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Alzheime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隐袭起病,以记忆力和其它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特征,65岁以上患病率约为2%,并随年龄显著增加,有研究报告,在90岁以上人群中可达到40%以上,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AD将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王鲁宁,1999)。但至目前为止,AD还没有特异的早期诊断标志。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会出现相应的记忆力和其他认知功能的减退,而在AD早期,又需要区分正常的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减退和病理性损伤所致的认知减退之间的不同,这使得对高龄老年人AD的早诊断显得更加复杂。从目前研究看,在AD诊断确定之前,最好的研究方式是对那些具有较高的痴呆危险,并预测其中有相当大的比例将转变为痴呆的人群进行研究(Howieson,1997),这一人群包括:有遗传危险性的人,如Ap0E4携带者;º高龄老年人,因为年龄是A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正常衰老与早期AD的中间状态。
………………
临床和神经系统检查
所有患者均经详细的临床和神经系统检查,并调查其半年内服药情况,收集其过去史和家族史。1.对于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或以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双耳听力尚可,可以配合完成检查的老年人均进行了主观记忆力减退的评价。2.制定了记忆力横向式比较的自评问题,即“与同龄人比较,您认为你的记忆力如何?”回答分为4个级别:好,一般,比较差,差。对于回答比较差或差的老年人,认为其存在主观的记忆力减退。3.所有被试均有近期头颅MRI或CT检查结果,头颅影像检查不除外老年性脑改变,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塞(梗塞面积<50cm,)。4.神经系统体征不除外单纯、双侧Babinski’s征阳性。5.临床不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稳定期。根据痴呆的排除标准,以及可能导致轻度认知损伤或造成脑功能障碍的各种原因,对患有下述疾病的被试排除在外:肺性脑病,肝性脑病,肾性脑病,高血压不稳定期,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糖尿病,严重营养不良,脑梗塞,脑出血,帕金森病,癫痈,多发性脑梗塞(梗塞面积多soem3)。既往史排除头部外伤,半年内曾服用改善记忆力的药物史,排除抑郁症(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3分)。日常生活活动自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21项版本)<26分。
神经心理学检查和认知功能评价
总体认知功能的评价一本研究中对总体认知功能的评价主要依靠MMSE成绩,场人1RC的操作商(PIQ)作为补充,但并不绝对需要。MMSE(Folstein1975)是一个简短的评价总体认知功能的量表,并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老年痴呆的筛查,它包括时间与地点定向、语言(复述、命名、理解、指令)、心算、即刻与短时听觉词语记忆、结构模仿等项目,总分30分,耗时约5-10分钟。依据中文版MMSE规定,教育程度为中学或以上组的划界分为24分,低于此分常表明可能有足够的认知障碍而易于出现痴呆的临床表现。在本研究中,MMSE〕24分。认知损伤程度的分级CDS、CDR我们还应用了2个评价认知损伤严重程度的量表,即总体衰退量表(GDS)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但此二者不作为必备标准,仅作为入组时的参考,要求GDS=2或3,CDR=0.5。
……………………
对象与方法………………12
结果………………25
讨论………………33
探讨………………44
讨论
从最初的老年良性遗忘,到后来的与年龄有关的AAMI或AACD,再至目前引起人们广泛重视的MCI,这些概念的变迁所描述的基本都是同一种现象,即:随着年龄的增大,一些老年人会出现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的减退,这种减退在程度上介于正常和痴呆之间。最初人们多将其解释为一种增龄性的改变,但近期研究表明,这种记忆力或认知功能的减退在归宿上与痴呆的发生存在着重要的联系(Ritchie2000)。随着研究的深入,MCI的概念及其与痴呆的关系已获得人们广泛的接受和认同,在其定义及可操作的诊断标准研究方面虽然已取得重要进展并已应用于早期临床治疗的实践中,但问题远未得到彻底解决(Ritehie2000)。尤其在国内,有关MCI的研究报道很少(解恒革2001,昂秋青2000,肖世富1999,唐牟尼2000),并且其诊断标准多较含糊,可操作性不强,甚至难以与早期AD相区别。
………………
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操作性较强的MCI诊断标准,以期提高样本的均质性,经初步检验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同时通过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变化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初步明确了MCI认知功能的特点和主要认知功能领域的变化特点。但本研究只是横断面研究,且所涉及的样本量较少,对本研究的标准,尤其是结合聚类分析结果所确定的不同程度的痴呆危险个体仍需前瞻性观察以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