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云纹瓦当纹饰构成及对代平面设计的借鉴意义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86
论文字数:36900 论文编号:sb201302221102536697 日期:2013-02-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1.西汉云纹瓦当纹饰构成概述


1.1瓦当概述
西周时期由于生产力与生产技术的提高,大量陶制构件开始出现于建筑之上。陕西宝鸡扶风地区很多的西周遗址发掘证明,在建筑覆顶结构中有板瓦与筒袜两种构件形式,在位于汉杜陵旁侧的秦砖汉瓦博物馆中我们可以见汉代的建筑顶部复原实物。如图1-1
其中板瓦大大的增加了瓦的覆盖面积,筒瓦则解决了板瓦与板瓦之间的水渗漏问题。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筒瓦有两种形式,大量存在的一种是瓦脊上相互连接的部分,另外一种特别的形式是在筒瓦连接末端即建筑的檐部所使用,与瓦脊部分使用所不同的是在其顶端有一圆形下垂部分,即瓦当面,又称之为瓦当头,简称瓦当。在陕西关中一些地区被当地群众称之为“猫娃儿头”。瓦当的使用有效的保护了屋檐的椽头,使得建筑寿命大大延长,当面上装饰的文字与图案又起到装饰美化建筑物的艺术效果,是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成为我国古代建筑当中的华彩乐章!瓦当的使用自西周至明清一脉相承,期间虽有琉璃的使用,当面与瓦筒夹角的角度变化,但结构上大体是相当的。
瓦当的装饰初期有素面,例如宝鸡市周原博物馆藏在陕西周原遗址召陈村出土的素面半瓦,当面直径17.6厘米,光素无边轮制作规整。也有装饰以弦纹、同心圆纹及重环纹等,纹饰简洁,与当时的青铜器上同类纹饰相似,例如宝鸡市周原博物馆藏陕西周原遗址召陈村出土的大型重环状鳞纹半瓦。如图1-2
瓦当面径为25厘米、高12.5厘米。饰有三重阴刻弦纹。阴刻双线中心半圆。内外弦纹之间又阴刻双线弦纹,将瓦当当面分为三个环形区间。外两环内饰三个阴刻重环纹,环纹内刻有圭形纹。中心半圆内一件为两个八纹。当面平整,手工刻画,极为生动。战国时期,由于历史变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人变化,诸侯林立,作为国度的咸阳、邯鄉、临溜、新郑、雍城等地各种宫宇庙殿建筑林立,蔚为壮观。瓦当艺术亦繁荣昌盛,异彩纷呈,有了明显的地域化风格,各有特色。如秦地出土的写实性动物纹瓦当,有鹿纹,獾纹、虎纹、_纹、雁纹等,多以全侧面表现出动物的生动形象,亦有葵纹、水纹、云纹等图案类瓦当;齐国国都临溜出土的半瓦极具生活气息,多以变形的树木为轴线两侧对称分布双兽、双骑、双鸟等,构成了独特的齐半瓦风格;燕国国都邯鄭地区出土的多为半瓦,纹饰以形式多样的饕餮纹为主,厚重饱满具有青铜器纹饰的繁复与凝重之美。其他地区的瓦当也显示出多元化的风格,与当时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相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物质和精神文明空前发展,瓦当也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瓦当的装饰主要继承战国晚期秦地瓦当的风格,图像类常见有豹、鹿、鱼、鸟等,另一占据主流的是图案类,以葵纹及云纹为主,变化丰富,具有极强的装饰意味。公元前202年,汉朝立,定都于长安,经文景之治国力强盛,各类宫室建筑遍布长安地区。大型宫殿,仓库,陵墓建筑上瓦当品种繁多,风格多样。素瓦已极为少见。图像类名品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龙虎蟾纹瓦当;飞鸿及玉兔蟾餘瓦当;大量出现的各类文字瓦当异彩纷呈名品有:益延寿、永受嘉福、十二字瓦、延寿长相思等,文辞丰富、语言华丽、书体优美、布局灵动,是&宋代以来收藏研究的热门项目。
自汉以后瓦当艺术呈现出明显的衰落之势,无论从表现内容造型价值上都不能与战国秦汉所媳美。十六国、北朝时期云纹近乎消失,文字瓦当也较少且字体纤小,布局生硬,莲花纹及兽面纹逐渐兴盛。唐时莲花、兽面成为/当纹饰的主流,其中莲花佛像瓦当呈现出强烈的宗教色彩,具代表性。自宋后莲花纹较少,常见为兽面纹,流行至辽金西夏,明清时出现蟠龙纹瓦当,在故宫等明清建筑上依然可见。.


