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世界经济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分析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对于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能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就笔者看来,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四大特点。首先,经营国际化趋势。特别是在我国加入 WTO 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今后国内商业银行会更多地走出国门,同时,国外银行、国外资本也将涌进国内,给国内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学习世界先进理念与经验的机会,也意味着未来竞争的激烈化。其次,经营范围扩大化、混业经营成为必然趋势。目前银行已经由传统的以信贷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向发展信贷以外的资产增值服务、理财服务、投行业务、金融衍生品业务扩展,1999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的限制,标志着美国混业经营的开始,中国目前也开始顺应这种潮流,如我行(吉林省工商银行)已成立了投行部及融资租赁等部门。再次,经营的网络化、便捷化。随着传统互联网及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成熟,网络化、便捷化的经营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另一大特点,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兴起,极大地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同时也在发展思路和理念上对商业银行提出了考验;最后,风险管理和信用管理得到重视。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混业经营、网络化、便捷化等发展趋势,给银行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意为着风险的加大,因此风险管理、信用管理必然会受以重视。
……..
1.2 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信贷业务都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利润占总利润的比例很高,大多在六成以上,可以说是最主要的盈利手段。尽管近年来随着混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信贷利润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可以说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对商业银行稳步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约定还款期限及利息,在期限届满时从借款人处收回本金和利息,在理想情况下,银行的利润来自于借款人支付的利息扣减经营成本。但是,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由于银行款项借给借款人后,就脱离了银行的控制,这就产生了不能及时、全部收回本息乃至彻底不能收回本息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关乎银行存亡的重要风险指标,也历来为各个国家所重视,各国监管机构纷纷制定指标以控制信用风险,在国际范围内,巴塞尔协议对此也有相关规定。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例在 21 世纪初还处于近 20%的高位,随着 2008 年去库存化及 2009 年宏观调控目标的完成,该指标已经稳步下降到 1%左右,2012 年底达到 0.95%,2013 年略有回升,又到了 1%。信用风险是银行经营的主要风险,可以说如何控制信用风险是银行业一个永恒的主题,一个常见常新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关注,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及与国际银行、资本愈发激烈竞争的情况下,稳定控制信用风险意义更加至关重要。鉴于此,笔者通过对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公司信贷业务现状的分析,试图找出我行在公司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查摆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可能有助于改善目前状况的措施。总之,在当前银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关注基本业务,避免主要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健康稳健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之所在。
………
第 2 章 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2.1 公司信贷的概况
近年来,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上下励精图治,尽管近年来金融环境、实体制造业整体环境趋于恶劣,仍然取得了稳健的发展。全行贷款总量稳健增长,以 2010 年以来的数据看,每年的增长率最少都有 8%以上,信贷余额总量位于同行业前列。在公司贷款方面,从 2010 年的 660 亿元到 2013 年的 790 亿元,增长率高达 19.7%。以 2012 年的数据看,工商银行信贷规模为 750 亿元,同期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分别为 749 亿元、595 亿元、410 亿元,在四大国有银行中居首要地位。2012 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宏观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虽然公司信贷总量比同期有一定增长,但是公司客户户数总量较年初有所下降。笔者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内部统计数据对公司信贷业务的结构进行了分类汇总。2012 年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公司业务信贷结构如表 1.2 所示。从贷款企业规模上来看,大型、中型企业占比都很高,平分秋色,而小企业则占比很低,尚不足 7%。大、中型企业资本雄厚,盈利能力相对较强,更多数拥有国有背景,抵御风险的能力强,通常为各家银行所青睐,因此大企业议价能力一般比较强,同等量额的贷款贷给大企业所得盈利明显较贷给小企业少。小企业相对来讲,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贷款不良的可能性更高,但反过来讲,议价能力比较弱,同等量额贷款的利润空间更大。
……….
2.2 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
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在行长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业务,组织架构与工商银行总行基本上相对应。在公司信贷业务方面常设一名副行长负责日常管理,当然,在现有体制下,这名副行长并不仅仅管理这一个部门工作事宜,可能兼管几个不相关的部门,极端情况下甚至管理上下游具有监督制约关系的部门。另外,还设有数个专业委员会在各自管理领域内承担最高领导责任,包括贷款审查委员会、投资委员会、财务委员会等。在具体信贷业务部门方面,和公司业务对应以及有业务关联的部门包括负责前端业务的公司业务部、小企业部、投行部、机构部;中端的审批、授信业务主要由授信审批部下设的公司业务科负责,又具体地分为大中型企业组和小企业组;在公司信贷业务的后端,即信贷管理及不良贷款处置方面主要由信贷管理部们负责。在公司信贷业务一条线之外还有些部门与之密切相关,包括风险管理部、法律事务部、稽核部门等等。笔者为方便论证,以所在行组织架构图为基础,把与信贷业务关系密切的部门和机构汇集在一起画出一个组织架构图,不符合一般公开的组织架构图,甚至在逻辑上也未必符合组织机构设计初衷,但更符合实际工作管理与运行。如图2.3 所示。
………..
第 3 章 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3.1 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原因分析......... 21
3.2 企业文化等制度方面的原因分析 ......... 24
3.3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人道德风险理论的原因分析 .... 29
第 4 章 完善银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33
4.1 改善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 ..... 33
4.2 改进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制度 ..... 35
4.3 运用“大数据”克服信息不对称与代理人道德风险......... 40
第 4 章 完善银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4.1 改善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
银行所处的外部环境,诸如宏观经济、法律、道德环境等背景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同,外部环境通常只是决定信贷风险中的系统性风险。虽然根据系统性风险的定义,这种风险具有不可分散性,但并不意味着面对系统风险我们应该无所作为,因为外部环境所引起的系统性风险还是要通过每个企业的内部制度渗入进来的,不会凭空地发挥影响,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来改善外部环境。即使有些因素是难以更改的,那也可以自己做出改变以适应变化的环境。怎么让山走到人跟前来?答案是我们应该走过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一个行业赶上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助推很容易走向繁荣,宏观经济的变坏也可能摧毁一个行业。银行信贷业务逐利性使得它会紧跟行业发展,同时银行信贷存在放大作用,也会反过来加强行业发展的趋势。这种放大效应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因为非理性的放贷将银行自身至于危险境地。
…………
结 论
公司信贷业务是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效益与安全关乎整个银行的发展,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则又决定着公司信贷业务的发展水平。因此,以降低公司信贷业务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为目标打造风险管理系统成为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工作中大量第一手资料,综合运用信贷风险理论分析问题,并结合工行吉林省分行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适合于该行特点的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并得出以下结论:
(1)导致风险管理难题的原因是不同层次、多方面的,因此,重新构建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性工作,不仅要改善银行的外部环境,诸如宏观经济形势、法律制度、道德建设,还要关注于银行内部风险防控系统的完善,更要与时俱进地应用最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改善经营治理能力。
(2)在外部环境方面,改善宏观经济形式、法律制度、道德建设的责任对于一个银行来说过于艰难,然而作为区域居于首要地位的大型银行,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也并非完全无所作为。历史上任何大的制度变革、形势发展也都与利益攸关者的努力分不开,言论自由有新闻出版业的贡献,法律健全有市场主体的推动,甚至战争形式的变化也有军火商的身影。总而言之,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利益攸关者不能有“搭便车”的思想。在具体措施方面,应对坚持理性放贷应对宏观经济变化,促进法律制度完善并依法行使权利,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速征信系统建设。工行吉林省分行必须肩负起这种天然的责任,为营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而做一些尝试和努力,这种尽责也必将意味着带来更多的收益与安全。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