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表准则之比对探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44
论文字数:32600 论文编号:sb201301281050306265 日期:2013-01-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导论


1.1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完善历程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自1973年至2000年间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2001年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取代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部分国际会计准则做出了修订,并提议对其他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和以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取代某些国际会计准则,对原国际会计准则未涵盖的议题则采纳或提议了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现在,全球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己经要求或允许使用由工ASB开发的工FRS,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是一个协调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而不断改进、发展。


1.1.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趋同现状
在美国,早期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非常冷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国际会计准则质量为由拒绝采纳。美国自认其资本市场是最发达的,其会计准则也是最好的,规定别的国家只要进入美国市场,就必须执行美国的会计准则。但是随着工ASC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其他资本市场的开辟要求美国跨国融资,美国必须积极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中来,才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占领主导地位。因此,美国开始与工ASC建立联系。1988年,美国以财务会计准则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到工ASC的理事会,并逐步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占据了主导作用,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接下来,FASB与工ASC为了消除彼此之间的差异,又共同制定了趋同计划,计划在2005年实现真正趋同。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只剩下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工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原则(GAAP),由于美国本身的法律环境和会计环境等,使得GAAP很难与工FRS完全趋同,而SEC拒绝以工FRS为编报基础的报表,也阻碍了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的全球化进程。但会计准则全球化这一趋势是必然的,SEC也认识到会计准则的全球化将会大大提高会计信J自、的透明度和可比性,逐渐的开始把工FRS引入到美国,允许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自2009年起按照工FRS编制财务报表,但美国本土公司仍需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报表。在欧洲,会计规范一般都采用会计立法的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一体化的发展,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和经济结盟的区域性组织,也是最早表示积极支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早在1989年,欧盟就宣称国际会计准则比较欧盟指令更具可比性。到1998年,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等国开始陆续的修改本国的会计准则及法律制度,逐步的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允许上市公司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欧盟于2002年正式向国际会计准则过渡,在2005年前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遵守了国际会计准则。欧盟之所以这么积极的支持国际会计准则,也是其会计协调迫不得己的结果,鉴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以及在1995年,工ASC与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达成了核心准则协议,该协议表示国际会计准则可能会被工OSCO所接受,欧盟认识到应该积极加强与工ASC的合作,才能解决一些欧盟的跨国公司所遇到的问题,而且更好的避免了向美国的GAAP靠拢的趋势。欧盟在与工ASC的积极合作中,不仅实现了与IFRS的趋同,还主动介入到工ASC的改组中来,以确保了欧盟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在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地位。
在亚太地区,由于自身经济、法律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所采取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策略也各不相同,有的国家由于自身受美国会计影响较深,则保留了本国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但也积极的在向工FRS靠拢,或与工FRS相似,而有些国家则完全采纳了工FRS。到现在为止,中国的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与工FRS的“实质性趋同”,允许部分国内上市的公司使用工FRS;中国澳门、老挝、缅甸等国家允许国内上市的公司使用工FRS;印度、日本、韩国、中国台北则不允许国内上市的公司使用工FRS;中国香港、菲律宾、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虽单独制定国家会计准则,但是大多数基于或类似于工FRS。


第二章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具体比较


2.1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与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比较
在存货的结转计价方法上,《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一存货》在2003年的改进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修订后的新准则也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新准则规定在对企业确定发出存货的卖际成本时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这是因为,后进先出法不能如实的反映存货流转,在大多情况下实物流与成本流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但是后进先出法的取消,不排除和后进先出法相似的特殊成本法。
对用特殊方法取得的存货的成本、期末计量、成本费用的确认都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而国际会计准则无相关规定。另外对于间接费用的确认,国际会计准则将其分为固定间接生产费用和变动间接生产费用,而我国新准则却未做相关规定。
投资准则的核心内容就是用权益法核算股权投资,与投资有关国际会计准则有:《国际会计准则第25号一投资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一合并报表和对子公司投资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一对联营企业的投资》、《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一合营中权益的财务会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一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一投资性房地产》等。2006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新准则在!日准则的基础上修订而上,在很多内容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第二章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15-40
    2.1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15-16
    2.2 存货准则比较...................  16-17
    2.3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比较...................  17-18
    2.4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比较...................  18
    2.5 固定资产准则比较...................  18-20
    2.6 生物资产准则比较 ................... 20-21
    2.7 无形资产准则比较 ................... 21-22
    2.8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比较...................  22
    2.9 关于资产减值准则比较 ................... 22-23
    2.10 股份支付准则比较 ................... 23-24
    2.11 债务重组准则比较...................  24
    2.12 收入准则比较 ................... 24-25
    2.13 借款费用准则比较...................  25-26
    2.14 所得税准则比较...................  26-27
    2.15 企业合并准则比较...................  27-28
    2.16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比较...................  28-30
    2.17 保险合同准则比较................... 30
    2.18 财务报告有关准则比较...................  30-34
    2.19 其他准则比较 ................... 34-40
第三章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  40-51
    3.1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  40-47
    3.2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  47-51
第四章 对准则的评价分析和前景展望...................  51-55
    4.1 对新会计准则的评价与分析 ................... 51-52
4.2 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前景展望 ................... 52-55


结论


总体来说,新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顺应了中国经济快速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考虑到我国特有的经济、法律、文化环境等因素,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整体趋同,虽仍存在一些差异,但实质内容基本相同。新准则的建立及实施不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了我国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适应了国际潮流,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普遍赞誉,而且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改进也提供了有利的借鉴。虽然新准则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这条路上,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以及会计文明的逐渐提高,必定会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步伐,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前景灿烂光辉。


参考文献
[l]刘虹,我国会计的发展现状与改革措施,辽宁经济.2009年3月
[2]孙松,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启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4月
[3]董丽,浅谈我国会计的发展与改革,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下旬刊
[4]高景海,小议我国会计的发展现状与改革措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4月上旬刊
[5]利静,新世纪会计的改与发展,辽宁经济.2007年l月
[6]王念,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7年4月
[7]谢海洋,无形资产新准则的国际比较,会计之友.2006年9月
[8]黎颗,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4月.
[9]李华,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些思考,山西财税.2008年11月.
[l0]王建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介及与中国会计准则比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