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机制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vicky 点击次数:84
论文字数:26552 论文编号:sb2015031910154211980 日期:2015-03-24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 章 绪论

 

服装设计师是一个国家时尚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程师。作为四大时装之都中最具前卫气质的英国伦敦,是英国时尚的发源地。英国服装设计师一直以其先锋性和创新性而闻名。这种先锋性和创新性来源于英国服装设计师们在成长过程受到的文化和教育的影响。英国的服装设计师大多受过严格专业训练和艺术院校的培养。他们思想前卫,敢于创新。至今,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教育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英国是近代西方的纺织强国,它的服装设计水准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素有“时装设计师摇篮”的美称。而英国服装设计的培养教育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设计和时装学府,例如伦敦艺术大学,皇家艺术学院,曼彻斯特理工大学等。英国的服装培养教育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为英国服装业的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英国服装的培养教育无论是在科研质量上还是在毕业生质量上都位于世界的前茅。

 时装设计师是时尚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英国非常重视对服装设计师的培育和扶持,并制定了一系列短期和长期的保护及扶持措施。从早期服装产业中的学徒教育到二十世纪以后的服装类艺术院校教育至今,英国在服装设计师培养的道路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

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英国时尚服装设计师出现的背景开始,阐述英国服装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并据此将服装设计师培养分为两种机制:学徒制和院校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别对学徒制与院校制的发展历程和培养机制的构建要素分析、英国服装院校的课程设置分析来深入理解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机制,然后分析了影响服装设计师培养的因素,最后为中国设计师的培养提出一点建议。主要目的是拓宽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机制的研究视角。

《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机制研究》是关于《中英服装设计师培养机制研究》的下属课题,前者的研究内容都是为后者的进一步研究做的铺垫,这也是本研究的实际意义所在。

 

1.2 研究现状

首先,国外有关于英国服装设计师成长与培养背景的文献资料主要有:由罗伯特·奥伯恩(Robert O’Byrne)主编的《风格城市:伦敦如何成为一个时尚之都》(Style City: How London Became a Fashion Capital)。由克里斯多夫·布里沃,埃德温娜·厄尔曼和卡洛琳·埃文斯(Christopher Breward and Edwina Ehrman and Caroline Evans)主编的《伦敦形象:时尚从高街到天桥》(The London Look:Fashion from Street to Catwalk),还有 Waddell, Gavin主编的《How Fashion Works: Couture, Ready-to-Wear and Mass Production》。这三本书都从整体到细节详细叙述了伦敦近百年的时尚发展路程,并在本论文撰写的重点第三四章英国设计师的培养机制和第五章影响设计师培养机制的相关分析中提供了许多资料和历史依据。由Stephen Howarth 编写的《Henry Poole: Founders of Savile Row - The Making of a Legend》,Gilbert, David 2006年主编的《 The Youngest Legend in History: Cultures of Consumption and the Mythologies of Swinging London》,Salter, Tom  在1970年编写的《Carnaby Street Margaret and Jack Hobbs, Walton-on-Thames, Surrey, England》苏·詹金·琼斯(Sue Jenkyn Jones)主编的《时装设计》(Fashion Design)。R Walkerd 的书籍《The Savile Row Story: An Illustrated History》,这些都有助于理解英国的时尚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萨维尔街的悠久历史与发展演变。

 传记类文献在英国服装设计师的研究必不可少,可参考的国外文献有:由汉威尔·戴维斯(Hywel Davies)主编的《英国时装设计师》(British Fashion Designers,Judith Watt主编的《Vivienne Westwood: An Unfashionable》,Judith Watt主编的《Alexander McQueen,the life and the legacy》,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主编的《保罗·史密斯:你能从任何事物找到灵感》(Paul Smith:You Can Find Inspiration in Everything),这些有助于了解对英国设计师成长历程并对此进行分析和归纳。

  另外,由 Cambridge St Edward Parish Church archives 编写的《Campus Transformation – About NTU –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Apprenticeship Indenture》,Scott Honathan French 主编的《  Historical Essays on Apprenticeship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都对于本论文中设计师培养的机制提供了各方面的历史与理论支撑。

 

第2 章 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历程

 

