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青年学生注意与精神运动速度、 执行功能、记忆的影响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6566 论文编号:sb2021100421283238579 日期:2021-10-0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临床医学论文,本研究探讨了睡眠对注意与精神运动速度、执行功能、记忆的影响,扩大了研究范围。其次,本研究选用更为精确、有效的 CANTAB作为认知评估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受试者语言文化背景、评估人员主观性等混杂因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本研究于 2020 年 2 月至 2020 年 9 月选取四川省成都市某大学在校健康青年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招募青年学生 102 例,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 66 例。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按 1:1 分为实验组 33 例和对照组 33例,其中 4 例受试者未遵循规定时间参与第二阶段测试,最终,实验组 32例、对照组 30 例受试者完成所有实验。
①年龄范围 18-30 岁;②汉族;③根据爱丁堡利手测试问卷判定为右利手者;④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⑤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判定为认知功能正常者;⑥能够配合完成所有测试;⑦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范围 18-30 岁;②汉族;③根据爱丁堡利手测试问卷判定为右利手者;④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⑤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判定为认知功能正常者;⑥能够配合完成所有测试;⑦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认定为主观睡眠质量差者;②根据Epworth 嗜睡量表认定为白天过度嗜睡者;③根据清晨型与夜晚型自评量表-19 项认定为昼夜节律属于绝对清晨型或绝对夜晚型者;④有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生物节律睡眠障碍等睡眠相关疾病史;⑤有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癫痫、运动障碍等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史;⑥有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史;⑦存在影响研究实施的视觉或听觉障碍;⑧近两周有可能影响睡眠或认知功能的镇静、催眠药物服用史,如苯二氮卓类药物等;⑨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⑩孕妇、哺乳期或月经期女性。
.........................

2  问卷工具
2.1   自制一般情况问卷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民族、受教育年限、体育锻炼(后简称锻炼)情况、视觉或听觉障碍疾病史、精神疾病史、睡眠相关疾病史、神经系统疾病史、其它躯体疾病史及近两周药物服用情况等相关信息。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衡量个体胖瘦情况及躯体健康的标准,计算方法为体重(kg)÷身高2(m2),18.5≤BMI<24 为体重正常,超出该范围则可判定为体重过低或超重[23]。锻炼情况按锻炼频率为每周 3 次及以上、每周 1-2 次、每月 2-3 次、每月 1 次以下分为经常、有时、偶尔、无[24]。
2.2   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 MINI)
美国 Sheehan 和 Lecrubier 教授研制的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是精神疾病的简短结构式访谈诊断工具。中文版 MINI 经我国学者研究证实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5]。本研究使用该访谈工具排除存在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对象。
2.3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 A)是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快速筛查工具,2004 年由加拿大 Nasreddine 等[26]制定而成。该量表共包含 12 道题目及 7个认知领域,总分 30 分,得分≥26 分即可判定认知功能正常。
..............................

结果

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及昼夜节律分析
招募的 102 例青年学生中,1 例近两周内曾服用阿普唑仑助眠,2 例经MINI 访谈考虑既往存在抑郁发作,13 例 PSQI 得分≥7 分被判定为主观睡眠质量差,6 例 ESS 总分>10 分被判定为白天过度嗜睡,3 例 MEQ-19 评分≥70 分被认定为昼夜节律处于绝对清晨型,11 例 MEQ-19 评分≤42 分被认定为昼夜节律处于绝对夜晚型,因此共 36 例青年学生被排除在外,另有4 例受试者未遵循规定时间参与第二阶段测试。本研究共纳入健康青年学生 62 例,其中男性 24 例,占 38.7%,女性 38 例,占 61.3%,男女比例为1:1.58;年龄范围 19-30 岁,平均年龄 24.00±1.96 岁,年龄处于 18-24 岁阶段有 39 例(62.9%),处于 25-30 岁阶段有 23 例(37.1%);体质指数(BMI)范围 17.10-29.94,平均 BMI21.01±3.02,其中 14.5%的学生体重处于超重状态;受教育年限范围 12-20 年,平均受教育年限 17.52±1.61 年,受教育年限≥18 年者 34 例(54.8%);经常、有时及偶尔锻炼者分别占 12.9%、25.8%和 50.0%。对于昼夜节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仅 9.7%的青年学生昼夜节律处于中度清晨型,而中度夜晚型占 46.8%。详见表 1。 
表 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及昼夜节律分析(N=62)
表 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及昼夜节律分析(N=62)
表 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及昼夜节律分析(N=62) 
..............................

2   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资料及昼夜节律比较
本研究共纳入实验组青年学生 32 例,对照组青年学生 30 例,实验组人数与对照组人数比例为 1.07:1,对两组性别、年龄、BMI 指数、受教育年限、体育锻炼情况、昼夜节律进行 t 检验或卡方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详见表 2。
表 2   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资料及昼夜节律比较(x±s)/N
表 2   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资料及昼夜节律比较(x±s)/N
表 2   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资料及昼夜节律比较(x±s)/N 
.................................


材料与方法..........................30
1  研究对象..........................30
1.1   研究对象来源..........................30
2  问卷工具..........................30
2.1   自制一般情况问卷..........................30
结果..........................35
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及昼夜节律分析.........................35
2   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资料及昼夜节律比较.........................35
3   实验组和对照组注意与精神运动速度、执行功能、记忆的差异.........................35
讨论.....................42
1   青年学生人口学资料及昼夜节律特点..................42
2   睡眠对注意与精神运动速度、执行功能、记忆的影响.....................42

讨论

1   青年学生人口学资料及昼夜节律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年学生半数以上的人体重处于正常范围,14.5%的人被判定为体重超重,与林延敏等人[38]对山西省某高校大学生的研究结果相比,正常体重占比更低,超重占比更高,考虑原因可能在于此次纳入的年龄范围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基础代谢率降低、体能下降、学习和家庭的生活压力增大引起摄入甜食、油脂类食物增加等都可能导致 BMI 指数的增长。
昼夜节律是日周期的重要特征,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根据睡觉、起床时间等特征的不同可将昼夜偏好类型分为清晨型、中间型和夜晚型。清晨型个体倾向于早睡早起,也被称为百灵鸟型,早上和上午时处于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状态;夜晚型倾向于晚睡晚起,也被称为猫头鹰型,其生理和心理活动高峰期为下午和晚上。本研究因实验设计需要排除昼夜节律处于绝对清晨型和绝对夜晚型的学生,通过分析发现,本次研究对象中度清晨型占比最少,仅为 9.7%,与许浩迪等人[39]对大学生日周期类型分析结果类似,而中度夜晚型占比最多,Carskadon 等[40]通过研究也发现青少年学生睡觉和起床时间偏向于晚睡晚起,考虑可能与学习任务繁重、手机依赖程度高、网络成瘾[41]、当今社会夜间经济发展迅速等原因相关。目前已有研究发现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入睡时间延迟等[42]。
........................

结论


1.睡眠对改善青年学生认知功能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精神运动速度与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的提高。
2.性别、体育锻炼情况、昼夜节律和体质指数(BMI)是青年学生认知功能的部分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