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三级医院麻醉恢复室护理现状调查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65
论文字数:36958 论文编号:sb2015100711481014612 日期:2015-10-09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章引言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据文献报导对恢复期患者回顾性分析表明,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23.7%[1]。患者从手术麻醉结束恢复至术前的各项生理机能水平,需十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苏醒期间的看护力度,麻醉恢复室管理规范与否,直接关乎着患者的安全,若监护不够,将危及患者生命。麻醉恢复室是指接收手术后患者的特定监护和治疗场所,能为所有接受麻醉和镇静患者的苏醒提供良好的密切监护,由麻醉医生和护士管理苏醒期患者,早期识别和及时有效处理各项并发症,防止患者出现意外,确倮手术患者舒适安全。为平稳过渡转回病房/回家的中间环节和重要区域。运作良好的恢复室,同时还可加快接台手术的周转,提高手术台的利用率。目前麻醉后护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据WHO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全球107个国家的护士为患者提供麻醉及相关护理。护士参与了全球70% ~80%的麻醉工作。国外的麻醉护理及麻醉护士协会在欧洲、非洲、美洲等国家已非常普及,曰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及我国的台港和香港也相继成立协会,围绕围麻醉期护士的工作内涵和培训展开学术活动[3]。尤其是美国在麻醉恢复室护士的培养、认证、考核、管理使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4]。全国范围逐渐规范麻醉恢复期患者的护理标准和临床实践指南,确立麻醉后复苏的评分体系,入出科标准,并建立了麻醉护理教育机构及水平鉴定、开发临床实践项目、护士经有资质认定的教育机构或医院进行专业的规范化培训,培训着重于岗位胜任力和恢复期护理的临床实践能力展开。
我国麻醉恢复室的创建较晚,始于50年代末期,仅在全国几家大医院设立,规模小且管理不规范,基础设施欠完善。国家政策和法规没有出台对恢复期护理的准入,收治范畴模糊⑴。同时因各家医院等级,经济条件,综合技术水平差异等原因,使得在复苏床位设置,护理人力资源配备,护士培训,工作职责上对护士无统一的定性,护士使用管理上良莠不齐。恢复期护理上无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陈秀琴,张伟英等调研广东省52所三级医院中,28所(53.8%)开设有恢复室,65所二级医院设置恢复室仅有15所(23.1%)。平均复苏床位数与手术台比例1:6.84,护士学历及专业技能层次普通较低。而2010年蒋莉莉等[6]对上海市26所三级医院调研结果显示,有19所(占73.1%)开设麻醉护理,复苏床位与手术台之th0.42:l,床护之比1:0.33,开展率高,但护理人员配备相对不足。2011版的《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内评审内容明确规范麻醉后复苏管理措施到位,实施规范的全程监测,记录麻醉后患者的恢复状态。限于国内较多三级医院对恢复室护理开展率不高,较难达到上述标准,二级医院比例更低。2005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7]步署要求下完成的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糖尿病、血透、胖瘤等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科士培训体系抅建,管理曰趋成熟与规范,但麻醉恢复期的护理与管理现状少有报道。本研究拟对照美国《围麻醉护理标准》和国内《2011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自行设计量表,抽样调查浙江省三级医院麻醉恢复室基础设施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工作范围,运行模式,炉士培训及护士的专科临床能力等情况,获得基线数据,分析数据,并与国内外规范标准进行比较,以初步了解浙江省麻醉恢复室在运行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不足,为建立本专业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井麻醉后护理廣量提拱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参考依据。
………


1.2相关概念和定义
美国围麻醉护理协会给予围麻醉护理(Perianesthesia Nursing)的定义是指围绕麻醉的全过程,从患者接受麻醉评估开始,实施麻醉方案,维持到手术/诊疗操作完成直至后期恢复的护理过程。通过评估,诊断,实施护理措施和评价有否因使用镇静剖/镇痛药/麻醉别和施行麻醉技术而导致的生理,心理问题,高危因素产生[8]。麻醉服务范畴内使用镇静剂/镇痛药或麻醉刻,施行麻醉技术主要区域包括住院手术室,门诊手术中心/日间手术中心,产科,镇痛管理区域,牙科,特殊诊疗区域(如心脏导管介入治疗,电刺激疗法,内镜,放射科,脾瘤内科等)。
………


