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Q-PCR检测对肺结核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5966 论文编号:sb2023011208405249876 日期:2023-01-2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临床医学论文,笔者经过研究,得出结论:RQ-PCR检测胸腔积液TB-DN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特异度,但灵敏度低,成本相对较高,建议临床工作中与其他指标联合使用。
1材料
1.1主要仪器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
1.2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或胸腔积液的采集和处理
(1)对所有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留取肺深部痰液约3.00ml;或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获取新鲜肺泡灌洗液10.00ml;存在胸腔积液的患者,完善胸部超声检查,在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获取新鲜胸腔积液约390.00ml;
(2)对于获取的新鲜痰标本,装入积痰杯中密闭,立即送至中心实验室于-80℃超低温冰箱放置保存待行TB-DNA检测;
(3)对于获取的新鲜肺泡灌洗液标本,10.00ml送至中心实验室于-80.00℃超低温冰箱放置保存待行TB-DNA检测;
(4)对于获取的新鲜胸腔积液标本,其中350.00ml立即送检至病理科行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30.00ml立即送至检验科进行生化、常规、ADA检测;10.00ml送至中心实验室于-80.00℃超低温冰箱放置保存待行TB-DNA检测。 
................................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试验所有病例均为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住院治疗患者,共122例,将其分为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其中肺结核组包括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即结核性胸膜炎组)25例,非结核组包括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31例。
2.1.1肺结核组
入组病例共61例,包括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16.00岁-87.00岁,平均年龄48.98 ± 20.72岁。其中包括结核性胸腔积液组25例,包括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16.00岁-73.00岁,平均年龄39.68 ± 16.52岁。 临床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有发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中毒症状和(或)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
(2)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胸部CT)提示斑片状渗出、硬结、纤维条索等,周围多有卫星病灶,且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多见;或少量至中大量的单侧胸腔积液;
(3)实验室诊断符合肺结核诊断:MTB涂片阳性、MTB抗体阳性、血液T-SPOT阳性、胸腔积液根据Light标准诊断为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渗出液,且胸腔积液ADA>45.00U/L;
(4)正规抗结核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和(或)胸腔积液好转吸收;
............................
2.2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肺结核组纳入标准:
(1)符合临床诊断依据:①临床症状有发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中毒症状和(或)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②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斑片状渗出、硬结、纤维条索等,周围多有卫星病灶,且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多见;③实验室检查支持肺结核诊断:MTB涂片阳性、MTB抗体阳性、血液T-SPOT阳性、血沉增快等。  结核性胸膜炎组纳入标准:
(1)符合临床诊断依据:①临床症状有发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中毒症状和(或)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②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少量至中大量的单侧胸腔积液;③胸腔积液根据Light标准诊断为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渗出液,且胸腔积液ADA>45.00U/L,MTB涂片阳性、MTB抗体阳性、T-SPOT阳性、血沉增快等;
(2)经影像学证实存在胸腔积液,可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上述两组病例的排除标准:
(1)目前正在接受规律抗结核治疗的患者; (2)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合并血液、免疫、消化等多个系统严重疾病者; (3)已有出血或出血倾向,或已经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4)免疫力低下、穿刺点周围皮肤破溃、感染等原因无法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5)3个月内有胸部外伤及手术患者。
..............................
3 结果 ............................................. 27
3.1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 .............................. 27
3.2入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核酸(TB-DNA)检测结果 .................................. 28
3.3 不同性质胸腔积液ADA检测结果 ......................... 28
4 讨论 ......................................... 38
结论 .................................. 43 
4 讨论

胸腔积液是多种疾病累积胸膜的共同表现,是内科临床中的多发病、常见病,任何原因导致胸膜腔内胸液的产生或(和)吸收障碍均可形成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形成原因众多,且不同性质胸腔积液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不仅众多疾病可以伴随胸腔积液,而且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和苯妥英等药物也可引起,甚至临床操作等都可导致胸腔积液,其原因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60]。来自欧美国家的研究表明[61],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癌症、心功能不全、肺炎和肺结核(9.00%),其中年龄低于34.00岁的患者中结核性胸腔积液占比约52.00%。而在中国,钟南山教授编撰的《呼吸病学》第二版中明确指出[60],导致我国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肺结核(46.70%)、癌症和肺炎。因不同性质胸腔积液临床症状相似,影像学检查亦无法区分,使得鉴别不同性质胸腔积液成为临床医生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大幅度阻止疾病进展、减少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及伤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如何快速明确诊断,尽早查明胸腔积液原因,实验室检查十分重要。探寻快速、简便、高效、经济的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已迫在眉睫。到目前为止,对于绝大多数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仍是其病因诊断的“金标准”。内科胸腔镜检查是一种新型的侵入性检查手段,随着其技术的日益成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逐渐展现出不可取代的诸多优势,成为呼吸内科医师诊治胸膜疾病的一扇“窗户”,可观察几乎包括全部壁层胸膜和大部分肺脏表面和横隔情况,同时也可在直视下行胸膜活检获得病理标本及诊断,在不增加患者手术风险和经济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然而,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在诸多基层医院大范围开展内科胸腔镜检查、获取胸膜活检组织有一定困难,因此,探索实验室检查方法明确胸腔积液原因极具临床意义。众所周知,TB-DNA是MTB的遗传物质,遂本研究采用RQ-PCR方法检测肺结核患者中TB-DNA,尤其是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TB-DNA,探讨RQ-PCR法检测TB-DNA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及可行性,为临床寻求一种更为简洁、迅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提供依据。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
结论
本研究结论:
1. 胸腔积液TB-DNA与胸腔积液ADA或外周血T-SPOT进行2种诊断方法串联(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胸腔积液TB-DNA+外周血T-SPOT)或3种诊断方法串联(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联合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度,可以更好的降低临床误诊率。
2. 胸腔积液TB-DNA与胸腔积液ADA或外周血T-SPOT进行2种诊断方法并联(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胸腔积液TB-DNA+外周血T-SPOT)或3种诊断方法并联(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更好的降低临床漏诊率。
3. RQ-PCR检测胸腔积液TB-DN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特异度,但灵敏度低,成本相对较高,建议临床工作中与其他指标联合使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