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缓解期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4585 论文编号:sb2022122410461849784 日期:2023-01-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临床医学论文,笔者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吸入激素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年龄>5岁的PIBO缓解期患儿的肺功能及减轻气道阻塞,尤其是持续性吸入激素。
第2章  综述

2.1  药物治疗及疗效评价
2.1.1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PIBO的基础药物及首选药物。激素能较快的控制患儿临床症状,就现阶段研究认为激素治疗PIBO的机制包括[11]: ①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及聚集,减轻炎症反应;②减少成纤维细胞沉积,从而减少纤维化形成;③减少病毒感染和接触过敏原所诱发的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收缩。YOON等[2]发现PIBO患儿早期阶段炎症程度会更严重,因此早期阶段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时期。多数研究[12, 13]表明,激素在气道纤维化建立之前即疾病发展过程早期使用能减少成纤维细胞沉积,逆转炎症活动,取得更好治疗效果。然而,现在对激素的给药方式、剂量选择、疗程尚没有统一定论。
激素给药方式分为静脉冲击、静脉滴注、口服及雾化吸入4种。对于PIBO急性发作期或病程早期一般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口服、静脉滴注或静脉冲击。刘雪茹等[14]报道:26例PIBO患儿口服泼尼松1~2mg/kg/d,1~3个月后逐渐减量,至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后,更换为气雾剂维持治疗,每日2次,随访1~4年,发现57%的PIBO患儿临床症状及肺部CT改变较前缓解,从而表明激素对PIBO的治疗有一定效果。也有学者建议:口服泼尼松1~2mg/kg/d,1~3个月后逐渐减量并以最低剂量维持治疗,总疗程可达6~12个月甚至更长;对于病情严重者可静脉应用甲泼尼龙2mg/kg/d,间隔6~8h,待症状缓解后再改为口服泼尼松片[15]。静脉冲击治疗可缩短全身糖皮质激素疗程及减少长期口服激素的不良反应,这种治疗方法受到国外学者推荐。TOMIKAWA等[4]报道:37例PIBO患儿给予静脉冲击激素治疗,30mg/kg/d,每个月连用3d,24个月后发现患儿喘息次数较诊断时明显减少,严重程度较前减轻,25%的低氧血症患儿完全停止氧疗。并且该研究认为对PIBO患儿推荐脉冲治疗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可以减少对口服皮质类固醇治疗的依赖和家庭氧疗的需要。尤其对于存在支气管壁增厚的PIBO患儿,脉冲治疗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16],值得临床医师借鉴。但大剂量静脉冲击激素治疗易出现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应监测患儿血压、血糖和心率等指标。虽然激素可以改善PIBO患儿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等,但长期疗效尚不清楚,且长期应用激素可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严重感染和骨质疏松等,因此不推荐把长期全身应用激素作为常规治疗方法,在应用激素期间需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
2.2  非药物治疗及疗效评价
2.2.1  营养支持
BO患儿长期处于高代谢状态,且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影响患儿进食,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BOSA等[48]对BO患儿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发现BO患儿营养不良的风险高达49%,肌肉储备不足占60%,提示应对BO患儿加强营养支持,增加肌肉储备。另外,营养不良引起的呼吸肌无力也可影响并加重呼吸功能障碍[49]。且促进身体整体发育也是PIBO患儿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身体成熟是肺发育的关键,是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基础。因此,加强营养支持和提高免疫力是PIBO患儿不容忽视的问题。
2.2.2  呼吸支持
呼吸支持对于慢性肺疾病的患儿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PIBO患儿会出现持续性低氧血症,缺氧会加重多器官功能障碍,一般血氧饱和度<94%时给予吸氧,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并防止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发生。如果患儿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或吸氧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者,必要时需给予呼气末正压通气或机械通气。PIBO患儿夜间易出现低氧血症,且与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需要长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并及时给予呼吸支持[50]。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治疗及随访的34例PIBO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肺功能结果。本研究已通过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1-715)。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
3.2  诊断标准及研究起点设定
PIBO诊断标准[17, 58]:①严重呼吸道感染后持续或反复咳嗽、喘息、呼吸急促、运动耐力下降,持续至少6周; ②双肺可闻及散在的哮鸣音和水泡音; ③胸部高分辨率CT (High-resolution, HRCT)存在马赛克灌注征、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壁增厚; ④肺功能表现为小气道不可逆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⑤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喘息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囊性纤维化、免疫缺陷、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
PIBO缓解期诊断标准:目前尚无明确的PIBO缓解期诊断标准。本研究参考《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59]中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诊断标准,并结合PIBO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肺功能结果对PIBO缓解期进行诊断。指经过治疗后患儿咳嗽、喘息较前缓解,偶有(或不伴有)咳嗽、喘息,肺功能及HRCT无进行性加重,并至少维持3个月。
设定研究起点:①≤5岁PIBO患儿渡过疾病急性期进入PIBO缓解期后,持续雾化吸入激素3个月;②>5岁PIBO患儿以渡过疾病急性期进入缓解期后,持续雾化吸入激素1年(图3.1)。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11
3.1  研究对象 ........................... 11
3.2  诊断标准及研究起点设定 ........................ 11
3.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第4章  结果................................ 15
4.1  一般临床资料 ......................... 15
4.2  肺功能测定结果 ............................... 17
4.3  支气管舒张试验 .............................. 19
第5章  讨论.......................... 20
5.1  PIBO的诊治现状及进展 ............................ 20
5.2  PIBO缓解期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0
5.3  年龄≤5岁PIBO缓解期患儿肺功能的评估 ........ 21
第5章  讨论
5.1  PIBO的诊治现状及进展
肺活检是确诊PIBO的金标准,但由于病变的不均匀分布可能造成取样失败,而且这是一项有创性操作,临床上很少进行此项检查。临床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尤其是肺功能、HRCT)、既往史确诊PIBO。本研究纳入的34例患儿均于重症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反复或持续的咳嗽和喘息,至少持续6周以上,部分患儿存在活动耐力下降或呼吸困难;HRCT表现为马赛克灌注征,部分合并支气管扩张;肺功能表现为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并且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喘息无明显缓解,非急性发作期HRCT的马赛克灌注征未消失,以上方面进行确诊。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建议》[17]。
强烈且持续的炎症反应是PIBO发生及发展的关键环节。有研究发现PIBO患儿的肺泡灌洗液及痰液中中性粒细胞、白介素-8等炎症因子明显增多,并可持续数年[20, 64, 65]。目前激素是治疗PIBO患儿的首选及基础用药,其可以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及聚集,减轻炎症反应,并减少病毒感染及接触过敏原所诱发的气道高反应性[11]。在多数研究中,已证明激素可以改善PIBO急性期患儿的肺功能,并缓解临床症状[6, 8],但尚不清楚激素对PIBO缓解期患儿的肺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评估了激素对PIBO缓解期患儿肺功能的影响,并对比了持续性吸入激素与间歇性吸入激素对PIBO缓解期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
1.吸入激素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年龄>5岁的PIBO缓解期患儿的肺功能及减轻气道阻塞,尤其是持续性吸入激素。
2.对于年龄≤5岁的PIBO缓解期患儿,吸入激素可能对其有积极治疗意义,尤其持续性吸入激素治疗。
3.PIBO患儿可以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