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我国在人事管理中心理学的运用与史籍背景探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81
论文字数:36000 论文编号:sb201212292225565439 日期:2012-12-30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章绪论

要理解什么是人事管理,我们首先必须明白管理者是干什么的。大多数管理学专家都认为,管理者要执行五种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总的来看,这些职能就代表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管理过程(mnagaementpr。CeSS)。本文将集中探讨这五大职能的其中之一,即人事或人事管理。加里.德斯勒([美〕GaryDeSSler)认为人事管理是:“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人或人事方面的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各种概念和技术。”然则现代人事管理具体有怎样的内涵和外延?不妨将权威文献的界说作一番再认识。

1.1人事管理和人事心理学的科学界定

1.1.1人事管理(personnelmanagement)的科学界定

现代人事管理已进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它是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活动;它是研究组织中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人与事的配合,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而人事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事管理定义,包括三方面重点:a.建立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含激励、领导及群体间的人际关系和行为);b.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含工作设计、控制幅度和工作流程等);c.人与事的恰当配合,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含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报酬、保持等)方面的决策。狭义的人事管理定义为,只着重为人与事的恰当配合而进行的招聘、挑选、录用、调动、提升、培训、考核、奖惩、工资、福利等职能。
按一般的理解,人事管理的范围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l求才,也就是吸引和寻求优秀人才,通过招聘考试为之安排最合适的职务和职位;(2)用才,求得人才后,根据每个人的个性、性格、气质、能力的特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恰当地分配工作;(3)育才,人才往往还要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开发人才的潜力,发挥更大的作用;(4)留才,通过求才、用才、育才之后,还要珍惜人才一,运用激励奖惩、工资福利、职位的调任和提升、协调人际关系等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留住人才。...................
.....................

第2章中国早期人事管理对心理学的初步应用

2.1中国早期“应用心理学”研究的机构

谈到中国心理学的引进及其发展,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心理学会及中国人事管理学会对应用心理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下面结合文献史料和我们新的发掘加以述评。

2.1.1首倡职业心理学的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

随着20世纪初世界范围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和管理学革命,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需要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而原有的学校教育学用脱节,日益适应不了社会需要。而这时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职业教育的实绩,坚定了国内许多教育界人士推行职业教育的志向。1917年5月6日黄炎培联合教育界与实业界人士蔡元培、马相伯、梁启超、张睿、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次年又在上海组建中华职业教育学校,开展试验活动。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中提到最终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2.1.1,1宗旨与任务

《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第一条表述了社的宗旨,“本社之立,同人鉴于当今吾国最重要最困难问题,无过于生计;根本解决,惟有沟通教育与职业。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黄炎培1918年在社的第一届年会上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预备”。揭示出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功能,发出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第一声”。《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第二条规定社的主要任务:推广职业教育;改良职业教育、改良普通教育;稗为适子生活之准备。随着形势的变化,社的宗旨和任务也相应有了变化。如:1926年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指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

2.1.1.2举办各种活动

从人事管理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就是针对社会需求,培养有一定文化和专业技术的(脑力或体力)劳动者。为了争取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与支持,推行职业教育,宣传工作是重要的一环。宣传方式有:演讲,办讲座、展览,编辑出版书刊。...............
.................

第2章中国早期人事管理对心理学的初步应用.....................6
2. 1中国早期“应用心理学”研究的机构...............................6
2. 2中国对工业心理学的引入...........................................12
2. 3早期人事管理研究方面运用心理学的两位重要人物.....14
第3章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对心理学运用的忽视.................19
3.1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中忽视心理学及其表现................19
3.2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中忽视心理学的后果和原因....22
3.3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心理学...............................................24
第4章改革开放以来人事管理对心理学运用的复兴与发展...26
4.1改革开放为人事管理运用心理学提供有利条件................26
4.2人事管理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基础..........................................28
4.3心理学的运用体现在我国转型时期人事管理体制的创新........31
第5章二十一世纪我国人事管理中运用心理学的前瞻...............38
5.1我国人事管理对心理学运用的发展困惑..........................38
5.2新世纪我国心理学在人事管理领域的新契机.................40
5.3二十一世纪人事管理对心理学运用的发展展望.............42

结论

    本文根据既知的文献和新的史料发掘,对从20世纪初期到本世纪初期的人事管理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考察和评估。从我国上世纪早期人事管理对心理学知识的初步应用和进行了一定的本土化研究,到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人事管理对心理学知识运用的淡化,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事管理在心理学知识运用方面的复兴与发展,直到21世纪初期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心理学在人事管理中曲折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国人事管理发挥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如前文提到的,在企业中心理测评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我国公务人员的选拔中,心理测验和能力测验也得到了一定运用,为我国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录用起到了不少的作用;另外,在人事体制改革中,如事业单位改“聘任制”为“聘用制”,人事心理学在为改革的顺利推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从笔者在近一年多来的研究和考察中发现,我国人事管理当中对心理学知识的运用还存在不足之处,故想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在人事管理中,应提高管理者本身的心理学知识水平。这样的话,在识才、选才、用才中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适其位、才尽其用。
    其次,国家应培养更多的专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并将他们安置在人事管理部门。要改变过去那种什么专业的人员都能任职人事管理的现状。
    再次,人事心理学的研究应予以加强。从上文的统计,我们可知,最近20年来,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著较少,且本土化研究不够扎实。在一些心理测试和量表方面我们应该研究出适合中国人特有的成果来,当然这是需要国家科研经费来支持的。


上一篇:高速道路电缆、电力设施的智能监管防盗体系研究
下一篇:KZ4A-C型电力机车屋内气流组织实验探究和数值仿真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