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视角下汉字美学价值研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05
论文字数:32600 论文编号:sb201301261018506175 日期:2015-04-16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汉字的构成与形态美学


第一节:汉字起源与概述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作为一种记录汉语、传承汉文化的视觉符号体系,距今己有6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汉字的起源,在文字发展史上一直流传着多种观点。“绳结记事”,是人们早期用来代铃语言进行交流帮助记忆的方式之一。所谓绳结记事,就是通过在绳子上打结,利用大小不一的绳结来表示不同的意思。历史中有许多关于绳结说:《周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之圣人场之以书契。” 但绳结的方法难以完全统一与区分,也没有办法来表达情感、传递思想或是进行更为卡富的交流,所以它只能作为在文字形成的一种帮助简单记事的方法,与文字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八卦说”则是流传的另一种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写道:“古者鹿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显然这种说法认为,汉字起源于古代的八卦。所谓八卦,就是古代巫者用来占卦的符号,由阴、阳两交组成“乾”、“坤”、“坎”、“离”、“震”、“艮”、“異”、“兑”这八种形式,来代表“天”、“地”、“水”、“火”、“雷”、“风”、“泽”。虽然八卦与汉字在性质上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种表意性的书面符号系统,但巫术盛行于殷代,而通过考证已知最早的汉字,形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所以,只能说八卦对汉字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汉字形成的根源。“仓颂造字说”,是产生于战国时期并宵着很大影响力的汉字起源学说。《说文解字?叙》“黄帝史官仓颜,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据记载,仓颂是黄帝时期的史官,传说中汉字的创造者。但汉字的创造是经历了长期的社会活动,慢慢产生、发展的,不可能由一人来创造。所以,只能说仓颂是对零散的汉字进行了整理与保存、并不能称为汉字的创造者。


一、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纵观整个汉字的发展过程,汉字的历史可以被分为古文与今文两个阶段。汉字的演变是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对汉字历史的简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扎根在汉字文化下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内涵及其芙学精祌。同时也訂助于我们在平面设汁中对汉字的应用能有深刻的理解。
早期的甲骨文,随着殷代的灭亡而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金文,又称钟鼎文,如图1-1。西周是青铜器的时代,其中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金文就是一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记录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与社会生活。金文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因此,结构字形与甲骨文比较相似,但由于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必须先经过模具刻印,所以字体的大小粗细都逐渐匀整,结构开始慢慢得以规范。到了西周后期,大篆的产生推动着汉字的发展円趋成熟。作为当时流行的标准字体,其线条较之金文更为勻圆柔和,结构工整,已经开始渐渐脱离了图画的原始形态,虽然笔画仍较繁琐,书写起来也不太方便,但其独特的书体形式,使它在书法史上有着不容小颇的地位,同时也为円后方块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由于各国长期割据,汉字的形式复杂多样,为经济发展与文化的交流带来了很多不便。秦始呈统一小国后,在“书同文、车同轨”政策的推行下,把汉字的形式进行统一规范,并取消其它六国的各种与秦国不同的字体,在原來大築的基础上,将字形简化,延伸出一种新的通行书体,称之为“秦蒙”,后人又称其为“小篆”,如图1-2。汉字发展到了小築的阶段,已经开始整体趋向于符号化,笔画纤细、线条流畅,字体修长挺拔,结构更加简练易于书写和阅读。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书体标准化改革,不仅在整个汉字历史中具有里稅碑的意义,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臣大的推进作用。


(二)今文时期
《说文解字》中著:“……秦烧经书,潘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到了汉代,社会不断发展,文书之事円增,以及书写工具毛笔的发明,小築这类图形化文字,已经不能满足当时书写方便和传递快速的需求。于是就把小篆加以简化与改良,将古体的圆形结构,由曲变直,使字形变得扁平、工整,如阁1-3。隶书是山小築发展而来的,却与小篆实属为两个不同的汉字体系,小築象征着象形古汉字的终结,而隶书则标志着改象形为笔的新文字的始。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革新,为日后派生出的楷书、行书、草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二章: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装饰美学价值 汉字图形化


