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临床医学论文,笔者经过研究,得出结论:与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相比,健脾降逆方治疗伴有咽喉反流的声带白斑效果更好,但健脾降逆方治疗喉镜表现为平坦光滑型和隆起光滑型的声带白斑疗效无差异。
第2章综述
2.1声带白斑的病因
声带白斑是指声带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块样隆起或角状突起样病变,是包括了良性增生性病变、不同级别的异型增生、原位癌,甚至是癌变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2.1.1用声不当
声带白斑的发病与用声不当有关。声带长时间过度发声导致声带的微血管壁出现机械性炎症损害,可以导致抗体水平的升高及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损伤的微血管,从而激活补体,导致声带继发性的炎症改变[1]。声带机械性损伤可能是声带白斑发生的原因之一。
2.1.2吸烟与饮酒
香烟、酒精刺激是声带白斑发生的重要原因。香烟燃烧产生的物质会引起呼吸道损伤。而过量饮酒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一系列胃肠道疾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中的胃酸、胃蛋白酶、胆汁及未消化的食物会刺激咽喉部及口腔、食管的黏膜,使其发生病变。Kumar等[2]进行了大规模的筛查,共计1552人,口腔检查发现144人患有口腔白斑,详细询问吸烟情况后,发现吸烟者口腔白斑发病率约为11%,而非吸烟者的发病率约为2.5%,表明香烟中化学成分的刺激是口腔白斑形成的重要原因。Singhi等[3]发现18例食管白斑患者中,11人有长期吸烟史,7人有长期饮酒史,提示吸烟饮酒与食管白斑的发生密切相关。崔卫新[4]等对555例声带白斑进行研究发现,78.9%的患者伴长期吸烟史,64.5%的患者伴长期饮酒史,但烟酒刺激与异型增生的严重程度、癌变和复发无直接相关性。
...............................
2.2声带白斑的形态分型与异型增生程度的关系
声带白斑诊断首选方法为喉镜检查。按照白斑的形态特点,分为3种类型[23],即:①平坦光滑型:声带局部呈白色斑片状,高度平行于黏膜表面,白斑周围与黏膜连接良好,无阶梯感,白斑表面均质、平滑;②隆起光滑型:白斑显著高出黏膜表面,且白斑周围与黏膜之间不连续,有阶梯感,但增厚的白斑均质、平滑;③粗糙型:白斑表面粗糙不平,可以表现为结节状、疣状或颗粒状,不均质。尽管声带白斑属于喉癌前病变,但其病理组织学上,有炎性改变,也有癌前病变,甚至癌变。目前针对喉癌前病变使用最多的病理组织学分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鳞状上皮异型增生分类法。正常喉黏膜是非角化鳞状上皮,当出现组织结构混乱,并且细胞出现异型性变化,称为异型增生。WHO分类法具体分级为:(1)单纯鳞状上皮细胞增生:主要表现为细胞数量的增长,但组织结构上细胞排列规范,无异型性变化。(2)轻度异型增生:主要表现为组织学结构的混乱,细胞有异型性变化,但异型增生的细胞仅出现在上皮下三分之一处。(3)中度异型增生:表现是组织结构混乱和异型增生的细胞蔓延至上皮中三分之一处。(4)重度异型增生:组织结构重度紊乱和异型增生的细胞超过上皮三分之二处。(5)原位癌:全层或近乎全层细胞结构紊乱并伴有明显的细胞异型增生,但未突破基底膜。由于声带白斑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可以判断恶性转变的风险,因此风险等级越高表示癌变的风险越大[24]。因此推荐基于声带白斑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使用“低危组(轻中度异型增生)”和“高危组(重度异型增生及原位癌)”进行划分。Zhang等[23]研究了1170例声带白斑,通过喉镜表现进行形态分型,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平坦光滑型的声带白斑,病理主要是鳞状上皮单纯增生(76.9%);隆起光滑型的声带白斑,病理主要是鳞状上皮单纯增生(35.6%)和轻度非典型增生(35.5%);而粗糙型声带白斑,病理主要是重度非典型增生(21.5%)和原位癌(29.3%),表明了声带白斑形态学分型与异型增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第3章材料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共90例以声嘶、喉部不适等主诉就诊,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行电子喉镜检查明确诊断为声带白斑的患者。
保守治疗组纳入标准:(1)年龄18岁-80岁;(2)患者知情并同意参加本课题研究;(3)喉镜表现为平坦光滑型和隆起光滑型。
保守治疗组排除标准:(1)年龄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就诊时曾经接受过其他治疗者;(3)喉镜表现为粗糙型;(4)合并声带恶性肿瘤、声带息肉、声带麻痹、喉水肿等疾病;(5)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者;(6)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7)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手术治疗组纳入标准:(1)年龄18岁-80岁;(2)患者知情并同意参加本课题研究;(3)喉镜表现为粗糙型和保守治疗无效的平坦光滑型及隆起光滑型。
