,实现资源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国际化。到 2015 年,中石油将形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总体架构,到 2020 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作为综合性的跨国公司,财务核算国际化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跨国经营国际化的结果要求财务人员为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并能满足国外投资者、债权人的需要。80 年代中后期,石油资源国相继开放,世界石油工业的全球化导致跨国石油公司开始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战略,他们认为石油企业提高跨国经营水平主要的努力之一是积极、稳健地加大勘探开发投资,增加储量,实行储量替补战略[1]。跨国企业集团由于是跨国经营,与其他企业集团相比,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情况更多变。各国企业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为适应复杂的环境,结合跨国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跨国财务管理模式的探索,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如美国的企业集团财务采用二级管理模式,财务信息及时传送到集团总部,预算由总部制定,各国的分、子公司仅为成本核算中心。英国的企业集团财务采用总部集权管理模式,严格控制融资、流动性管理的审批权。日本企业集团财务实行包括国家对企业集团的外部监督,以及集团的内部财务监督方式[2,3]。
第 2 章 跨国集团财务集中核算模式的相关理论
2.1 集中核算的支持理论
财务集中核算模式涉及财务集中理论,而目前对于财务集中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本文财务集中存在的理论依据是基于会计学理论来阐述。财务集中作为所有者监控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一种方法,毫无疑问,与其所处的企业环境密切相关;同时财务集中监控的对象---会计信息,又必然与其不对称的信息环境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为此,将从契约理论、内部人控制理论以及所有者财务的角度来分析财务集中的理论渊源。
2.1.1 契约理论
契约理论是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形成的一种主流企业理论[22]。其主旨是企业乃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显然,在企业所联结的一系列契约中,会计报表作为会计信息的载体,是有关各方鉴约的基础,也是评价契约履行情况的依据。不同契约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在同一契约里各契约关系人之间也存在利益冲突,如股东与经理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在当前的法律制度状况下,合同在中国甚至比在西方更不完全[23]。不完全的契约给粉饰会计报表带来了可能。契约理论中最具影响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代理理论。代理理论认为,契约的当事人一方为资产所有者,另一方为资产的使用者,拥有经营权,是代理人或受托人,即企业管理当局。委托人以契约的形式将资产的使用权转让给代理人,代理人可依据掌握的经济资源,采取行动,使其资产增值最大化。会计与企业中的代理关系有着天然的联系。会计学家凯姆认为:“会计只有在和受托责任结合起来,才成为必要的。查特菲尔德曾说:“这种会计不仅应保护物质财产的安全,而且证明管理这些财产的人是否适当地履行了他们的职责[24]。
第3章 大庆油田境外财务核算现状......... 24-30
3.1 境外经营概况......... 24-26
3.2 境外财务核算现状......... 26-27
3.3 境外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27-29
3.3.1 财务核算的规范问题......... 27-28
3.3.2 境外资产安全问题.........28-29
3.3.3 境外财务信息反馈问题 .........29
3.4 本章小结......... 29-30
第4章 大庆油田境外核算模式改进与实施......... 30-43
4.1 境外财务集中核算方式设计方案......... 30-33
4.2 境外财务集中核算实施流程......... 33-35
4.2.1 境外财务集中核算实现方式 .........34
4.2.2 境外财务集中核算系统标准......... 34-35
4.3 境外财务集中核算财务报告流程......... 35-38
4.4 境外财务核算改进实施过程......... 38-41
4.4.1 人才资源保障......... 38-40
4.4.2 其他保证措施......... 40-41
4.5 本章小结 .........41-43
结论
大庆油田经过 11 年的境外拓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境外市场竞争激烈、环境复杂,大庆油田目前还处在发展时期,业务拓展并不十分成熟,比较优势也不明显。在财务核算方面,大庆油田的境外核算也明显属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大庆油田要进一步开拓外部市场、扩大比较优势、实现远期效益,必须构建先进科学的境外财务核算体系。本文结合财务集中核算的相关理论,对大庆油田境外财务核算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基于原有的境外财务核算系统,提出建立“境外财务集中核算”的构思,并对其进行设计,拟在成熟时推进境内外财务一体化核算模式,经过全文的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如下:
1.初步构建大庆油田境外财务集中核算框架。将原来的核算口径和方法不一致、各境外企业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核算模式改为由国内总部直接管理和控制的境外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取消原境外设置单机版的内账,但是留有备查账簿,在业务发生时根据外方发票和外账凭证直接远程录入国内财务集中核算系统做账,在期末时进行账项调整。
2.提出大庆油田境外财务核算模式的财务报告流程的设计。分为前期准备、期末截止和内部交易对账、境内外核算差异账项调整及衔接,以及最后生成合并财务报表并披露。在账项调整过程中,针对境外准则和我国准则的差异,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对于记账错误的问题及时发现更正。通过规范、简化业务流程,完善财务集中核算的软硬件环境等方面的实施,建立起了全新、系统的境外财务核算模式,促进了大庆油田境外业务的发展。
3.提出大庆油田境外财务集中核算的保障措施。主要从人力资源提出,明确境外委派财务人员的职权、提高委派财务人员的素质、实行定期轮换制度等。其次,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安全保障、政策环境等方面也分析了保障措施。通过实行境外财务集中核算的改进和实施,保证了业务数据及时有效的高度集中,使境内各级总部随时可以查看到下属境外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金流向,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Peg ado Alex, Rigor Pinto. World Crude oil Trading http://sblunwen.com/zjcwgllw/ Agreements andProcedures. New York. Barrows Company. 1989: 383~385
2 Yacht, Carol. Computer accounting essentials with QuickBooks Pro 2008. SantaFe Community College.2008:111~116
3 Seal, W. B.-Will Seal-Ray H. Garrison-Eric W. Noreen.-Garrison, RayH.-Noreen, Eric W. Management Accounting.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Press.2008:320~322
4 韩江磊. 合并报表合并理论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15~17
5 陈旸. 合并报表有关理论问题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2005: 24~25
6 骆红艳. 跨国公司合并报表有关问题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2002: 163~164
7 Bauer. Elementary Accounting. Kent Publisher Co..2009:11~12
8 Bodnar, George H. Bodnar William 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Allynand Bacon.1990:43~46
9 FrdeA.Cunnllnis. Enterprise Integration.Citic Publishing House.2003,5:118~119
10 徐泽婷. 企业集团对子公司财务控制实现方式的探讨. 煤炭经济研究. 2007,(7):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