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论文范文:应用式本科教育发展比较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79
论文字数:32500 论文编号:sb201301251134426136 日期:2015-05-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自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数目大幅度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358所,其中本科院校1112所,占47.20%(其中独立学院323所),专科院校1246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1113所),占52.80%。在普通本科院校中,中央部委所属院校108所,地方院校633所,民办院校371所。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毛入学率也年年攀升,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 1999年为10.5%, 2000年为11.3%, 2001年为13.3%, 2002年为15%, 2003年为17%,到2004年超过19%, 2005年达到21%。 2010年已超过25%,普通本科生在校人数达12656132人。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2002年起就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而且发展速度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高等教育大众化给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带来的不只是高校入学率的大幅度提高,更带来了我国高等院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与多层次化。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本科院校无疑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中坚力量。在大规模扩招的本科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本科院校是由地方专科院校经教存部批准升格而成。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它们无论是在教学资源、教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力量还是在社会认可度上均处劣势,要想在高等教育领域站稳脚跟,新生的本科院校必须要在办学上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正是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很多新生本科院校提出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道路,根据自身特点,培养特色人才,进一歩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如果把一般性地方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都看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所谓应用型本科高校。那么,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达到1004所之多,成为我国高等教存的二部份。我国的经济体制山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也相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多,社会分工更为细致,市场对劳动力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耍求较高。信息化、智能化的职业技能要求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必须具有较高)g次的专业知识,同时又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实际操作能力。
所以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校要"》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面对这一客观的社会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需相应地调整人才培养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大力培养各类人才,尤其是满足生产活需耍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而发展"的原则,着重在"优化知识结构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做人,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在本科教育层次,要重点培养能够在生产生活第一线从琪技术、管理和服务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也要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此,本科教育的探讨成为高等领域的新的热点问题。


1.2相关概念界定


1.2.1 "应用型"与"应用性"
"应用"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使用(动词)或良接用于生活和生产(多作定语)"。"应用型"与"应用性"的意思则又不相同。,"应用型"即可以使用的类型,或可以直接生活和牛:产的类型。而"性"则是性质、本性的意思。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有。传统的精英型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人才均为理论知识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弱,是"动口不动手"的"君子"。而应用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实践教学成为其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必须以"多层次、多形式,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为原则,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明确专业核心能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和目标,通过整合、拓展实验、实训、实习等内容,以研讨、体验、训练等手段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产学结合,还要学研结合。高校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革新。因此,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必然选择。


1.2.3应用型人才
在人才的分类中,我们习惯把人才分为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种。应用型人才即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与专业知识,同时又可以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且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的人才。它与学术型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上都是不相同的。具体来讲应用型本科人才有以下特点:首先,在知识结构上,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理论知识储备与知识深度高于专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在实际操作上,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动手能力强于研究型人才。其次,在科研要求上,应用型人才关注的是能够转化成实际的课题,对纯理论性的、基础性的课题不会投入太大的注意力。因而,在学术要求上不如学术型本科生高。再次,在培养倾向上,应用型人才主要以就业,攻读研究生并不是主要方向,即使将来要继续深造,更多的人仍然会选择应用塑学位。


2.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2.1概念的提出
应用型本科教育通俗来讲即本科层次上的应用性教育,是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一种类型,由高等教育应用性特征为萌芽,逐步发展成熟。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提法并非国际通用,在英、法、美、德等国,对这一类型的教育分别有本科技术教育、应用本科教育等称呼。而在我国,则把这一类型的教育称作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概念的提出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第一,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产物。教育与社会经济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所需人才,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更为先进的知识、设备与教学理念,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我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需要大批量科学技术人员来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以培养科技人才为主,这些人才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即医治战争创伤建设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计划经济逐歩转为市场经济,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分工进一歩细化。这时,社会又需要大量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工程技术性人员和各类管理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新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虽然也有专门负责培养一般技术工人的中职学校和培养高级技术工人的高职院校,但其毕业生的理论水平较低,满足不了当代社会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传统高校培养的人才知识多,但动手能力较弱,不适应应用性较强的岗位,造成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在这一形势下,培养具有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M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存应运而生。德国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国家经经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3 国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 25-33
    3.1 国外应用型本科教育产生的背景...................... 25-26
        3.1.1 战后经济复苏与教育大发展...................... 25
        3.1.2 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 25-26
        3.1.3 人力资本理论盛行...................... 26
    3.2 国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 26-30
    3.3 国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特征...................... 30-33
4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 33-41
    4.1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产生背景...................... 33-35
        4.1.1 社会经济发展...................... 33-34
        4.1.2 高等教育提升的需求...................... 34-35
        4.1.3 高校间竞争与发展...................... 35
    4.2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 ......................35-38
        4.2.1 孕育时期(20世纪70—80年代)...................... 35-36
        4.2.2 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36-37
        4.2.3 产生与发展阶段(21世纪到今) ......................37-38
    4.3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特征...................... 38-41
5 国内外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比较...................... 41-54
    5.1 国内外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比较...................... 41-45
    5.2 差异存在的原因分析...................... 45-46
    5.3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46-49
5.4 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49-54


结论


(D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高教类型。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理解应抓住"应用型"和"本科"这两个关键字眼。其中"应用型"是指其培养人才的规格与类型,与"学术型"相对,而这一教育性质则是应用性的。"本科"即教育的层次为本科阶段的教育,与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要求,办学方式,教学方法等很多方面是不同的。
(2)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上述章节中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国际上的发展情况研究,笔者发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应用型本科教育兴起均是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起点的。英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雏形是地大批的"地方学院"、"区域学院"等;德国政府在70年代实施了建立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计划;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基础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针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所需人才。不仅如此,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巳得到证实。德国FH毕业生比综合大学的毕业生更好就业。在失业率上,FH的毕业生失业率为2.6%,而综合大学的则为3.9%。
(3) 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成为现阶段我国本科层次教育的主要类型。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本科层次的学术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冋时专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又达不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便是大势所趋了。


参考文献
[I] 陈福样.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
[2]陈灏杰.徐小娟.常建军应用丌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 (15)
[3]陈芳.马天柱.试论应用型本科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 (14)
[4]范巍.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建设的要求[J].理论界,2006, (01)
[5]胡讳佳.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 (04)
[6]黄藤.王冠.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外部质量标准和评价的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2010, (07)
[7]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34 - 636.
[8]江小明.张妙弟.应用型大学有关概念和内涵问题的研究[J].北京教育,2007
[9]姜葱.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99.
[10]姜超.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极端认识:表现、原因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1, (03)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