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选取 2019 年 01 月至 2020 年 12 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医疗美容科及口腔颌面外科面部面中部手术中切除的新鲜的废弃的颌面部皮肤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年龄分为低龄组(18-29 岁)、中龄组(30-49 岁)和高龄组(≥50 岁)。本研究所选病例已通过遂宁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见附录 1)。所有研究对象经以下纳入及排除标准后入选本次研究(见附录 2)。
患者是在遂宁地区生活超过 5 年的中国汉族女性;患者无长期强烈日光照射史(主要针对室内工作者);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后入选本次研究。
.............................
1.2 排除标准
所取皮肤组织排除任何可见的皮肤变化,如毛细血管扩张症、疤痕或皮疹;排除患有血管或系统性疾病(例如糖尿病,系统性狼疮)及皮肤病或癌症的患者。
符合入选条件的女性患者共 45 例。其中低龄组(18-29 岁)、中龄组(30-49 岁)和高龄组(≥50 岁)各 15 例。所有获取标本均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见附录3)。
..........................
2 方法
2.1 主要试剂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主要仪器
................................
3 结果..........................12
3.1 临床资料分析..........................12
3.2 患者面部影像资料分析..........................12
4 讨论...........................25
5 结论.........................33
4 讨论
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增长,与年龄相关的病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其他许多器官一样,人体的皮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老化,各项生理功能会逐渐减弱,例如皮肤的颜色变化,皱纹,色素沉着等。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面部皮肤。由于内外部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面部皮肤比其他部位皮肤衰老更为明显。面部皮肤老化包括了自然老化和光老化[22-23]。自然老化也称内源性老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其组织学特征是表皮萎缩,真皮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减少,松散、稀薄、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24-26]。其临床表现为表皮变薄和细纹[5]。光老化又称外源性老化,主要是由长期紫外线照射引起[27-28],其组织学改变主要发生在真皮层内,胶原纤维减少、断裂以及异常积累的弹性纤维[29-31],其临床表现为表皮变薄或增厚、皱纹深、色素沉着、皮肤松弛和粗糙[32-36]。研究发现,光老化约占面部老化的 80%[37]。故为了减少各组间的差异,我们在纳入排除标准中剔除了有长期日晒史的患者。
研究发现,雌激素水平的变化通过影响胶原的量使皮肤厚度改变[38-40],这是女性衰老的特殊性。据统计,大部分女性从 40 岁左右开始出现月经周期变化,平均绝经年龄为 49.5 岁[41]。自 48 岁以后,皮肤厚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薄,呈线性下降;胶原蛋白在绝经后的前 3 年将减少大约 30%,随后的 15 年以平均每年下降 2.1%的速度丢失,在绝经后的 18 年及以后,皮肤的绝对厚度以每年 1.13%的比例减少[42]。国外研究发现,从 40 岁开始皮肤衰老明显,在 60-70 岁加速衰老[43]。据此,考虑到女性雌激素对皮肤老化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以 50 岁为界,把大于等于 50 岁的女性归为高龄组。余下的年龄分组为低龄组(18-29 岁)和中龄组(30-49 岁)。通过对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各组年龄构成比依次为:低龄组(24.5±3.02)、中龄组(42.8±2.72)、高龄组(56.3±2.45)。
.............................
5 结论
不同年龄段女性面部老化程度不一样,其在表皮老化、真皮老化及真皮成纤维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三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真-表皮交界和真皮层胶原纤维蛋白的密度的改变与年龄最为相关,可作为今后面部老化研究的相关评判指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