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监管体系创新探讨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85
论文字数:36000 论文编号:sb201302172130556621 日期:2013-02-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鉴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社会管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早在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就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0 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社会管理创新同民生结合在了一起。
近来,中共中央开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 近平在结业式上作总结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格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在社会建设中把社会管理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新升华,是深入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所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展开主题之前,首先对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特征、价值及城市综合管理的概念、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第一节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概念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是要弄清社会管理的涵义。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即是进行社会管理,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管理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狭义的社会管理,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认为,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作,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

第二章 当前上海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的瓶颈分析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的三大历史使命。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社会利益重新调整,新旧观念相互碰撞,以各种利益诉求引发为主的矛盾和问题增多。面对当前形势变化,公安机关要抓住问题根源, 及时采取措施,为更好的担负三大历史使命,推动社会管理全面发展服务。
上海作为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特大型城市,它的社会管理模式既具有自身特点,又具有典型性。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主体之一,承担着繁重的任务,笔者以上海闵行区为例,针对当前公安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制约因素。

第一节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区的西南部,区域面积 371.7 平方公里,南北狭长呈钥匙状,下辖 13 个街镇,1 个工业区,与全市 6 个区接壤。辖区既有完全城市化地区,也有农村地区,还有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结合部地区。随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落成,闵行区的重要交通战略地位日渐显现。
作为全市重要的人口导入区,继 2007 年成为全市第一个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倒挂的区后,实有人口连续 5 年超过 200 万。在警力配比上,全区共有警力 2500 多人,实有警力与实有人口比为万分之十一点四,约为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其社会管理力量配置和管理模式尚处在农村模式向城市模式的转变过程中,管理力量缺乏,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农村特点的社会管理机制在城市化大潮中受到迅猛的冲击,但新的机制仍处在不断探索和建立中。全区的“110”接警数多年来一直居全市首位,年刑事案件的发案总量一直在高位徘徊,处于全市第二、三位。面临不容乐观的社会形势,闵行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不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问题
由于闵行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现已成为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和工作比较集中的区域,并形成了相对集中的聚居区。据最新数据统计,闵行区居住一天的外省市流动人口为 48 万,占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总量的 12.4%,居全市第二位。当前公安机关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呈现如下薄弱之处和不足。.............
......................

上海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及效果评价........................24
第一节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和原则........................24
一、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25
二、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应遵循的原则................................................26
第二节 上海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经验........................................27
一、社会管理“大联动”的主要做法........................................................28
二、社会管理“大联动”的效果评价........................................................32
第四章 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思考................34
第一节 以理念创新为切入点,校准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35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35
二、强化和谐稳定为上的理念......................................................................36
三、强化主动警务的理念............................................................................37
四、强化科技主导警务的理念.....................................................................37
第二节 创新管理手段,以信息化为支撑点推动社会管理.....................38
一、创新人口管理,建立服务管理并重的“大综治”模式....................38
二、创新网络管理,打造掌控社情舆论的“大网监”格局....................38
三、创新“大情报”工作,提升情报信息动态掌控水平........................39
四、创新社会治安防控,同轴推进城市发展........................................39
第三节 创新工作机制,夯实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40
一、创新社区警务机制....................................................................40
二、谋划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41
三、创新警务运行和管理机制..........................................................41
四、健全完善危机应急管理机制.......................................................42
结 束 语.......................................................................................44
参考文献.......................................................................................45

结 束 语

促进社会和谐,共建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因此,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文从公安机关的视角出发,对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瓶颈进行了研究,结合上海市公安局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探寻出一条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创新之路,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此研究力图对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借鉴。但由于自身工作岗位的局限,缺乏对公安机关在体制创新、手段创新运作过程和程序的了解,以及在公安机关自身建设的实地考察中的认识不足,自身理论水平的欠缺,论文中肯定有一些不科学、不合理之处。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所做的探索,从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和应急处置三个层面,加快构建新型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立足国情、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努力破解社会管理的新问题。在第十届城市管理世纪论坛,“大联动”机制被评为“2009 年度城市管理实践最具影响力奖”。虽然,公安机关社会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完善、创新与发展,必定会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但我们坚信社会管理创新必定会取得成功,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一、著作及编著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
2、《邓 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 版。
3、《邓 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版。
4、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
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版。
5、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
6、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公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张成福:《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8、吴知论:《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9、李景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0、刘炳香:《西方国家政府管理新变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年。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