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
根据教高[2006]16 号文件精神,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最少要有半年的顶岗实习经历,高职院校在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情况下,不得不将学生的顶岗实习、找工作、毕业设计等安排在一个阶段——大学学习阶段的最后半年,由于这个阶段学生要同时完成三方面的工作,在没有高效的管理系统帮助学生、学校协调这三方面的工作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要么工作找不到、要么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等。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老师——学生——招聘单位信息不通畅,许多人才网、报纸每天都发布大量的招聘信息,也有一些企业打电话到学校要求招人。学校就业部门与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在交流时,一致表明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员工。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最后半年下企业顶岗实习,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学校没有高效、动态管理系统管理学生就业、顶岗实习,一是不知道该学生是不是已经就业了;二是推荐的学生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三是由于学生在顶岗实习,了解社会招聘信息的机会甚少,致使学生就业压力异常加大。在学生顶岗实习方面,职业院校对在校外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通常是由实习干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辅导员通过走访、电话、QQ、电子邮件等方式了解一些宏观的情况或是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有时候还需要将信息进行手工数据统计上报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再落实解决。这样一来,中间环节多,导致沟通不畅,学生的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学校管理部门难以对顶岗实习进行质量监控,有时候甚至与学生失去联系,致使学生校外实习脱离监管。第二方面,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换岗率高,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实习岗位落实情况、实习经历、就业情况无从实时了解,致使学校向企业推荐合适毕业生也无从下手。第三方面,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学校管理部门也很难真实掌握,致使学校考核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无客观依据。
目前就业网站与人才网站已经不少,主要存放人才的基本信息与招聘企业信息。双方通过信息搜索,找到合适的对象(应聘者或招聘企业)。事实上,目前的就业网站一是缺乏管理和协调(老师——学生——学校——招聘单位)的功能;二是未能融合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致使学生找工作压力加大,学校老师推荐合适毕业生给企业的难度增加,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难监管。因此,在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学生、招聘单位之间搭建一个集管理、监控、沟通于一体的顶岗实习及就业管理系统,供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学生、招聘单位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对实现高职学生管理智能化、科学化、信息化、实时化具有重要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
1.3.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意义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一种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特殊的教育类型和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实施的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部分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践课以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学生职业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是高职院校实行工学合作的教学模式,也是实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推行高职院校与就业岗位“零距离”运作模式的有效途径。
通过顶岗实习,高职院校能够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由院校、企业双方共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全面了解企业运作流程,通过参与生产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自身能力;通过顶岗实习,能够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职业工作能力,有效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还能够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有效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
第二章 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技术基础
2.1 B/S 与 C/S 模式介绍
系统结构是整个系统的骨架,将对系统的性能、系统的使用方便性、系统的安全性起决定性的作用,结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首要关键。常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有两种,即 C/S(Client 客户机/Server 服务器)模式结构和 B/S(Browser 浏览器/Server 服务器)模式结构。
2.1.1 C/S 模式结构
C/S (Client/Server)模式结构,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是一种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如图 2.1 所示,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 Client 端和 Server 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以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 Client/Server 形式的两层结构,目前的软件应用系统正向分布式的 Web 应用发展,Web 和 Client/Server 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应用不同的模块共享逻辑组件;因此,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这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
B/S(Browser/Server)模式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 Internet 技术的兴起,对 C/S 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如图 2.2 所示,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 WWW 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 3-tier 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
第三章 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 27-38
3.1 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 27-28
3.1.1 技术可行性分析.................... 27
3.1.2 经济可行性分析 ....................27-28
3.1.3 操作可行性分析 ....................28
3.1.4 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28
3.2 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 28-37
3.2.1 功能需求分析.................... 28-36
3.2.2 性能需求分析.................... 36-37
3.3 本章小结.................... 37-38
第四章 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设计.................... 38-77
4.1 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设计....................38-39
4.2 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 39-76
4.2.1 系统结构解决方案.................... 39-41
4.2.2 硬件平台设计.................... 41-42
4.2.3 软件平台设计 ....................42-43
4.2.4 系统功能设计与流程设计.................... 43-48
4.2.5 数据库设计....................48-61
4.2.6 网页页面设计.................... 61-75
4.2.7 系统安全设计.................... 75-76
4.3 本章小结 ....................76-77
第五章 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的实现.................... 77-85
5.1 系统实现环境配置 ....................77
5.2 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77-84
5.3 本章小结 ....................84-85
结论
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能在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学生、招聘单位之间搭建一个集管理、监控、沟通于一体的平台,满足同一学习阶段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就业、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工作的需要,促进高职学生管理的智能化、科学化、实时化。本文主要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三个方面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1)、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分析在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系统的可行性基础上,从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两个方面出发,介绍了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其中功能需求描述了本系统为实现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工作需要,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并用 UML 对其进行了建模;性能需求则从系统的性能出发,描述了系统性能应有的特点。
(2)、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设计从系统设计原则、系统结构解决方案、系统硬件平台设计、软件平台设计、系统功能设计与流程设计、数据库设计、网页页面设计、系统安全性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同时还介绍了各页面详细的设计步骤和页面的具体设计情况。
(3)、毕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管理系统实现从登录功能模块、岗位和人才查询功能模块、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模块、在线论坛模块、信息及系统管理模块几个方面展示了系统的实现结果。最后采用黑盒子测试方法对本系统的功能、性能、可用性、安全性、兼容性、代码合法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各方面性能满足设计需要。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先进可靠的系统结构和系统平台——B/S 结构将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就业管理工作集中于一个平台来完成;系统具有系统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查询、交流论坛等实用功能,包含用户登录、新用户注册、修改注册信息、密码更改、系统设置维护、公共信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及简历信息管理、学生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学生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用人单位信息管理、统计查询、交流等;且系统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灵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开放性和可扩充性。
参考文献
[1] 吴建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学业管理问题探讨[J].职业圈.2007,(20):110-111.
[2] 徐新伟. 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1):34-36.
[3] 胡同德.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9,(8):56-57.
[4] 何辉.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9,18(2):134-136.
[5] 刘峰, 张岸杨.基于三层体系结构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网络平台的构建.2009,(4):152-153.
[6] 祝登义,张纪生等. 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3):54-57.
[7] 寇鑫.浅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4,6(1):51-53.
[8] 杨霞.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博弈分析与对策[J]. 辽宁高职学报.2007,7(2):129-130.
[9] 张天华.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 辽宁高职学报.2004,6(5):70-72.
[10] 常虹.高职学院学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