2.1  主要概念界定、

为了便于理解服装设计师培养机制的研究内容,首先笔者需要对于相关的主要概念进行一个界定。“服装设计师”与“裁缝”,“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这几个概念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和区别,理解几者间的联系与区别是研究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机制的前提条件。

2.1.1  服装设计师与裁缝师

要理解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机制,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这个概念来源于国外,是由英文fashion designer 翻译而来。由于服装设计师为翻译而来的概念,未免引起歧义,本文将对“服装设计师”的定义采用于“fashion designer”的概念。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fashion”被解释为服装的流行,也可称为“时装”。《中国服饰大典》中把时装定义为“时装是现代服饰工业制品,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往往每隔若干年就会出现一种特有的服装形式,从而形成一时的风尚。时装经常起到指导服装潮流或推动新面料发展的作用,设计制作上可采用超乎正常工艺允许范围,常运用独特的裁剪和缝制工艺,获得不同凡响的效果。”时装既然是现代服饰制品,又可指导服装流行和服装设计制作,可见时装的内在和外在要求相比较服装而言要高,时装需要迎合潮流来进行设计制作。所以笔者认为服装设计师所涵盖的范围更广,它是包括了时装设计师在内的所有进行服装设计的人的总称。

服装设计师作为一个社会职业,在漫长的服装产业的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裁缝师在服装产业当中发挥指导服装流行和服装设计制作的功能,在服装设计师这个职业出现之前涵盖了服装设计师的大部分作用。《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对“裁缝”的解释为“服装裁剪,缝纫工艺的连称和简称。旧时缝制服装,大多是个体独自将量体、裁剪、缝纫、熨烫、式样等各项工序,一人完成,即俗称‘一手落’。对这些以缝制衣服为职业的人也称为‘裁缝’。”旧时裁缝以为人缝制衣服为职业,为客人量身定制服装式样,制作衣服。裁剪、缝纫、熨烫、式样这些服装设计制作的工序都由裁缝一人完成,可以说,旧时的裁缝兼具了服装设计师的功能更甚还包括了服装制作的全部工序。

 

2.2 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概述

英国是西方纺织强国,发达的纺织业蕴育出了英国历史悠久的服装产业,素有“服装设计师摇篮”之称。英国的服装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作为一个社会职业,随着英国的服装产业历史变迁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各异的面貌。本节将对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出现和发展历程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并根据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历程对其培养机制做出一个基础的分类。

2.2.1 英国服装设计师成长历程

英国服装设计师的雏形出现于服装产业中的重要职业-裁缝师,而英国悠久的服装缝制技术培养下的裁缝师随着英国服装产业的发展逐步向设计师转变。同时伴随着英国服装教育的崛起伦敦涌现出一大批服装专业院校培养下的服装设计师人才,直到现在,英国的服装教育体系保持着国家高水准。笔者根据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出现与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启蒙阶段-英国定制裁缝师的出现,过渡阶段-新生代裁缝师向设计师转变,发展阶段-现代高等艺术院校培养服装设计师。

2.2.1.1 启蒙阶段:英国"定制"裁缝师的出现

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历程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行会控制下的裁缝师学徒。中世纪时期,英国手工业发达,各部门组织齐全。手工业为人们提供了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产品。这一时期的手工业者大部分都采用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作坊主即手工行业中的“师傅”,他持有生产所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他们通常会雇佣帮工和徒弟,数量不多,共同进行生产。帮工和学徒可以得到微薄的报酬。这种学徒模式奠定了手工技艺的传承方式。而裁缝师就是在这种学徒模式中学习、传授服装缝纫技艺的。

在英国裁缝师不仅仅具有高超的裁剪技术同时也需要对服装款式进行量身设计。笔者认为十七世纪英国定制裁缝师的出现即为英国服装设计师的雏形,他们在英国服装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影响至今。

 

第3章 英国服装设计师学徒制发展 ............... 13

3.1 英国学徒制形成的历史背景 ................ 13

3.1.1 作坊式手工业的兴起 .................... 13

3.1.2 手工业行会的出现 ...................... 14

第4章 英国服装设计师院校制发展 .................... 20

4.1英国服装类艺术院校发展历程 ...................... 20

4.1.1  萌芽期:英国艺术学校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出现 .................... 20

