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洋警察行政权的构建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152
论文字数:32000 论文编号:sb201302151055386608 日期:2013-02-16 来源:硕博论文网

一、海洋警察权概述

(一)警察权的概念

1.广义警察权的概念

广义警察权与国家公权力广泛相关。罗马法中王权 (jusregium)的概念与广义警察权概念相似,是指为公共安全与福利考量而管理资源的主权权利。英国的 LordHal。认为,该权利由王座享有,用以维系王国的安全,保护商贸,维护王座的收入并保护她的臣民。欧洲早期的警察指一切国家之作用,是一国行政的代名词,国家警察权就是国家行政权。警察力量最早由法国国王于1667年在首都巴黎建立,负责确保公共与个人的安宁、清除骚乱、实现富裕、让每个人都按照各自的地位与义务生活。那时巴黎的总警察长实际上扮演了多重角色,包括:法官、经济监督人、监察长、宗教正统性监管人、巴黎市行政长官、警察力量负责人、消防主管等。德国十八世纪早期到十九世纪中叶的大学课程《警察学》包含了今天的公法、行政学、早期政治经济学、公共健康、城市学与城市规划等。

2.狭义警察权的概念

在个人主义的国家观下,警察权的内涵明显限缩,以往的“警察国家”理念不复存在,警察权被限定在消极的秩序维护与危害防止之中。莫质克认为,警察权是对于身体财产的限制,以防止对国家及人民安全幸福加以危害为目的的行政权;胡存忠认为,警察权是为防止社会公共危害,直接维持安宁秩序,而限制个人自由之行政权;松井茂认为,警察权是以防止社会民众之危害,维持社会安宁秩序,限制人民之自由,维持正义,保持公众安宁秩序为目的的国家重要权力。狭义警察权有两个重要属性:一是消极维持公共安全与秩序,二是限制人民之自由。所谓消极维持,是指对危害公共安全与秩序的行为的预防、制止与惩治,至于正面的增进社会福利则在所不计。公共安全与秩序的具体内容由一国内国法进行规定,但并不仅限于一般的治安管理。我国的警察法侧重警察的治安职权,但实际上,卫生、财税、移民、环境、经济等事项也具有公共安全与秩序的属性。警察权限制人民自由的手段,既可以是通过观念上的生效决定处分相对人权利的行为,也可以是对人民自由进行直接强制的物理行为。前者以制裁为典型,后者则可以是强制性检查、搜查、扣押、逮捕等等。
警察权具有限权性,这是从效果层面上来讲,并不是每一个警察活动都对个人的自由进行限制。相反,许多警察活动仅是事实行为,典型的有:巡逻、经过相对人许可的任意性检查、非限权性的证据搜集。这些事实行为对限权性警察行为具有辅助作用。.....................
......................

二、海洋警察权的管辖范围

(一)国际法对管辖权的一般规定

执行管辖权 (enforcementjurisdietion)主权国家的管辖权可分为立法管辖权、司法管辖权与行政管辖权。行政管辖权又可细分出一种执行管辖权,它是一国为履行该国观念上的决定或规则而采取物理上措施的管辖权,不同于做出决定或制定规则的权力。一项主导的国际法原则是,一国不能在没有获得其他国家的同意下在后者领土上通过采取措施执行国内法。海洋警察权是一国行政权之一种,物理上的执行行为是其执法行为中的重要内容,因而应当受到该国际法规则的制约。

2.行政与刑事管辖权

制裁是海洋警察权的权能之一,是在观念上对违反海洋秩序与安全的违法者的惩罚。我国公法上的制裁分为行政制裁与刑事制裁。一国刑事管辖权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一般只有五种,分别是:属地管辖原则、属人管辖原则、消极属人管辖原则、保护性管辖原则以及普遍性管辖原则。然而,国际法除了执行管辖权外并未对行政管辖权做出独立规定,仅采取了民事管辖权与刑事管辖权二分法,这似乎使得行政制裁处于无处安放的境地,也必然会影响到海洋警察权的行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各国对行政制裁的定位不同,许多国家的“行政制裁”实际上是刑事制裁的一种。美国的利普克案,法院拒绝将作为刑事制裁的罚金刑的决定权交给行政机关,认为行政机关所课以的罚款是违法的罚金。尽管后来的判例有 条件地支持了行政机关享有罚金刑的决定权,但实际上是用行政权来行使刑事制裁;对于人身自由的剥夺,美国的实践是一直将其作为一项刑事制裁专门由法院来决定。
独立的行政制裁制度在美国并不存在。同样的,欧洲的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家也没有独立的行政处罚制度,认为它实际上具有刑罚的性质。相反,另一些欧洲国家则将行政处罚作为一项独立的制度来看待,比如法国、比利时、荷兰等。我国的行政法承认行政制裁是一项独立的制度,既包括金钱罚,也包括自由罚。
各国对行政制裁制度地位规定的不统一,导致了将其作为独立制度的国家在行使海洋警察权时可能会突破前述刑事管辖权的五个原则。....................
..................

