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关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只有具备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才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生存,才能真正的达到自主管理和自我造血的目标[1]。随着现代企业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原有单一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变化为多样化和复杂化,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内容和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及财务管理目标的设计等都随之受到了巨大影响与冲击。在旧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机构臃肿,财务管理松弛,财权分散,监督缺乏,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客观规律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协调好各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其标志是后勤集团引入市场竞争,其运行制度和管理规则执行一般社会企业的方式[2]。而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要使企业财务核算与业务处理的流程协同,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化和动态化,让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可以很容易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不仅仅地只是对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应收账款回收等资金流转环节的管理,还包括对财务信息的管理。传统模式下的高校后勤,存在财权过度分散与失控、监管缺乏、信息不能及时共享;财务管理松弛,各自为政,后勤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没有设定为各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核算体系不完善、成本管理不健全、财务分析缺乏,已不适应高校后勤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步伐[3]。只有将宽松、滞后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改进为集中、实时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彻底改变落后现状,才能让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在二十世纪中叶,我国尚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活动相对简单,企业财务活动单一,财务管理的独立性较差,完全只是机械地执行国家的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改革开放之后,在市场经济各要素的约束下,企业必须要具有自主经营能力,能够自负盈亏,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独立完成商品生产和经营。由此可见,财务管理是实现上述各种目的的基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对财务管理、财务制度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应用创造了广阔的天地。以目前专家们通过在对财务管理模式不断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财务管理模式的理论以及本人在高校后勤行业中的工作经验,探讨适应 DZ 高校后勤公司管理目标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这对于当前高校后勤运行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规范我国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改善当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财务分析滞后等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创新性。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加速发展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社会化运行管理新体制。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之间、后勤集团下属各单位之间及独立法人企业与非独立法人企业之间的各类关系,在明晰产权、转变学校和后勤实体双方观念的基础上,提高高校后勤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后勤集团的发展。
(2)有利于高校后勤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保持活力,使财务管理实现知识化,推动高校后勤集团资金运行的良性发展。
(3)有利于完善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理论,修正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目标,提升高校后勤集团管理能力,推动我国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4)有利于配合现阶段高校后勤进一步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加速高校后勤财务改革的进程,促进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企业化。
第二章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理论概述
2.1 企业集团公司的概述及其特性
企业集团是一个法律意义并不十分明晰的商业术语,通常指若干企业在承认某一章程条件下组建的企业联合体,这些企业可能存在着股权关系,也可能不存在股权关系。国家工商局 1998 年对我国的企业集团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集团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作为共同行为规范的集团总部、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5]。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企业集团是一个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成的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大型经济联合组织[6],其成员企业大多在资产、技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是以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实力强大的企业为中心[7]。综合以上国家和学术界对企业集团的相关规定和研究,笔者认为当代的企业集团一般是以资本为主要纽带,建立资本流通通道,并通过金融资本、产品制造及研发、技术共享、知识产权等不同的利益关系,由多家具有法人地位的公司组成的,旨在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又能使各个单一公司可以获得最优利益的,有组织、有计划经营的多种层次相结合的公司群体。资源运用的高效整合和企业管理的有序协同是企业集团的标帜。母公司是发布管理命令的司令部,具有核心主导功能,负有制定企业集团组织章程、发布战略规划、解读管理政策、推广管理制度等责任,为集团内成员企业建立起基本规范与行为准则,达到协调集团有序运行的目的。集团统一的规范必须在集团内母公司、子公司以及相关各成员企业内有效执行,从而有利于达到集团整体和各个成员企业个体利益同步最大化的目标,实现多赢。
第三章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17
3.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 ............. 17
3.2 我国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特点 ......... 19
3.3 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特殊性 .......... 20
3.4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 21
3.5 本章小结 .................. 23
第四章 DZ 大学后勤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现状........... 24
4.1 DZ 大学后勤集团公司简介........... 24
4.2 DZ 大学后勤集团公司现有财务管理模式 ......... 25
4.3 本章小结 .................. 33
第五章 DZ 大学后勤集团公司财务管理.................. 34
5.1 DZ 大学后勤集团公司构建集权式财务........... 34
5.2 DZ 大学后勤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35
5.2.1 优化财务管理理念,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 35
5.3 DZ 大学后勤集团公司集权式财务管理........ 41
5.4 DZ 大学后勤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46
5.5 本章小结 ............ 47
结论
本文从介绍我国如何界定企业集团的含义出发,概述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及其管理模式的特征和分类等相关内容,然后根据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应该考虑的因素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财务管理特殊性,结合DZ大学后勤集团公司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以及笔者在DZ大学后勤集团公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出了DZ大学后勤集团公司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并研究了DZ大学后勤后勤集团公司实行集权式财务管理的原因,通过分析提出了DZ大学后勤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和保障实施的建议。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对公司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实现集团整体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在实践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最终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将集权式财务管理理论与具体的企业实践相结合,将这些理论运用到笔者工作的DZ大学后勤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去,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DZ大学后勤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优化方案。笔者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用身边的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作为案例,能为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在高校后勤集团行业中有效实施起到参考的作用。
由于笔者只对 DZ 大学后勤集团这一个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由于财务管理模式的改进是一个具有阶段性和渐进性的动态过程,是要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能力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的,因此,其它高校后勤在改革自身财务管理模式时不能照本宣科的采用本文所提出的优化方案, 可以在参考本文的研究模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身后勤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形式、所处的发展阶段、经营方式及特点、企业文化和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等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选择出真正适合自身现状、符合发展需要的解决方案,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不纯粹是理论上的研究问题,还需考虑实践中的可操作性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在理论界还没有成熟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理论,由于笔者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本文对 DZ 大学后勤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笔者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深入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长胜,朱晓红.企业财务制度设计与案例大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2] 韩友文.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的职能实现.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71-72
[3] Wallman,S,M.H. The Aeeounting and http://sblunwen.com/cwglxlw/ Diselosureand Evolving World:The Need for Dramatie Change.Accounting Horizons,1995:9(3):81-91
[4] 代辉.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架构及解决方案设想.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2):252
[5]《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第三条.国家工商局 1998 年(59)号文件
[6] Jarillo , Martinez.The Evolution of Research 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in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1989,3:489-514
[7] 罗高峰.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理论及案例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7
[8] 王丽敏.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12):85-87.
[9] 陈蒙.现代企业制度与财务管理模式.财会研究,2009(2):71-72
[10] Porterme.From competitiveAdvantage to corporateStrategy.Harvard businessreview,1987,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