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三年我国GDP增速维持在7%以内,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要追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三驾拉动经济的“马车”一一投资、消费和出口,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宏观角度,它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微观角度,它关系着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未来企业现金流的增长,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作为经济发展中如此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的投餐效率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企业投资效率情况不容乐观:研究了全球61个国家的投资效率,其中我国上市公司排在倒数第五位;张功富和宋献中将非效率投资分为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并进行实证研宄,发现大约有60%的上市公司存在投资不足的现象。同时,由于融资约束的普遍存在,我国企业在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方面均受到限制,其中,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不论在融资方面、市场准入方面还是法律保护方面,所受到的约束都更为明显。因此,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问题亟待大概陪我。
导致投资不足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显然是资金不足,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要的前提保障便是充足的资金,而在我国企业的资金来源中,信贷资金又是一项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因此,能否在获取信贷资金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信贷资金的获取中,同时存在着市场环境与非市场环境,由于政府在我国经济体制中起着主导作用,掌握了资源分配的权力,当企业具有政治关联时,往往意味着企业具有非市场环境的竞争优势。而国有企业由于自身特性使然,在政治关联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相较之下,民营企业则容易由于没有政治关联的特殊价值加成而受到更为严苛的信贷资金获取条件的约束。
........................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在我国转型经济的背景之下,对政治关联、信贷融资与投资不足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辅以定义与理论,对这三者的关系进行理论推演。再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宄对象,首先检验政治关联是否对企业的投资不足产生了影响,其次检验政治关联是否有助于企业获取信贷融资,最后检验信贷融资是否在政治关联与投资不足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同时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企业政治关联、信贷融资与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在理论分析中,以国内外文献综述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政#干^理论、声誉机制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为出发点,从理论层面上分析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信贷融资与投资不足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据此提出本文假设。
在实证研究中,通过国泰安数据库收集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数据作为样本加入确立的模型中进行定量研宄,首先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政治关联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其次检验政治关联对投资不足的影响,最后检验信贷融资在政治关联与投资不足之间的中介效应。上述两部分均利用Stata结合相关模型对上述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并由此得出最终研究结论。
.......................
.......................
第2章文献综述
2.1政治关联与信贷融资相关文献综述
2.1政治关联与信贷融资相关文献综述
一些学者将政治关联细化出不同的强度与类型,以研究其对信贷融资产生的不同影响。姚铮等研究了政治关联的级别对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表明形成政治关联的官员级别越高,所带来的影响就越大,企业获取信贷资金的能力就越强;杜兴强等则对政治关联的类别进行划分,分为代表委员类、政府官员类等,来研究这些类型的政治关联分别对企业借款具有什么影响,结果发现企业借款率明显受到不同类型政治关联的影响,政府官员类的政治关联效应要强于代表委员类的。
李思飞等通过研究中小民营企业,发现政治关联能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多银行贷款,并且这种作用在不同商业银行中的显著性不同;其中,从四大国有银行获取贷款的作用最显著,城市商业银行次之,其他股份制银行最弱。宋增基等将民营控股公司中是否含有国有股权作为一种是否存在政治关联的判定方式,研究发现:若民营控股公司中含有国有股权,则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及更长的贷款期限。黄瑨等]以独立董事政治背景作为一种政治关联渠道,研究发现企业中的独立董事存在政治关联时,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
......................
2.2政治关联与非效率投资相关文献综述
政府的“掠夺之手”与“扶持之手”是学者研究政治关联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扶持之手”观点认为政治关联为企业带来稀缺资源、融资便利、税收优惠等种种好处,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掠夺之手”观点认为政治关联可以为企业带来便利与优惠,但也有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政治成本,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为了维护声誉、为获取更多的资源,往往存在非效率投资效率现象。本部分分别从“掠夺之手”和“扶持之手”两个角度对政治关联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
2.2政治关联与非效率投资相关文献综述
政府的“掠夺之手”与“扶持之手”是学者研究政治关联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扶持之手”观点认为政治关联为企业带来稀缺资源、融资便利、税收优惠等种种好处,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掠夺之手”观点认为政治关联可以为企业带来便利与优惠,但也有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政治成本,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为了维护声誉、为获取更多的资源,往往存在非效率投资效率现象。本部分分别从“掠夺之手”和“扶持之手”两个角度对政治关联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少数学者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政治关联会起到一种双刃剑的作用。陈朝晖等人认为,企业政治关联会过度的干预企业的投资行为,不利于企业的自主经营,造成企业投资过度。另一方面,政府的干预又可以有效缓解企业投资不足。连军等提出,企业的投资水平有很大的改善作用,但这仅限于一些处在较高市场化竞争地区的上市公司。而在那些市场化较低的地区,政治关联会损害企业投资效率。张功富也从两个层面阐述了对政治关联的理解。一方面他认可了政治关联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抑制企业投资不足;另一方面,政治关联会使得有自由现金流的公司,由于负担政治成本或者是个人晋升目标而进行扩大投资,从而造成企业投资过度,这种现象在国有企业更严重。
.........................
.........................
第3章理论分析.............11
3.1概念界定.........11
3.1概念界定.........11
3.1.1政治关联定义及度量...........11
3.1.2信贷融资定义..........12
第4章研究设计.........20
4.1样本的选取与数据的来源.............20
4.2研究变量设计............20
4.1样本的选取与数据的来源.............20
4.2研究变量设计............20
第5章实证结果分析..............26
5.1描述性统计分析...........26
5.1描述性统计分析...........26
5.2相关性分析............27
第5章实证结果分析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实证分析前,要用描述性统计了解模型中变量的大体情况,结果如表5-2所示

.......................
6.1研究结论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实证分析前,要用描述性统计了解模型中变量的大体情况,结果如表5-2所示

.......................
第6章结论与启示
6.1研究结论
本文以政府干预理论、声誉机制理论、寻租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以A股民营上市公司2012-2016年五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民营企业在信贷资源的获取方面与政治关联之间的关系,政治关联对投资不足的影响,通过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民营企业投资不足与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关联的强度呈负相关关系。民营企业政治关联能够缓解企业投资不足现象,且政治关联强度越大,越能够缓解企业投资不足;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与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政治关联,对双方的行为都会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建立的联系,让企业履行部分政府职能,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进行投资,这不仅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还能够给政府的政绩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建立关联,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声誉机制,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和资源渠道,获取融资便利、税收优惠、高额的政府补助,使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扩大投资,从而改善其投资不足的现象。
2.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信贷融资呈正相关关系。此研宄结果表明,民营企业通过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能够改变银行等金融机构原本的贷款方案,给民营企业无论在借款规模或贷款期限带来便利。一般来说,民营企业无论是在经济的发展规模上,还是在经济发展的水平上,都无法与国有企业抗衡,即使国家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贷款融资的渠道,但其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信用评级较低,偿债能力较差,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银行向民营企业发放长期贷款时,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审核不仅在要求上更加严格,而且在审批的周期上也相对较长,因此为更加快速地通过信贷审核以及贷款融资,就需要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以便能够通过与政府的联系,获得更加相对优厚的贷款条件和融资渠道,使银行在政府的主导下,将信贷资源更多的分配给自己。此外,政治关联能够使民营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建立起与银行、市场、客户之间的信息对称机制,能够通过市场环境获得更便利的信贷融资信息渠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