三、海洋警察权的执法内容................................................................21
(一)接近权.........................................................................................21
(二)紧追权(形   ghtofHotPursuit)..........................................................23
(三)登临权.................................................................................................25
(四)搜查权..................................................................................................26
(五)扣押权..................................................................................................27
(六)武力使用权..........................................................................................29
四、服务型警察权对海洋警察权的扩充—以救助为中心............................30
(一)概述............................................................................................30
(二)海上救助程序的启动......................................................................30
(三)海上救助的对象与地域范围............................................................31
1.何谓“遇险”...................................................................................31
2.人命与财产........................................................................................32
3.救助的地域范围..............................................................................32
(四)救助主体与救助程序..................................................................33
(五)救助报酬与救助费用...................................................................34
五、中国海洋警察权的现状与展望................................................35
(一)我国现行海洋警察权主体模式及弊端....................................35
(二)现行管辖范围与执法手段存在的弊端...................................36
(三)应对策略........................................................................37
1.对策一:组建统一的多功能海洋警察队伍.......................37
2.对策二:渐进的改革进路....................................................38
3.对策三:完善海洋警察人员的培训机制..........................38
4.对策四:制定我国的《海洋警察法》...............................40
结论.............................................................................40
参考文献.......................................................................43

结论

狭义警察权语境下的海洋警察权系指,为消极维持海洋秩序与安全,限制人民自由的一般统治权。“消极维持”是指,对危害海洋秩序与安全的违法行为的预防、制止与惩治,至于正面增进福利则在所不计。海洋警察权的调整范围并不包括外来主权的侵犯,此种侵犯应由军权进行调整。海洋警察权的作用范围主要在海上,这是它与陆地警察权的一个重要区别。海洋的广裹性与船舶的机动性使得海洋警察机关在海上执法较之陆上执法有明显不同。海洋警察权属于行政权与警察权,因而行政权与警察权的原则一般来说同样适用于海洋警察权,但价值天平应该更倾向于“社会”这一层面,更加注重效率性价值。海洋警察权的产生基础包括海权、主权、海洋自由原则的限缩三方面。尽管国际海洋法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它在理论却不是当然构成国内法之一部分。一国海洋警察权的主体结构模式可分为多元制与集中制,两种制度各有利弊,需综合各种因素选择适用。
海洋警察权典型的执法手段包括登临、紧根据我国的传统与文化,对特定的海上险情海洋警察机关应当进行救助。人命救助以及对关系到公共利益的船舶与财产的救助应当纳入到海上救助的范围内。公海上的救助要考虑船旗国管辖的制约,但因为救助是积极地增进利益,所以公海自由原则应当保持谦抑。某些对人命有严重危害的恐怖主义活动造成的险情,各国可有条件地运用人道主义干涉原则进行施救。救助可分为直接救助与间接救助,具体程序由内国法规定。国际公约与我国国内法对救助程序的终止与中断作了规定。救助机关除特别情况外不应对被救对象收取报酬与费用。中国现行的海洋警察权在主体结构、管辖范围与执法手段上有诸多弊端,本文从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参考文献

[1][英]M. Halez, A Narrative   Legall and Historicall Touchinge the Customes, reprinted in S.MOORE, A HISTORY OF THE FORESHORE AND THE LAW RELATING THERETO(3d ed. 1888).
[2]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3][英]D. P. O' Connell,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the Sea, Clarendon Press, 1984.
[4]刘楠来等著:《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
[5][美]施瓦茨著,徐炳译:《行政法》,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6]皮纯协,胡建森主编:《中外行政诉讼词典》,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
[7]英〕劳特派特著:《奥本海国际法》,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8]〔德〕M.P.赛夫著,周伟译:《德国行政法一普通法的分析》,台湾五云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版。
[9]【英]James B. Collins, The State in Early Modern Fr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10] [日]高林秀雄等著:《国际法概说》,有斐阁1995年版。
[11]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版。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