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临床医学论文,本研究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扩大样本量,设置不伴有AE的核磁阴性的TLE患者和HC作为对照组,利用VBM技术,进一步分析伴有AE的T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灰质体积的变化,有利于临床核磁阴性的TLE患者诊疗过程中伴有AE的TLE的识别,也为颞叶癫痫患者的诊疗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癫痫和伴有杏仁核增大的颞叶癫痫
1.1.1 癫痫与颞叶癫痫
癫痫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以神经元异常活动相关的自发性持久性癫痫发作为特点,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全球有超过7000万人患有癫痫[1]。除反复发作外,癫痫还涉及到神经生物学、认知和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2014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ILAE)提出癫痫实用临床定义为:至少两次相隔24小时以上的非诱发性(或反射性)发作;一次非诱发性(或反射性)发作,且10年内再发风险超过60%;或诊断为癫痫综合征[2]。2017年,ILAE更新了对癫痫发作和癫痫的分类和描述,提高了诊断分类的精确度[3, 4]。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癫痫是由于神经网络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活动不平衡导致,可能会以过度活动、超同步、振荡的方式发挥作用[5]。全身性癫痫的致痫网络分布广泛,累及双侧丘脑皮质结构。局灶性癫痫的致痫网络涉及大脑半球的神经元回路,通常为边缘或新皮质区[3]。研究认为,多数全身性癫痫具有遗传基础,局灶性癫痫则主要是由脑结构异常导致,尤其在耐药性癫痫中[6]。
局灶性癫痫最常见的类型为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 TLE),也是难治性癫痫的主要类型,占所有药物难治性癫痫的60-80%。颞叶癫痫可进一步分为起源于内侧颞叶结构的内侧颞叶癫痫(mesial TLE, MTLE)和起源于颞叶外侧和基底部的外侧颞叶癫痫(lateral TLE, LTLE)或新皮质颞叶癫痫(neocortical TLE, NTLE)[7]。TLE 的病因包括结构、遗传、感染、代谢和免疫等因素,这些因素单独或组合发生,导致TLE出现癫痫发作。TLE发作类型包括:复杂部分性发作(complex partial seizure,CPS),单纯部分性发作(simple partial seizure,SPS),继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secondary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sGTCS)。
.............................
1.2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及其在癫痫领域的应用
1.2.1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定义及流程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 是一种全自动MRI分析技术,用于检测脑组织的结构差异,无需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没有任何先验假设,也避免了ROI勾画过程中产生的偏差[46-48]。VBM对操作人员的依赖程度低,不依赖于研究者神经解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它是一种省时,自动化,无偏倚的基于体素的方法,常通过与正常人群比较研究受试者脑组织的改变[49]。
VBM的主要过程为将所有受试者T1高分辨率三维(three-dimensional, 3D)核磁数据空间归一化到一个共同的立体定向空间;从归一化的受试者数据中分割提取特定的组织,包括灰质(grey matter, GM)、白质(white matter, WM)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对所提取的组织进行平滑处理;最后运用统计分析以定位和推断组间差异[46]。空间处理和统计分析通常由统计参数化软件(Statistical Parametric Software, SPM)软件执行。
间归一化(spatial normalization) 时每个图像都被转换到一个共同的3D立体定位空间,从而确保个体之间大脑结构的可比性。因此,选择一个共同的神经解剖模板作为归一化的标准。目前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标准模板是蒙特利尔神经学研究所(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 MNI)。由于儿童在神经系统解剖方面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关于儿童的VBM研究可能需要自定义相应的空间模板[50]。目前的SPM8、SPM12版本搭载了更复杂的配准模型,如DARTEL和CAT12等方法,使空间归一化更为准确,对脑组织体积分析结果也更为可靠和准确[51, 52]。
................................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癫痫中心就诊并诊断为伴有AE的TLE患者24例,纳入核磁阴性且不伴有AE的TLE患者30例,充分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影像学信息,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所有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严格记录患者信息及随访结果。同时搜集HC组40例。研究之前,对所有研究对象详细讲解本实验,获得每位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该研究具体流程可见图2.1。
2.1.1 纳入标准
(1) 年龄≥16岁,右利手; (2) 癫痫诊断基于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2017年的诊断标准;TLE诊断基于ILAE1989年的诊断标准; (3) MRI显示同侧和对侧杏仁核之间有明确的不对称性(即AE); (4) 病因学不明确的AE,入组时除AE外没有其他可能的致痫病灶; (5) 可配合相关量表测定及随访工作。
............................
