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所受到的积极影响评析
(一)综合因素的影响,使毛泽东成为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和强烈反叛精神的文化人
第一,富裕的家庭条件为毛泽东自幼读书识字成为一个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功底的文化人提供了经济基础。毛泽东 1893 年 12 月 26 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诞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其父毛贻昌,其母文七妹。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870—1920),字顺生,号良弼,人很精明,头脑灵活,他对毛家的经济状况由贫穷转变到富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①根据毛泽东 1936 年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所说,其父毛顺生小时,家中贫困,负债累累,毛顺生便外出当兵。本来就精明能干、头脑灵活的毛顺生,外出当兵的经历又使他眼界大开。退伍回到家乡后,毛顺生勤俭持家,操家理财,发家致富。先后赎回了自己家的田地,又积聚财富,买进了别人家的田地。接着,毛顺生又开始做贩卖粮食的生意,他把贫苦农民的稻谷购买进来,运到城市商人那里,以较高的价格出卖。②又要种田,又要做生意,活计忙不过来,毛顺生就雇佣长工、短工,同时让家人利用一切时间参加各种劳动。正是靠着这种精明、节俭、勤劳,毛家一步步由贫到富,甚至能够在当地发行“毛义顺堂”的小票。富裕的家庭条件,为毛泽东自幼能够入学读书识字,成为一个文化人,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证。1902 年春毛泽东满八岁时,开始到私塾读书,先后在韶山南岸、公关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私塾读书。1906 年秋休学在家务农。1909 年夏,复学在韶山乌龟井、东茅塘又读了三年私塾。六年的私塾生活,毛泽东从读《三字经》开始,继而点读《论语》、《孟子》和《诗经》等,后又读了《公羊春秋》、《左转》、《汉书》、《通鉴纲目》等经史古籍,也读了许多时论和新书。③所有这些为毛泽东打下了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
后来,毛泽东 1910 年秋就读于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1911 年春就读于长沙湘乡驻省中学,1912 年春就读于湖南省第一高等中学,1912 年下半年在长沙湖南省立图书馆的自学生活以及 1914 年春到 1918 年夏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四年半的读书生活等,都离不开家中富裕的经济条件的支持。..........
...............
二、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所受到的消极影响评析
(一)综合因素的影响,使毛泽东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中,包含着一定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分毫无疑问,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科学社会主义和美好的共产主义。但在毛泽东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中,包含有一定的空想社会主义,或者说农业社会主义的成分。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家庭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周围的乡亲邻居,过的也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农村生活。这种状况,在青少年毛泽东的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
第二,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影响。儒家宣扬的理想社会,是经过“天才为家”的“小康”之治,进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儒家的这种“大同”理想,是脱离现实的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但它对后来的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却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康有为曾写过《大同书》,洪秀全、孙中山也曾受到它的启发而向往过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大同社会。①年轻的毛泽东看到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别是看到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痛苦,他立志改变这种状况,但又没有找到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他接受儒家“大同”思想就很自然了。因此他在读儒家经典,积累下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的同时,受到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受日本人宣传“新村”思想的影响。所谓“新村”,是当时日本一些青年团体不满现存的社会制度而提倡的一种改革运动,其代表人物是作家武者小路实笃。他在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下,提出并实验他的新村主义理想。他主张在“新村”里实行一切财产公有,人人平等,个个自由,一块儿劳动,一起生活。武者小路实笃的这种新村主义,五四时期在中国颇为流行。由于毛泽东有前述两点原因的影响,因此当他看到关于日本青年进行的新村试验和欧洲人搞的“新协和村”的介绍后,即被吸引。这种“新村主义的”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甚至在他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这种影响仍然深深地存在,直到他的晚年。...............
.................
三、历史的启示...............................................................................................................23
(一)研究历史必须以唯物史观的基本理念为指导...................................................23
(二)在培养当代青少年成才的过程中,必须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23
(三) 要努力为当今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24
(四)要搞好青少年实践基地建设,培养青少年注重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
风.......................................................................................................................................24
结束语
毛泽东既是一个积极探索的思想家,又是一个勇于实践的实干家。当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认为新村主义是救国救民的有效途径之后,就要在现实中加以实践。1918年 6 月,他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同蔡和森等人一道,试图在岳麓山找个地方来试验自己理想的社会生活——新村主义的半工半农生活。他们跑了许多镇子、村落,但由于这些地方的田地都是地主或寺院的,所以没有搞成。对于这件事,毛泽东 1919 年曾说:“我数年来梦想新社会生活,而没有办法。七年春季①,想邀数朋友在省城对岸岳麓山设工读同志会,从事半农半读”。②毛泽东的这个计划,是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提出的一个关于改造国家、改造社会的主张。1919 年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之后,并没有立即抛弃这种主张,相反,他还兴致勃勃地草拟了一个创建半工半读新村的计划书,并将计划书的部分内容,即《学生之工作》一章,公开发表在《湖南教育月刊》上。在计划书中,他主张通过创造新学校,施行新教育,来创造新家庭和新社会,将新学校、新家庭、新社会三者连成一块,成为他所梦想的新村。
在这里,毛泽东所设想的新学校,是教育与职业合一,学问与生计合一,一边劳动,一边读书,互助互协的学校。他认为:“新学校中学生之各个,为创造新家庭之各员。新学校之学生渐多,新家庭之创造亦渐多。”“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会”。
探究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所受影响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131
Tag:
相关其它论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