2.西汉云纹瓦当纹饰构成表现


2.1西汉云纹瓦当纹饰的基本构成元素
作为平面构成的基础任务之一即在于创造艺术或设计上所需的有趣形态。虽然西汉云纹瓦当的形式丰富,但从构成的角度看汉代云纹的基本构成元素是极其简弟的,即点与线的构成。在常见的西汉云纹瓦当的基本组合元素中主要有边轮、界线、网格纹纹、云形纹以及乳丁。如图2-1


2.1.1边轮
边轮形式简单,仅为一环状,宽度从几毫米至两到三公分。从实用功能上讲,瓦当的边轮加强了瓦当的强度,抗外力和瓦筒的连接作用;从视觉功能上讲,边轮的作用有强化形式、加强对比、均衡关系、加强层次四点:边轮的功能——强化形式,由于实用功能的限制汉代的云纹瓦当都是圆形的。根据文物部门的发掘报告显示汉代的建筑在一组屋檐的用瓦中经常是多种纹饰的瓦当混合使用。如汉长安城遗址孟家村附近就出土了形制统一的益延寿瓦当、玉兔蟾餘瓦当、大飞鸿瓦当,三种瓦当就拥有从尺寸到样式完全一致的边轮。在与文字瓦当与图像瓦当并置的情况下,边轮的统一可以使云纹瓦当与文字瓦当、图像瓦当有较强的统一效果。边轮的功能——加强对比,相比较瓦当上面的其它元素边轮的视觉效果在瓦当的构成元素当中是最强烈的,边轮和其内部元素间的强弱对比有效地加强了瓦当纹饰的艺术表现力。边轮的功能——均衡关系,边轮是云纹瓦当构成元素中视觉感最强烈的一项,边轮宽度的改变能有效的改变瓦当纹饰的整体视觉感受。边轮的功能——加强层次.瓦当当面整体呈现出浮雕效果,边轮立面与当面的直角能使观者有更强烈的立体层次感。


2. 西汉云纹瓦当纹饰构成表现 ....................13-29
    2.1 西汉云纹瓦当纹饰基本构成元素................... 13-21
        2.1.1 边轮................... 13-14
        2.1.2 界线................... 14-16
        2.1.3 网格纹................... 16-17
        2.1.4 云形纹 ...................17-20
        2.1.5 乳丁 ...................20-21
    2.2 西汉云纹瓦当纹饰构成形式................... 21-25
        2.2.1 多元统一的造型形态................... 21-22
        2.2.2 协调多变的比例关系................... 22
        2.2.3 均衡生动的布局安排 ...................22-23
        2.2.4 层次丰富的三维空间................... 23-24
        2.2.5 清晰明确的节奏韵律................... 24-25
    2.3 西汉云纹瓦当纹饰构成特征................... 25-26
        2.3.1 西汉云纹瓦当纹饰构成的功能性................... 25-26
        2.3.2 西汉云纹瓦当纹饰构成的整体性................... 26
        2.3.3 西汉云纹瓦当纹饰构成的主题性 ...................26
    2.4 西汉云纹瓦当纹饰构成实例解析................... 26-29
3. 西汉云纹瓦当纹饰构成体系................... 29-30


结论


在本课题中,我纯以现代构成理论对西汉时期关中地区的云纹瓦当纹饰的构成因素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研究。通过对西汉云纹瓦当的基本构成兀素,构成方式及构成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汉云纹瓦当中蕴含了丰富的现代构成语言。这也是西汉云纹瓦当构成庞大体系的主要原因。西汉云纹瓦当中体现出的现代构成理论具有成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通过对西汉云纹瓦当中构成语言的深入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对构成理论的再认识;有助于我们在设计中对当前设计环境下的设计思维及设计方法的开拓,有助于我们设计教育活动中教学思维的开拓。


参考文献
[01]陈云路著,听朱光潜讲美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9年7月第一版
[02]朝仓直巳著,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7年1月第一版
[03]傅嘉义著,中国瓦当艺术,上海书店出版社,2 0 0 2年8月第一版
[04]张文彬主编,新中国出土瓦当集录(甘泉宫卷)西北大学出版社,19 9 8年1 0月第一版
[05]袁玉红编,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拓本选编:瓦当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 0 0 8年6月第一版
[06]陈根远,朱思红著,屋檐上的艺术--中国古代瓦当[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07]郝维刚著,设计常识,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08]王受之,王受之设计史论丛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3.23第一版
[09]靳埭强著,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12.01第一版
[10]李泽厚著,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7月第一版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