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信息化任何运用于公安行业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53
论文字数:40000 论文编号:sb201302141709576606 日期:2013-02-16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 1 章 绪 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信息是指客观事物发出的、通过物质载体传递的各种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代码中所包含的内容。信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休戚相关,它和物质、能源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化正在强劲地推动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时空距离被打破,信息技术让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紧密,人与人之间表达信息,交流感情,人和社会的互动,都在计算机和网络上进行。可以说,信息技术推动着全球经济,文化甚至是政治快速的发展和变化,信息技术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全球信息化发展和我们国家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是越来越快,越来越大,公安行业的信息化尤其有着无限的前景。现在,公安行业的各个领域都已经应用了信息技术,从刑侦到经侦,从治安到交管,从部里到地方,可以说信息技术也推动了公安行业的飞速发展。因此,对公安行业的信息化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我国社会安全和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公安行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

公安行业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为公安行业搭建业务支撑平台。公安行业的信息化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人财物的信息化管理,更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公安行业的信息化,是提高公安干警破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公安业务向前发展的巨大推力。
目前公安行业的信息化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总体上来讲,在网络基础架构建设、业务系统建设、统一规范建设、安全保密体系建设、统一管理体系建设和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的成果。比如在网络基础架构建设方面,网络基础一期工程将建立专网连接所有地市以上各级的全国的公安机关。在业务系统建设方面,各警种的业务系统都已经初步建立,部、省、地市三级统一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也已经搭建完毕。一期工程还对办事流程,准则,规范以及响应时间等重要标准进行了设定,累计超过上千项。网络安全系统通过一期工程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系统管理到网络管理,从身份认证到实时监控等各个方面进行建设。.............
............................

第 2 章 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牵动整个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举措,涵盖公安工作的所有领域,对公安工作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公安信息化是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是牵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纽带,是现代警务的重要基础,公安信息化对于解放警力资源、降低警务成本、创新警务模式、优化警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执法公正、推进公安事业科学发展,既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又具有重大的实现意义。

2.1 公安信息的范畴

近年来,我国和世界的发展均已显示,21 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在新时期里,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日新月异,显示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目前,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的排头兵。尤其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的浪潮已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的发展波浪。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部门要想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化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从公安工作来看,近年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应用也十分广泛,而且面临着继续下大力加强和快速发展的趋势。公安部门工作性质决定了它是感受世界发展形势最敏感,与世界新信息技术衔接最快的部门之一。公安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公安信息资源丰富而分散。
在我国,公安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八类信息:全国人口基本信息、全国出入境人员信息、全国机动车/驾驶人信息、全国警员基本信息、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全国被盗抢汽车信息、全国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其中全国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资源库的信息主要分基本信息、人口管理业务信息、业务协作信息和维护信息四大类。人口基础信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部门应用系统的重要基础,对劳动就业、税收征管、个人信用、社会保障、人口普查、计划生育、打击犯罪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口信息的高效管理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堵塞诸多行政管理漏洞,降低行政成本。................
...................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 ................................................................... II
第 1 章 绪 论..............................................................1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 公安行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 ............................ 1
1.3 可信计算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 2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第 2 章 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研究...................................3
2.1 公安信息的范畴 ..........................................................3
2.2 公安信息化的背景 ...................................................... 4
2.3 公安信息化的意义 ...................................................... 5
2.4 公安信息化之目标 ....................................................... 6
2.5 公安信息化工程 ........................................................... 7
2.6 金盾工程进展情况 ....................................................... 10
2.7 公安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 11
2.8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2
2.9 加强信息化建设 ...........................................................13
第 3 章 可信计算技术的研究............................................15
3.1 可信计算的基本定义 ...................................................15
3.2 可信计算的发展 ........................................................... 16
3.3 TPM 芯片与可信计算 ...................................................16
3.4 基于 TPM 安全芯片的可信计算终端平台 ...............17
第 4 章 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手机侦察系统..................19
4.1 总体概述 ....................................................................19
4.2 系统技术与平台 ............................................................24
4.3 应用系统设计说明 ........................................................26
4.4 数据设计 .......................................................................... 46
第 5 章 结 论...........................................................................48
5.1 对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 48
5.2 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手机侦察系统对公安工作的意义 ......49
5.3 将来的研究方向 ........................................................50
参考文献........................................................................51

结 论

5.1 对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进入二十一世纪,公安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内容,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既可以解决现有问题,又能够同时放眼未来,是所有公安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

全体公安干警,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信息化不仅仅是公安行业的发展趋势,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想要跟上整个社会发展的节奏,想要更好的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一定要利用好信息化手段。这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情,更不仅仅是某些人的事情,是全体公安干警都要重视的问题。也只有从思想上真的高度重视了信息化工作,我们信息化的工作才会落到实处,才会卓有成效,否则就会沦为面子工程或政绩工程,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二、信息化工作要以人为本

信息化工作不能依靠喊口号,不能依靠搞运动,是要靠真才实学,是要靠真正掌握技术的高科技人才,因此信息化工作要以人为本。具体来说,首先要选拔和培养一批高技术人才,这些人不仅仅精通技术,还要精通业务,既是技术高手,又是业务专家,这样公安的信息化工作才有行业特点,才能真的为公安业务做出贡献。其次,为了让这些人才真的发挥作用,也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化单位,比如科技信通处,比如金盾办等等。同时,要改变公安内部对信息化部门的老印象,信息化部门不仅仅是支撑部门,更是重要的业务部门,不仅仅是响应业务变化,更可以拉动牵引业务的需求。再者也要充分发动全体干警,尤其是一线基层民警的热情和动力,只有大家真的在工作中应用了信息化的技术,信息化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也才会不断的提高。
最后,要有顺畅的晋升渠道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给信息化工作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有所建树,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娄策群, 桂学文. 信息经济学通论[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1998.6.
[2] 李润森. 开拓进取科技强警--全国公安工作信息化工程(金盾工程)概述[J]. 公安研究, 2002, (4):21-23.
[3] 渔河. 关于金盾工程实践中问题的思考[J]. 广东公安科技, 2004, (z1):16-22.
[4] 欧三任. 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34-37.
[5] 张春江, 倪健良. 国家信息安全报告[M].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6] 胡昌振. 把握我国信息安全技术跨越式发展机遇[J]. 计算机安全, 2003:38-41.
[7] 杨义先, 孙伟, 钮心忻. 现代密码新理论[M]. 科学出版社. 2002.8.
[8] 吴汉平等译,(美)丹宁著. 信息战与信息安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8.
[9] 张光清. 公安信息化现状与展望[J]. 警笛学刊, 2003.1:21-26.
[10]张亮. 金盾工程中公安信息系统结构[J]. 警察技术, 2002,5:19-21.
[11]Eclipse website.  What is Eclipse? [R/OL]. [2008-05-10].
[12]Sun website. Java TM 2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 v1.4.2 API Specification[R/OL].[2008-06-18]
[13]Apache website. Apache Tomcat 6.0 Documentation[R/OL]. [2008-07-18].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