2.2 资料收集
2.2.1 人口学特征
收集以下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首次发病和第二次发病间隔、家族史、高热惊厥史等信息。
2.2.2 临床指标
发作前有无先兆症状、有无发作诱因,发作时有无意识障碍、有无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类型(CPS、SPS、GTCS)、首次用药后治疗效果、目前ASMs用药情况、共患病(睡眠障碍,偏头痛等)等信息。
2.2.3 量表评估
对癫痫患者进行以下量表测试,收集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4: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评估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总分超过29分为严重焦虑,21~29分为明显焦虑,14~21分肯定有焦虑;7~14分可能有焦虑;小于7分则正常[20]。
(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总分超过24分为严重抑郁;17~24分为肯定有抑郁;7~14分为可能有抑郁;小于7分则正常[20]。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
第3章 结果 ................................. 21
3.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 25
3.2 研究对象的灰质体积分析......................... 25
第4章 讨论 ................................ 31
4.1 伴有杏仁核增大的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 .................... 31
4.1.1 临床特点 ......................... 31
4.1.2 脑电............................ 33
第5章 结论 ........................ 40
第4章 讨论
4.1 伴有杏仁核增大的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
4.1.1 临床特点
与既往研究相比,本研究对伴有AE的TLE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更为全面而充分的统计。结果表明受试者中伴有AE的TLE患者发病年龄平均值为35.83岁,入组时病程中位数为2.5年;58.3%患者首次发病与第二次发病间隔超过1个月,均无簇性发作,95.8%无癫痫家族史,95.8%无神经系统疾病史,约12.5%幼时有高热惊厥史;33.3%患者发作前存在先兆症状,包括心慌、胸闷、胃气上升、幻嗅、自主神经症状等,25.0%存在发作诱因,多为疲惫、精神刺激、心理压力等,仅1例(4.2%)患者听到节奏性音乐时有反射性发作;87.5%患者发作时有意识障碍,41.7%患者为CPS,12.5%为SPS,45.8%为sGTCS,均无癫痫持续状态。入组伴有AE的TLE患者临床特征与不伴有AE的核磁阴性TLE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伴有AE的TLE患者的临床特征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此前的研究重点多在于探究伴有AE的TLE与伴有HS的TLE临床特征的差异。伴有HS的TLE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多数在20岁之前发病[75],与此相反的是,Coan等[76]和Capizzano等[38]的研究中仅有2例患者在30岁之前起病。本研究中伴有AE的TLE患者发病年龄平均值为35.83岁,有5例(20.8%)患者在20岁之前起病,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先前的研究中,约46.1%伴有AE的TLE患者出现GTCS发作[38]。伴有AE的TLE患者先兆发生率较伴有HS的TLE低,约在50-60%,先兆类型相似[17, 43, 44, 77]。也有研究认为,先兆是TLE患者SPS发作表现,这解释了研究中先兆发生和统计上的差异。
...............................
第5章 结论
1. 与不伴有AE的核磁阴性TLE组相比,伴有AE的TLE共患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更高(P < 0.05),两组既往史、癫痫发作、药物控制、脑电等临床特征未见明显差异。
2. VBM分析结果显示,与不伴有AE的核磁阴性TLE患者相比,伴有AE的TLE患者左侧杏仁核、同侧海马、同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下回灰质体积增加;与HC相比,伴有AE的TLE患者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积减少。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