手术治疗组排除标准:(1)年龄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喉镜表现为平坦光滑型及隆起光滑型未经保守治疗者;(3)曾经接受过声带手术者;(4)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患者;(5)合并声带恶性肿瘤,声带息肉、声带麻痹、喉水肿等疾病;(6)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异常障碍者;(7)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8)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
3.2研究方法
3.2.1研究对象分组
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声带白斑患者,根据电子喉镜检查下声带白斑的形态特点分为:保守治疗组(未曾治疗的平坦光滑型和隆起光滑型)和手术治疗组(粗糙型和保守治疗无效的平坦光滑型及隆起光滑型)。保守治疗组根据RSI和RFS量表评估后,分为无咽喉反流组和疑似咽喉反流组。疑似咽喉反流组随机分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组和健脾降逆方组。
3.2.2电子喉镜评估
同一名医师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并根据患者声带白斑的形态特点分为3种类型:平坦光滑型,隆起光滑型,粗糙型。
3.2.3咽喉反流的评估
根据个人病史和喉镜检查结果,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填写RSI量表,根据喉镜下喉部体征填写RFS量表。若RSI>13和/或RFS>7考虑存在咽喉反流。
3.2.4治疗及复查
根据患者病史,结合电子喉镜结果以及对咽喉反流的评估,对于喉镜表现为平坦光滑型和隆起光滑型的未曾治疗的声带白斑患者给予对因及保守治疗:(1)无咽喉反流组,给与布地奈德2 mg+生理盐水2 ml雾化吸入,每天1次,每次约10 min,治疗10天。(2)疑似咽喉反流的患者,随机分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组和健脾降逆方组。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组: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餐前30min口服,一日2次。莫沙比利,5 mg餐前口服,一日3次。治疗8周,显效后继续治疗4-8周。健脾降逆方组:健脾降逆方(姜半夏15g、干姜9g、海螵蛸12g、黄连9g、吴茱萸2g、炙甘草9g、煅瓦楞子15g、赭石20g、蒲公英15g、黄芩9g),以上药由我院中药房制成中药免煎颗粒,1剂,早餐和晚餐前30 min温水冲服,2周1个疗程,应用1-2个疗程。对于喉镜表现为粗糙型和保守治疗无效的平坦光滑型及隆起光滑型声带白斑患者应给予手术治疗,于全麻下支撑喉镜下显微镜辅助下CO2激光切除病变,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决定手术范围。所有患者应戒烟酒,休声,健康饮食。
..............................
第3章材料与方法..............................12
3.1研究对象...............................12
3.2研究方法.......................12
第4章结果.....................................15
4.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15
4.2保守治疗组中疑似咽喉反流患者的RSI和RFS治疗前后总评分比较.......................15
第5章讨论........................21
5.1声带白斑与咽喉反流........................21
5.2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不伴咽喉反流的声带白斑..............21
第5章讨论
5.1声带白斑与咽喉反流
咽喉反流与声带白斑的相关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因反流物对声带黏膜上皮产生慢性刺激,使其发生角化及异型增生。宋晓霞等[57]对157例声带白斑患者进行RSI和RFS量表评估,发现56.70%的患者疑似有咽喉反流,经抑酸及戒烟酒、休声、清淡饮食等保守治疗后,疑似咽喉反流的大部分患者声带黏膜白色病变已基本或完全消失。朱虹[58]等通过对138例声带白斑患者进行评估,发现咽喉反流可疑阳性占54.3%,显示咽喉反流在声带白斑的发病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共纳入90例患者,经RSI和RFS量表评估,70例疑似伴有咽喉反流,占比77.78%。保守治疗组的56例患者中,48例疑似伴有咽喉反流,占比85.71%,23人经抗反流治疗有效。提示咽喉反流与声带白斑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
第6章结论
1.声带白斑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咽喉反流。
2.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于不伴有咽喉反流的声带白斑患者效果良好。
3.与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相比,健脾降逆方治疗伴有咽喉反流的声带白斑效果更好,但健脾降逆方治疗喉镜表现平坦光滑型和隆起光滑型的声带白斑效果无差异。
4.声带白斑形态学分型与异型增生的严重程度相关。CO2激光手术治疗声带白斑效果明确,白斑累及的范围大、伴有咽喉反流可能是导致复发的原因。与术中切除的范围及深度不够充分也有关,提示对于范围较大行I型切除的白斑,术中注意切缘及深度到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