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噪声性耳聋(noise induced deafness)又称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所引起的缓慢的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工业化国家中有超过10%的工人患有该疾病”。噪声性耳聋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但是一旦发生就很难逆转,因此降低其发病率己成为当今职业病防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人群研究结果表明,NIHL和噪声暴露量呈正相关,噪声愈强、暴露时间愈长,则听力损失愈严重。除去噪声外,其他环境影响因素包括高温、振动、有机溶剂、重金属等;个体因素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血脂、服用耳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糖普类、氰化物等)、个体生活暴露以及遗传因素等。
军事噪声是在特殊环境下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噪声,军事噪声性耳聋是噪声性耳聋的一个分支,它是部队中常见的职业病,不仅影响官兵的生存质量和战斗力,对参训官兵造成一定的身心损害而且给国家、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受到一次或数次短暂而强大的噪声暴露可产生急性声损伤(acute acoustic traumaAAT),又称爆震性聋。AAT可在武器的发射和爆炸时发生,也可发生于爆破性作业或意外爆炸事故等。根据事后恢复程度,AAT分为暂时性阂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和永久性I}}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 PTS)。火炮射击时的脉冲噪声峰值声压级高达160190 dB,可造成听力下降,甚至鼓膜破裂等急性损伤,其致聋程度与爆震源的距离、压力峰值、脉宽、受震时间、头方位,以及有无防护措施,个体对强噪声的敏感性等有关。炮弹发射又与炮种、炮位、地形、发射次数和持续时间等有关。
声损伤多为实弹击发瞬间所产生的强噪声,和冲击波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的损伤。冲击波包括时相交替的超压和负压,是导致听觉器官损伤的主要因素。速在空气中运动,损伤和代谢紊乱,造成内耳迷路中淋巴液剧烈波动,导致基膜、这种瞬间发生的超压冲击波以超音蜗管前庭壁和血管纹等结构机械性最终造成听功能损伤,表现为听闺的TTS和PTS I51。
严格控制条件的动物实验证明了在相同暴露条件下,动物的听改变有较大差异,。随着近些年对噪声性耳聋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动物模中已经证明某些基因可以影响动物对噪声的易感性6. 71。大样本量的人群观察发现在相同的暴露条件下,个体的听阂改变也有很大差异。Taylor等(8研究了接触相同噪声的校正年龄后的同工龄纺织女工,听力位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达70 dB ( A)。提示个体对噪声的易感性存在着差异。
同时,长期观察研究也显示,某些士兵对军事噪声极度敏感,听力损失发生早、程度重,甚至会出现“一炮致聋”的现象,但同时存在另一群体,经长时间、高强度的噪声暴露后,听力仍处于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这种个体差异可能与基因有关”。现在国内外比较热门的几个耳聋基因集中在钙粘蛋白23基因(CDH23),质膜Cat -ATP酶2基因(PMCA2)和热休克蛋白70 ( HSP70)等基因上。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发现 POU4F3基因在调节内耳发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POU是三个哺乳动物转录因子的首写字母:垂体特异性Pit-1、八聚体结合蛋白Oct-1和Oct2及美丽新小杆线虫神经unc-86。它们是最早发现的具有高度保守的D'VA结合域即POL:结构域的转录因子,人们将后来发现的一大类具有这种结构域的转录因子称为POU结构域家族。传统的POL结构域由两个保守的DA结合域及1-27个氨基酸的可变连接区组成,N端是75个氨基酸的特异性结构域(POU) , C端是60个氨基酸的同源结构域(POuH),两个亚结构域以螺旋一转角一螺旋的结构共同增强与D?}A结合的亲和性和特异性。根据哺乳动物POL结构域的同源性以及非保守连接区的不同,可将己发现的1种哺乳动物的POL结构域分为六类,其中POL3F4, POU4F3和POU4F1是与耳科学有关的三个成员。严格控制条件的动物实验证明了在敲除POU4F3基因后,小鼠出现内毛细胞缺乏及耳聋的征象。遂本实验在此基础上欲探求POU4F3基因的多态性与军事噪声性耳聋的关系。
第一部分 噪声性耳聋患者...............12-22
云南省炮兵、坦克兵病例............. 12-16
病例采集遵循的原则及............. 16-18
临床资料的保存......... 18-19
实验对象资料的整理及...................... 19-20
参考文献 .................20-22
第二部分 POU4F3基因的多态性与军事噪..................... 22-44
材料与方法 22-26
结果 26-39
............................
结论
1、实验中我们对800余名受试者进行了详细的全身体检,分析相关数据总结了军事噪声对听力的影响特点,明确了不同个体存在噪声易感性的差异,从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作为实验对象,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我们对采集的%份外周静脉血POU4F3基因的片段进行PCR扩增,在这些无相同遗传背景但受相同噪声环境因素影响的人群中,有2例在rs121909056单核营酸位点上有突变,碱基由G--T,可引起其编码产物的高级结构改变及功能异常,且对照组中未发现该突变,经统计分析,P0. 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突变可能不是导致NIHL的致病性突变。耐受者均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这与该突变应为条件致病性突变的推测相符,但与NIHL无明显相关性。
3,噪声性耳聋可能为多个弱效基因的协同作用,故我们认为不能排除其协同致病的可能,随着今后样本量的扩增、基因检测经验的积累及对NIHL的进一步了解,这一点有待进一步来证实。该项研究也将继续得到深入发展。
POU4F3基因的多态性与军事噪声性耳聋关系的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ao
点击次数:108
Tag:
相关其它论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