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前言
本文以中欧国家波兰为例,试图通过对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及当地中小学的汉语老师及学习汉语的学生进行关于编写《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需求调查,了解不同群体对于编写该手册的需求态度和使用建议,分析其内容构成,评价其在课堂上的使用效果,希望能对波兰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在使用课堂用语策略方面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1选题研究意义
笔者本科所学习的专业是波兰语语言文学,并且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在波兰西里西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交换生学习。当时西里西亚大学的东方语言学系开设了汉语课程,我去听过几次,在课佘时间也兼职做过汉语老师。那时的我波兰语才学习了一年,水平有限,但在听课和兼职的经历中初步感受到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如果能用学生的母语掌握基本的课堂指令语,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幸运的是这一次笔者作为国际汉语教育硕士专业的研究生,再次被派往波兰,于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克拉科夫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一段经历给予了我实践本科起就有的一个想法,进一步研究波兰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用语的使用问题,编写一本可供当地汉语教师和学生参考的《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
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不论是教什么还是怎么教都得以课堂用语作为其必要载体,如何有效地给学生输入课堂用语是上好一节对外汉语课的关键。而在波兰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当地中小学采用的是一名中国籍教师和一名波兰籍教师的合作授课模式,课堂媒介语的选择与使用关系到教学实际效果的好坏。中国籍教师一般不通波兰语,而波兰籍教师的汉语水平也一般,沟通上往往会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在讨论教学方案、游戏设计、课堂管理方面的问题时语言的鸿沟就显得愈发明显,非常大地影响到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效果。本文欲以此落脚,计对波兰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用语媒介语的使用问题和中波教师合作授课模式,进行关于中波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翻译实践工作,为往后赴波兰的不具备波兰语基础的汉教志愿者提供关于课堂用语使用策略的某种借鉴。
1.2选题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宄对象是笔者编写的《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这是一本用汉语和波兰语编写的课堂用语双语手册,适用对象为赴波兰孔子学院任教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汉办公派专职汉语教师和波兰当地汉语学习者。本手册一共选取了句课堂用语,分为课堂启动环节、课堂导入环节、课堂展幵环节、维护课堂纪律环节、课堂结束环节五个部分进行展开。
首先调查分析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及当地中小学的中方汉语教师、波方汉语教师、各班型学生以及孔院管理方对该手册的需求态度和使用建议,然后介绍该手册的编写基本情况,包括手册的编写结构,选句遵循的一般原则,选句的内容构成,各环节典型例句的列举和课堂使用环境的具体分析说明。接着分析评价该手册在中方教师单独授课和中波教师合作授课两种不同的授课模式下的使用效果,给出有针对性的使用建议。最后进行总结,指出手册在编写、翻译、调查、使用、反馈各个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提出进一步的完善方案。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用语的界定
首先我们需要对“对外汉语教学”进行界定。吕必松先生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外语教学。”根据教学环境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对外坟语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在使用汉语的环境如中国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另一部分则是在非汉语的环境里即国外进行的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也就是说前者是在目的语环境下的汉语教学,后者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的汉语教学。本文所讨论的对外汉语教学限定于后者,即在波兰克拉科夫孔院及当地中小学进行的对外汉语教学。
《教师汉语课堂用语教程中》也阐明了对外汉语课堂用语的一般特点。这种教学用语不是学生的母语或其他媒介语,而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目的语一汉语。它不同于一般语言,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和表达,而是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受限性,包括语音受限,词汇受限,结构受限。动态性,包括语音同步,词汇同步,语法同步。示范性。规范性。得体性。态势语的辅助性,包括眼神、表情、手势、身姿的使用。考虑到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用语的上述特征,本论文在《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编写翻译上也尽量做到选句的示范性、规范性和得体性。
姜丽萍在《教师汉语课堂用语教程》中同时也对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用语进行了分类。按照教学环节分类,可把课堂用语分为:启动环节课堂用语,导入环节课堂用语,展开环节课堂用语,维护课堂纪律课堂用语,教学结束时课堂用语。本文关于中波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编写实践也是基于这一分类,将所选取的课堂用语例句划‘归到上述五个课堂环节中去。
2.2课堂用语相关文献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汉语教师应尽量使用目标语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但是笔者在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关于课堂媒介语和课堂用语的使用语言不能简单地使用目标语汉语或是通用媒介语英语,应该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进行区别对待。考虑是波兰是小语种国家,官方语言是波兰语,英语在这个国家的普及率并不高,所以笔者认为课堂媒介语和课堂用语的使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偏向于波兰语和汉语相辅相成地运用,有助于提高汉语课堂教学和管理效率,这也正是笔者编写《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初衷。现将学界关于课堂媒介语和课堂用语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