第2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①浙江省36所三级医院的麻畔恢复室护士长/负责人,②浙江省36所三级医院在岗的麻醉恢复室护士(去除病假1个月以上、有孔假、外出进修学习1个月以上的护士)。纳入标准:自愿接受并配合调查。


2.2研究方法
釆取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填写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对所得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


2.2.1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浙江省三级医院麻醉恢复室一般情况调查表》、《麻醉专科护士工作范围调查表》、《麻醉恢复室护士临床专科能力调查表》。查阅国内外关于麻醉恢复室运行现况,并参照护理人力资源调查表,《2011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麻醉恢复室管理规范相关章节,自行设计《浙江省三级医院麻醉恢复室一般情况调查表》,问卷的内容包括:医院的床位规模,医院性质,恢复室床位配置现状,组织管理模式及服务时间,护理人员配置,护士的职称,年龄段,学历,教育培训方式等。主要了解麻醉恢复室的资源配置及运行模式。麻醉恢复室护士临床专科能力调查表是建立在美国2013年修订的《围麻醉护理实践指南》[12]中关于麻醉恢复室护士临床专科能力描述部分基础上。《围麻醉护理实践指南》涵盖了包括麻醉药物、麻醉技术、麻醉器材,麻畔机/呼吸机,疼痛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专科评估方法,气道管理及急救能力,各种并发症干预及处理能力等内容的3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为0-4分(0=没有能力,1=有一点能力,2=有一些能力,3=有足够的能力,4=很有能力),满分为120分。
……….


第3章研究结果.......... 9
3.1 一般资料汇总.......... 9
3.2浙江省三级医院麻醉恢复室护士管理.......... 11
第4章讨论 ..........13
4.1浙江省三级医院麻醉恢复室床位资源配置..........13
4.2护士人力资源配置与护士工作范围讨论分析.......... 15
4.3护士培训教育及专科临床能力分析.......... 17
第5章建议..........21
5.1增设恢复室床位或适当延长恢复室运行时间.......... 21
5.2限定收治范畴.......... 21
5.3护士分类定岗定编,明确职责.......... 22
5.4恢复室护士的规范化培养及资质认证体系..........22


第5章建议


5.1增设恢复室床位或适当延长恢复室运行时间
研究发现,麻醉恢复室床位设置不足,难以補保患者有充足的复苏空间和观察时间,监护不足将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安全。同时,多数医院麻醉恢复室护士长/负责人发现,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医院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手术量,常急于扩大或建手术室规模,但由于缺少麻醉恢复室床位,部分患者仍面临滞留在手术间等待苏醒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延摘接台手术的进行。根据本研究结果,浙江省麻醉恢复室开展率高,但复苏床位配备不足,工作任务仍较为繁重。医院可考虑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增设麻醉恢复室床位,或在现有的基袖上进一步护"建麻醉恢复室规模,对于暂且不能建的医院,可通过适当延长复苏室的开放时间,增加晚间护士合理排班等措施,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接台手术进行,缓解床位相对不足的境况,真正满足手术量增长的实际需求,在提高手术间的利用率的同时,确保患者有安全的复苏空间和术后观察时间。

………


结论


与欧美国家成熟规范的围麻醉护理相比,我国麻醉恢复室的创建较晚,先后在全国的大医院设立,规模小且管理不规范,基础设施欠完善。国家政策和法规没有出台对恢复期护理的准入,收治范畴模糊。同时因各家医院等级,经济条件,综合技术水平差异等原因,使得在复苏床位设置,护理人力资源配备,护士培训,工作职责上对护士无统一的定性,护士使用管理上良莠不齐。恢复期护理上无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与国内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糖尿病、血透、胖瘤等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相比,也存在较大的落后性和差异性。与其它专科护士相比,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与管理现状少有报道。本调查对照美国《围麻醉护理标准》和国内《2011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自行设计量表,同时应用麻醉恢复室护士临床专科能力的调查中文版问卷,调査了解浙江省36所三级医院的麻醉恢复室基础设施配置,运行模式及护士教育培训、临床能力等情况,以了解麻綷恢复室在运行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不足,为建立本专业规范化培训体系,提升麻醉后护理质量提拱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参考依据。
............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