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目前我国警察使用枪支的有关规定在实践中被认为可操作性不强,有关警察使用枪支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的法条中。现有规定主要是从罪名方面对警察使用枪械的情形作出的。另外,我国现在尚未确立一个原则性总的规定对警察使用枪支的行为进行规范。
我国内地关于此方面的论述和著作现有不是很多,但也有学者己经看到相关问题并做了一定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成果在于对其他国家及对港、澳警察使用枪支制度的介绍,以及与我国警察在使用枪支问题的比较上和一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有的学者认为现在警察滥用枪支的情况时有发生,个案中公民权利得不到保证、并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这个角度出发阐述了限制警察用枪的观点,也有学者从警察的遭暴力袭击次数增加、因公伤亡不断增加、警务功罪的危险性、突发性、指导思想的偏差等方面而研究如何更好的维护警察在实践中用枪的自身安全,还有的学者是从警察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的角度对警察自身安全维护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作了相关阐述,另外,有学者认为可以我国应大胆借鉴香港和国外在此方面的相关经验,来完善我国的警察使用枪支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多的。但由于资料收集上的困难只能略知其一二。台湾学者对这个警察使用枪支的问题研究得比较详细,具体到法条的修改都有论著。当然也进行了相关的比较研究和实践论证。
本文将要从警察权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我国警察使用枪支的现状、与国外的比较、建立相关原则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等几方面作了阐述,因为作者认为,在警察使用枪支的问题上,平衡警察权力与公共安全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其他地域相关规定的介绍,对我国现有状况的分析,我们是可以适当借鉴其他国家及香港地区在此方面的经验。在借鉴的基础上,可以建立适合我国自身情况的枪支使用原则性规定,同时应该完善我国现有的相关具体规定,使其更具有实际操作性,让警察不再陷于一个不敢开枪或者惧怕开枪的尴尬境地中,从而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
...........................
2警察权概述
2.1警察权的特性
2.1.1警察权是一种行政权
警察权力,亦即警察权,是指警察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法可以行使的权威性行为。警察权力源于国家的赋予,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和分设形态,是警察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取得并依法在警务活动中实施的权力。它与国家其他权力一样,具有支配和要求服从的性质。理论界常常有争论,警察权是一种行政权还是具有行政和司法的双重性质的权力,本文认为,警察权是一种行政权。
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权是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权力。①行政权力是一个国家权力体系中负责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维护社会、经济、文化等秩序,增进社会福利,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②可见,行政权和立法权、司法权相比,更多地表现出:
(1)执行性,即行政权从根本上实际是执行法律、执行权力机关意志的权力。从警察权的设定目的来看,主要是执行国家的一系列警察法律法规,预防、制止、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体现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表现出执行性特点。
(2)管理性,即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从警察权设立基础来看,主要在于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使社会保持一种安定有序的状态,从而维护国家、公共利益,也保护了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赋予了警察管理交通、消防、户籍等多项管理职能,表现出管理性特点。
(3)支配性,即行政权在行使时总是以单方意志为特征,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具有拘束力,表现为“命令一服从”的关系。
从警察权的行使特点来看,无论是对交通、消防等行政事务的管理,还是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打击处理,都是主动干预社会生活,单方面限制个人的某些权益和自由,积极地获取违法犯罪证据,表现出鲜明的强制性,拥有绝对的支配性权力;且警察机关本身就拥有各种强制措施,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其他行政机关的力量,进一步显示出支配性特点。
(4)一体性,即行使行政权的机关和人员是一体的层级关系,互相隶属,上令下从。从警察权的组织管理来看,公安机关是各级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属于行政机关。...........................
............................
3我国警察枪支使用的现状考察.................................................................... 9
3.. 1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 9
3. 2法律规定的解读...................................................................................11
3. 3我国警察枪支使用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4
4枪支使用的比较考察................................................................................17
4. 1德国:“最小动用武力原则”.................................................................17
4. 2美国:自由裁量与“生命辩解”原则......................................................18
4. 3巴西:严格控制原则............................................................................... 20
4. 4日本:谨慎使用原则.............................................................................. 20
4. 5香港:规制全面操作性强......................................................................... 21
4. 6瑞士:枪支使用条例明晰......................................................................... 22
4. 7各国警察在实践中使用枪支情形的综合简述......................................... 23
5我国警察使用枪支有关制度的完善.......................................................... 27
....................................
结论
目前,我国交警大多是没有配枪的,虽然近段时间对交警配枪的呼声较高,一些地方也己经开始尝试给交警配枪,但是就交警该不该配枪的问题,意见分歧是比较大的。有的学者认为,交警不是非配枪不可,为了保护自身安全,带警棍就足够了,并且认为交警配枪将会加大与普通民众的距离,如果出现乱拔枪示警,将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不利。比如在日常的交通管制中,因为驾驶员违章硬闯红灯,或因为驾驶技术等问题向指挥交通的警察撞来时,使用枪支,也没有使用枪支的必要。当然,我国现有的状况多是在有计划地查缉嫌疑车辆、在逃疑犯的设卡、检查过程中有可能对交通工具使用枪支,这时可以参照已有的规定。而警察在平时执法时应当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比如,交警在执行巡逻执勤任务时,交警甲向一辆货车举手示意,让其停车检查,该车不但不停。反而加速前行,驶向道路北侧的逆行线,交警乙见状,向前跨了几步,拦住汽车去路,举手示意对面驶来的那辆货车停车,该车将其撞死。在本案中,交警乙就实在没有必要“向前跨几步”,完全可以站在路边向货车命令,如果后者硬要闯关,可以通知前面的检查站拦截,或者记下车牌,事后追究。..........
保护人民的自由与权利,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推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是警察行使其权力的最终目的。在警察使用枪械的问题上,也应该努力平衡警察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自由裁量权和比例原则的综合运用的警察使用枪械的原则是具有现实基础的。限制与保障警察使用枪械要从不同情况出发,不能过于限制而导致警察没有足够的力量维护社会治安及保护自身安全,也不能过于强化而导致权力滥用对公民权利的损害。完善警察使用枪械的有关法律法规,明晰其内容和涵义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学辉、宋玉波.行政权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15.
2.【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64.
3.人民警察法第32条
4.杨玉海《试论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1).
5.陈丽丽《普察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 (02 ) . 113
6.李建华曹刚《法律伦理学》武汉中南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7.陈兴良《限权与分权: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警察权》中国法学2004. (1)
8.余凌云《简论警察开枪的合法情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2 .(5)
9.王良顺《论民警使用警械、武器法律规制与立法完善》2005. (04)139
10.应松年《行政行为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2.覃淑平《基层民警惧枪心理分析及对策》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2)
中国警察枪支管理及利用现状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178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