梁宁辉认为,不使用媒介语而仅用汉语作为教学语言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克服媒介语教学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这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可能性,经过实践验证其教学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可以通过用实物、图片进行解释,以手势和形体动作加以说明,运用夸张式教学方法,使用不规范用语等方法有效避免使用媒介语,不用媒介语教学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达到有效记忆。有助于学生直接用目的语进行思维。
周星和毛卫娟也提到了不用媒介语,尽量使用目标语教学的想法。文中写道“在外语教学环境中,由于学生在课堂以外接触目标语的机会有限目标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语言示范,它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
而另外一些有着海外汉语教学经历的老师和研究者则认为应该在某种条件和程度上使用教学媒介语,媒介语的使用有其必要性。徐品香据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及其教师所作的调查,得出结论:在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通用媒介语(英语)还是有必要的。教师在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使用通用媒介语(英语)。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对媒介语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国别化特征和阶段性特征,因此,在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要适度使用通用媒介语(英语)。
第三章《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需求分析........9
3.1问卷设计总体对象及数据展示.............9
3.2中方汉语教师对手册的需求分析...........10
3.2.1数据分析.............10
3.2.2需求原因..........11
第四章《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内容的构成与分析.........19
4.1启动环节课堂用语...........19
4.2导入环节课堂用语.........21
第五章《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使用现状及建议..........27
5.1中方教师单独授课时的使用建议.........27
5.2中波教师合作授课时的使用建议..........28
第五章《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使用现状及使用建议
笔者在编写校对完《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后发给波兰克拉科夫孔院新一批汉教志愿者,以便了解他们对本手册的需求态度,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参考。其中一名留任的志愿者有波兰语语言基础,还有一名毕业于北外捷克语专业,考虑到捷克语和波兰语的相似性,在参考本手册时容易较快习得,另外两名志愿者没有任何波兰语语言基础,他们之间懂波兰语的、捷克语的可以教会另两位波兰语的发音和简单语法。针对他们在学习使用了一段时间本手册后并运用于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反馈,现主要从本手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课堂管理效果两方面来总结评价《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提出合理化使用建议。
5.1中方教师单独授课时的使用建议
当中方教师单独授课时,《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在汉语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为教师提供参考课堂用语,在以下五个方面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和管理效果:
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波兰语来发出诸如“现在听写”“现在提问”“请读生词”“检查作业”“上台拼写”“请听故事”这些比较抽象的课堂用语对于学生而言指令清晰明确,在初级阶段大大缩短学生理解课堂用语的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解释,把更多精力放在拼音、汉字的学习认读上。
在课堂展开环节,简单的动作指令语用波兰语和汉语同时表述一遍并在今后的课堂上不断重复巩固强化,可构成课堂词汇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
第六章结论
6.1总结
本文一开始介绍了课堂用语的定义、相关文献及波兰的教师合作授课模式和波兰汉语教学现状,然后针对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和当地中小学的汉语教师、学生及孔院管理方做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结论:
一、在受调查的9名中方汉语教师中大部分不会对象国语言一一即波兰语,他们认为由此在汉语课堂上发出指令语时造成了学生不同程度上的不理解,对于《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需求是肯定的。
二、受调查的5名波方汉语教师汉语和波兰语都精通,由此在进行课堂指令时更方便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较少有学生听不懂老师课堂用语的问题。但作为学习汉语的波兰籍老师,他们都更愿意在汉语课堂上多使用汉语,而减少波兰语的过度解释。在使用课堂用语、管理课堂纪律方面他们倾向于使用波兰语,认为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管理效率。对于《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需求性是有的,但需求性不强。
三、当地孔院及中小学汉语学习者。成人汉语学习者对《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需求性强,中小学汉语学习者对《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需求很模糊不确定。
四、孔院管理方对《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基于对无波兰语语言基础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及专职教师的课前培训需要,以便帮助其在孔院成人、儿童课堂,尤其是当地中小学汉语课堂更好地推广汉语。接着对《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本身的编写结构和内容按照教学环节步骤进行分析,通过列举选句分析本手册的教学实用性和对象国文化的适应性。
接着根据在任志愿者汉教使用本手册一段时间后并运用于教学实践的信息反馈进行关于《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使用效果评价分析,提出在中方教师单独授课和中波教师合作授课两种情形下对本手册的使用建议。
最后总结全文,希望《波兰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手册》的编写、调查、分析工作将对赴波兰孔子学院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们以及波兰的各层次汉语学习者提供课堂用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