4.1.2 探索期:艺术学校创建时装设计课程 ............................. 21

4.1.3 发展期:“艺工”合并为新型现代大学 ........................... 21

第5章 影响设计师培养机制的因素分析 .......... 30

5.1 经济因素........ 30

5.1.1 圈地运动推动国家立法学徒制 ................. 30

5.1.2 工业革命加速学徒制的衰弱 ............... 31

5.1.3英国时尚组织扶持院校制的发展 ...................... 32

 

第6 章 对中国服装设计师培养的启示

 

回顾历史,大量的事实证明,英国发达的纺织手工业造成了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悠久的历史。早期英国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设计师学徒制的启蒙,经历过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设计师学徒制也逐步进行改革和完善,直到二战后的现代学徒制形式的正式确立。英国对于传统手工业的重视使得服装裁缝技术成为前期设计师培养的重点,产生了针对裁缝技术培养的学徒制。

而到了二十世纪,英国开始大力发展服装院校制教育,设立艺术类专业院校,培养出了大批的服装设计师人才。在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过程中,行会、工会、政府、院校等各相关机构都合力帮助完善设计师的培养机制,在英国设计师从最初的接受培养教育到成为一位合格和优秀的设计师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成功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中国作为同样历史悠久的古国,时装的发展进程却相对滞后许多。虽然北京也在努力打造时尚之都,文化创意产业也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对于时尚产业的发展和时装设计师的培养战略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落脚到基本点,也就是服装设计师的培养上来。只有提高了服装设计师人才的素养,才能真正对我国时尚产业有所帮助。

那么从以上分析的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的经验,也许可以为我国的时尚产业发展和设计师培养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6.1 院校的教育

从 20 世纪 70 年代,伦敦产生许多训练有素的时尚专业的服装设计师毕业生。这些受过时尚专业培训的人才,为伦敦时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伦敦艺术类院校众多,不同学校对于服装专业学生的培养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偏重创意设计的、偏重手工的、偏重商业性的,专业课程设置详细,术业有专攻。这些艺术院校大多都是由服装技能学校发展而来,都比较重视对学生手工技能的培养。这是源于英国对传统手工业和实践经验的重视。所以在英国服装院校的培养机制中注重学生本身的兴趣和创造力,并且非常重视与企业的对接,早早就进入实习阶段。“产、学、研”的教学方法下英国服装设计师才得以成为能满足服装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第7 章 结 语
 

英国素有“时装设计师摇篮”之称,时尚教育体系享有极高的声誉,培育出了大批优秀的时装设计师,他们中有不少已经成为国际顶级大师。本研究通过梳理服装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将服装设计师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服装学徒教育和服装院校教育,在此基础上形成英国服装设计师学徒制与院校制的研究。在服装设计师学徒制的研究中梳理了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并且从培养机制的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与监督、考核与评估以及教学方法这四个要素中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在服装设计师院校制的研究中也梳理了英国服装类艺术院校的发展历程,同样地也是通过院校培养机制的四个要素来对院校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英国服装类艺术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来深入了解现代英国服装院校培养机制的内容。接下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影响服装设计师培养机制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为我国的服装设计师培养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随着世界快速的信息交流,现在中国时装设计师也已经踏开始上世界舞台,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有前人经验在前,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在服装设计师的培养上面也应该借鉴成功者的经验,取之精华,只有把最重要的“灵魂”培育好,才有机会早日踏上时尚大国的行列。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有着复杂的培养机制,直至今日发展出了许多享誉国际的艺术院校,为服装产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人才。笔者尝试为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机制进行分类与分析,希望为中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提供些许可借鉴之处。

本论文是笔者在阅读有关服装设计师成长资料、英国职业教育史、英国艺术院校资料以及对留英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采访,还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的思考和总结。由于理论水平有限,本论文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疏漏与偏颇,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提出批评与指导。首先,受知识水平与专业限制,笔者对培养机制的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次,关于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发展历程与培养方面的权威书籍及研究较匮乏,为本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笔者没有前往英国掌握一手调查资料,使得本研究的内容及准确性有限。然而,根据英国服装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将设计师培养机制进行分类,进而分析机制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是本文的创新点。笔者希望能为服装设计师的培养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