第一节:汉字与图形的关系
汉字与图形共融共存,有着密+可分的关系。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无论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模形文字,还足古埃及人发明的圣书字,皆起源于图形。从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屮表明,在人类文明刚刚幵始肪芽的时候,影响,始终默默遵循着自己的演变轨迹。早期的甲骨文,以象形文字为主,是人类对客观物象的外在提炼。尽管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但其以形表意的特征,仍然带有十分强烈的图像化色彩。图2-1为“觅,,(覓)字,“觅”意为寻找、寻求。金文中的“觅”是会意字,由爪“1”、目“&”、人“”三个部分组成,人与目的组合“f”象形地强调了眼睛在人体的部位,以手遮在目上,远眺、搜索、寻找,会意为“觅”。抽象的图形符号将整个字的意思充分连释,生动有趣。汉代之前的文字,虽然呈现出一个整体简化的趋势,但始终保留着象形文字原本的特点,当汉字进入到了小篆的时期,仍然可以看出很明显的图形化的影子。一直到了汉代隶书的出现,文字的信息功能与传播速度幵始得到重视,才逐渐脱离了原本的图形汉字,变得抽象简洁、符号性强。


第三章 :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美................ 31-43
    第一节:汉字的“形”、“意”结合与审美............... 31-41
        一、汉字设计的解构与重组 ...............32-35
            (一) 笔画拆分 舍意求形............... 32-33
            (二) 拆笔借笔 连字成意............... 33-35
        二、形式多样的图字结合 ...............35-39
            (一) 笔画变异 图形汉字...............35-37
            (二) 图字混合 异彩纷呈...............37
            (三) 图随字形 万象兼容............... 37-39
        三、书法与视觉艺术............... 39-41
            (一) 书法艺术的装饰美学............... 39-40
            (二) 书法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40-41
    第二节:日本平面设计中的汉字视觉艺术...............-43
第四章 :平面设计中汉字的传统文化价值............... 43-48
    第一节:汉字的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平面设计............... 43-47
        一、汉字蕴含的文化价值 ...............43-46
            (一) 汉字的表层文化信息............... 44-45
            (二) 汉字背后的文化意识 ...............45-46
        二、汉字的文化价值在现代平面设............... 46-47
第二节:汉字审美艺术的国际性 ...............47-48


结论


作为世界文字体系中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发展依附着华夏文明的千年历史,凝聚了先人们智慧的结晶,表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心理。从最初的古文体、手写体,演变到之后的印刷字体、装饰字体的出现,汉字的审美形态早已在整个汉字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可塑性与广阔的再创造性。
作为视觉传达中的重要元素,汉字显现出高度的装饰价值与形态表现力,通过“形”、“义”的结合和审芙再创造,使作品变得更富有形式芙感与视觉张力,显现出汉字艺术在现代设计中不可替代的审芙意蕴。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美学价值,不仅体现在汉字表象形态的审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符号,汉字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价值IF.是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上。文章通过对汉字文化的深入探究,分析汉字表层携带的文化信息与深层所蕴含的文化意识,并将其置身与现代平而设计的领域早.,分析汉字的文化价值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4。
[2].干.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新世界出版社社,1998。
[3] 陈宗明,《汉字符号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4] 《汉字学概要》,北京师范人9出版社,2001。
[5] 傅永和,《字形的规范》,语文出版社,2002。
[6] 王强、刘树勇,《中国15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7] 曹方,《当代设计家的汉字艺术》,安慰美术出版社,2000。
[8] 倪伟、陈虹、朱国勤,《字体设计》,2001。
[9] 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荣宝济出版社,2007,3。
[10]郑军,《中国吉祥汉字设计艺术》,人⑴美术出版社,2010, 1。


上一篇:邯郸市基层公安民警绩效考核系统完善探讨
下一篇: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教育硕士毕业设计(论文)扶持及服务体系的研究与构设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