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选取了王朝柱编创的极具代表性的八部电视剧作为研究文本,结合人物艺术形象塑造和影像叙事学的相关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先对王朝柱的创作经历进行回顾,总结其电视剧的基本特点,然后重点从叙事策略和影像叙事手段的角度,围绕电视剧的故事内容和视听语言来对王朝柱电视剧领袖人物形象塑造展开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可以看出,礼赞英雄永不过时,时代需要英雄人物来鼓舞大众。其中革命领袖作为英雄队伍的一部分,革命领袖在革命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比一般英雄人物的作用大得多,他们关系到革命的成败和军队以及人民的前途,是中华民族中重要的典型形象。革命领袖的形象出现在影视剧中,是以1978年毛泽东形象出现在电影《大河奔流》为起点,当时毛泽东出现在影片当中的形象仅仅是站在黄河堤坝上的背影,没有正面出现。随着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禁区逐渐解放,越来越多的领袖人物形象进入到电影艺术中,随后拓展到电视剧,成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凭借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传奇人生吸引着观众。由于领袖人物身份的特殊性,在电视剧创作、拍摄和播映等环节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批准,电视剧文本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在现有的众多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作品中,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作品所塑造出来的领袖人物形象尤为突出,把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形象的塑造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多年来,作为老军人、老党员、老作家,王朝柱坚持影视创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高创作目的,用电影电视剧作品对革命历史进行再现,弘扬革命精神,写出了近代革命史的丰满和深度。通过再现中共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成功塑造了一批经典的革命领袖的艺术形象。王朝柱和他的作品,已经成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域的专有符号,而“王朝柱现象”也是文艺界聚焦的热门话题。2013年,中国文联研究社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王朝柱编剧艺术研讨会”,总结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规律,同时也肯定了王朝柱对中国电视剧做出的卓越贡献。
......................
1.2研究意义
从理论意义来看,领袖人物形象频频出现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意义,不仅仅是在影视界,在社会上也产生不小的影响。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成熟且特点鲜明的创作模式,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获得业界的一致好评,具有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研究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中的领袖人物形象和其深层内涵,实际上是通过影像去解读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对老一辈中共革命领袖的精神品质,丰富领袖人物形象研究的方向。
从实践意义来看,电视剧是一种直观且表现力极强的艺术形式,用电视剧的形式来展现领袖人物形象,容易陶冶人们的心灵,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分析、探讨这一系列形象塑造的经验,对于今后在电视剧中再现领袖人物风采,丰富塑造领袖人物的艺术手法,提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第二章王朝柱电视剧创作概述
2.1王朝柱影视创作经历
王朝柱,著名影视编剧,1941年出生于河北吴桥,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文革期间,王朝柱曾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被遣送到天津小站劳改农场劳改6年。他利用这段特殊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培养了他的思辨能力,为他后来的影视剧创作奠定了基础。文革结束后他被调到总政歌剧团作曲,创作了歌剧《狂飙曲》、声乐套曲《中国革命之歌》和大型话剧《决战淮海》等优秀作品,他的文学才能逐渐显露出来。多年的部队生活造就了他强烈的国家意识和军旅情怀,也使得他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情有独钟。在上世纪80年代,他弃乐从文,从音乐创作转战文学创作,先后创作了《李大钊》、《蒋介石与他的密友与政敌》、《毛泽东与周恩来的长征》等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随后,他担纲故事片《龙云与蒋介石》的编剧,从此走上了影视剧创作的道路。
王朝柱的创作路子很开阔,传记文学、舞台剧、电影剧本、电视剧连续剧都有所涉猎。但成就最突出的,无疑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电视剧。王朝柱从事影视剧编剧以来,由他编剧并且己经投拍的影视作品达数十部。其中,已经播出的电视剧作品有17部。王朝柱的第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剧作是1990年写的《巨人的握手》。在此之前,只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而没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从《巨人的握手》开始,电视剧就有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多年来,他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影视作品,尤其是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主,其代表作有《开国领袖毛泽东》、《八路军》、《长征》、《延安颂》、《解放》、《周恩来在重庆》、《解放大西南》、《寻路》、《太行山上》、《换了人间》等。他的作品获得过许多国家级重要奖项,如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王朝柱本人也因此被誉为“领袖传记专业户”、“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本第一人”。
........................
2.2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概述
在对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中的领袖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前,有必要对本文所要重点研究的几部电视剧做简单的回顾:
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1999年):中央电视台选定王朝柱创作该剧,并将其作为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献礼剧。该剧首次在荧屏上展示了从1942年到1954年期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史诗篇章,展示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和平解放西藏新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一系列历史事件。
电视剧《长征》(2001年):该剧重现了红军时如何突破敌人的包围,在逆境中实行战略转移,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该剧首播期间,曾创下同类电视剧收视最高的记录,在同年获得第22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电视剧《延安颂》(200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而创作推出。该剧真实全面地描绘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十年,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过程,讴歌了延安精神。
电视剧《周恩来在重庆》(2008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王朝柱和重庆市委宣传部合作,推出《周恩来在重庆》。该剧讲述周恩来1938年底至1946年5月在重庆南方局的战斗生涯,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周恩来在重庆和各界人民的关系,突出了周恩来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
.....................
第三章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中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叙事策略............13
3.1历史编年体的叙事结构...........13
3.2精心选取的叙事事件...........14
第四章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中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像叙事手段...........21
4.1色彩、光影、构图:隐喻领袖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21
4.1.1色彩光影:赋予环境象征意义.........21
4.1.2构图:隐喻领袖人物的主体位置........23
第五章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中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总结.............39
5.1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中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39
5.1.1共性特征和个性色彩的结合............39
5.1.2伟人情怀和凡人情感的融合..........39
第五章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中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总结
5.1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中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
5.1.1共性特征和个性色彩的结合
......................
结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影像呈现出来的领袖人物是形象生动而感人的,他们具有特殊的人格魅力,可以起到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广大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地被这些领袖人物银屏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坚定的革命信仰感染,从而使观众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让观众从把感动转化为行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正因如此,塑造出更多真实感人的领袖人物形象,无论是提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艺术品位,还是进一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塑造领袖人物时,怎么调动多样化的影像表现手段来加强人物形象塑造,使得他们更加多元化、立体化,使观众通过看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获得观众的认可,这是塑造领袖人物形象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通过对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中领袖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像叙事是如何塑造领袖人物,通过刻画领袖人物细节,突出戏剧冲突,以达成个性和共性结合、伟人情怀和凡人情感融合的目的。只要广大影视工作者能进一步挖掘领袖人物的事迹,运用丰富的叙事手法和精湛的影像表现手法去塑造人物,我们将能看到更加富有人格魅力,更加引人入胜的领袖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略)
电视剧中领袖人物的形象塑造之新闻媒体研究--以王朝柱编创的电视剧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