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 0.1 人民网建国 70 周年阅兵新闻报道数量分布
新闻媒体论文范文一:新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类短视频研究——以“观察者网”为例
本文以观察者网为例,详细介绍了时政新闻短视频的概念、创作模式与传播模式,短视频作品分析等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从短视频发展优劣势、提供的作品质量、发展的商业模式等发面,研究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创新模式,旨在为将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前些年召开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曾经提到: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把握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关于短视频的研究现状
2.关于时政新闻类短视频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五)研究的相关理论阐述
1.使用与满足理论
2.SWOT分析理论
一、短视频概述
(一)时政新闻短视频概念
1.短视频界定
2.时政新闻短视频概念
3.短视频发展历程
(二)时政新闻类短视频发展现状
1.短视频行业概述
2.时政新闻类短视频行业发展环境
3.短视频行业国内外发展项目类型
二、时政新闻短视频分析-以观察者网为例
(一)创作者分析
(二)传播对象分析
1.泛传播,无条件限制
2.分众传播,明确用户定位
(三)观察者网作品分析
(四)时政新闻短视频特征分析
1.生产简单化
2.内容碎片化
3.传播即时化
4.类型多样化
(五)时政新闻短视频传播效果分析
三、时政新闻短视频优劣势
(一)时政新闻短视频的优势
1.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
2.短视频制作的简单化
3.话语权的转移
4.以“软故事内容”彰显“硬新闻内涵”
(二)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劣势
1.缺乏优质内容
2.片段化容易引发歧义
3.突发事件报道的滞后性
4.盈利能力较弱
5.用户分散程度高
四、当前时政新闻短视频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传统媒体短视频转型
1.媒介主体融合
2.建立健全创作机制
3.严格内容审核
(二)时政新闻短视频盈利情况
1.利用名人效应增强受众粘性
2.创新直播模式
(三)时政新闻短视频目前的发展困境
1.信息获取渠道缺乏
2.用户分流
3.产业拓展领域小
(四)用户规模发展空间
1.交叉领域或内容手段混合后可能吸聚到的新用户群
2.掌握受众心态转变
(五)时政新闻短视频行业未来行业竞争情况
1.资本持续注入
2.传统MCN遭遇考验
3.媒体人光环褪去
(六)时政新闻短视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成为平台或与平台共生
2.平衡与技术和资本的关系
3.内容做大或聚焦焦点
4.项目重构业务流程
5.如何创新商业模式
五、时政新闻短视频发展的思考
(一)深加工碎片化内容,提高资讯价值
(二)深耕本媒体平台,满足用户社交需求
(三)提高时政新闻短视频的亲和力
1.确立媒介标准与核心思想
2.增强传播效果
3.风格与内容的创新
(四)融媒体视域下时政新闻短视频发展的有益探索
1.主题内容的历史性深挖
2.媒体技术的创新性应用
3.品牌建设的阶段性构想
(五)传统媒体发展时政新闻短视频的重点
1.坚持“内容为王”
2.积极发挥短视频新闻社交性强的优势
3.注重对UGC视频内容的开发利用
结语
新闻媒体论文范文二:人民网建国70周年阅兵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本研究依据框架理论,选取人民网建国70周年阅兵新闻来探讨其报道框架。首先,在主题题材的选择上,人民网的主题题材主要包括国家领导人讲话、先进人物事迹类、展示军队国防类、回顾历史类、国外民众评价类、国内群众反响类、解读阅兵细节类、弘扬爱国主义类。通过解读这些主题题材所呈现的意义,得出了人民网的三个主题框架:“迅速崛起”的大国形象框架;多维立体的军人形象框架;家国一体的情感框架。
新闻媒体论文范文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政问责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为例

表 1.1 人民网建国 70 周年阅兵新闻报道主题分布
本文基于对长生疫苗事件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健全完善行政问责制,包括优化同体问责效果,强化异体问责建设,明确问责对象、细化问责范围、完善问责程序;二是完善行政问责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加快推进问责法律的有效供给、扩大问责的范围等;三是构建适应新时代的行政问责文化环境,包括加强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公民的参与意识等;四是健全行政问责的配套制度,包括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规范官员复出机制等。
新闻媒体论文范文四:红网“红辣椒评论”的话语分析
新闻评论一向被视为新闻传播的旗帜和灵魂,是媒体思想性和战斗性的具体表现。而融合了时代特征的网络新闻评论,在传统新闻评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时效性强、交互性强、开放性强等新的特征,在满足新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亦满足了大众“指点江山”的话语需求,网络新闻评论俨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舆论引导最为有力的工具。“红辣椒评论”栏目在经济催生、政治指导及文化重塑等社会语境下顺势创立,为湖南省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红网”的核心和灵魂,是目前湖南省内影响最大的网络新闻评论平台。“
新闻媒体论文范文五:基于微博情感的突发事件应对效果测度方法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决策者一般需要借鉴以往的应急救援经验来快速生成科学、有效的应急方案。而与当前情景相似的应对效果评价信息,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现有突发事件应对效果评价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对于依靠专家打分评价应对效果的方法,结果取决于专家具备的知识和经验,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对于利用突发事件定量指标评价应对效果的方法,当信息不完备时,无法准确地评价应对效果。由此可见,对应对效果的评价还存在不全面等问题,尤其是缺乏公众的满意度评价,而公众满意度是对应对效果评价的必要补充。
新闻媒体论文范文二:人民网建国70周年阅兵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本研究依据框架理论,选取人民网建国70周年阅兵新闻来探讨其报道框架。首先,在主题题材的选择上,人民网的主题题材主要包括国家领导人讲话、先进人物事迹类、展示军队国防类、回顾历史类、国外民众评价类、国内群众反响类、解读阅兵细节类、弘扬爱国主义类。通过解读这些主题题材所呈现的意义,得出了人民网的三个主题框架:“迅速崛起”的大国形象框架;多维立体的军人形象框架;家国一体的情感框架。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关于框架理论的研究
0.2.2 关于国内阅兵报道的研究
0.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样本的选择
第1章 人民网建国70周年阅兵新闻报道的主题框架
1.1 主题题材的选择
1.2 主题意义的呈现
1.2.1 “迅速崛起”的中国形象框架
1.2.2 多维立体的军人形象框架
1.2.3 家国一体的情感框架
第2章 人民网建国70周年阅兵新闻报道的图式结构
2.1 新闻图式结构的类目建构
2.2 新闻图式结构的特点分析
2.2.1 新闻图式全面而重评估
2.2.2 新闻图式服务于内容
第3章 人民网建国70周年阅兵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
3.1 基于消息来源的话语立场分析
3.2 基于修辞与风格的话语运用分析
3.2.1 数字修辞增强话语感染力
3.2.2 引语以事实叙述事实
3.3 基于视觉符号创新话语表达
第4章 人民网建国70周年阅兵新闻报道框架的成因及评价
4.1 人民网建国70周年阅兵新闻报道框架的成因
4.1.1 政治体制影响媒介体制
4.1.2 媒体性质决定媒介立场
4.1.3 社会文化影响个体认知
4.1.4 新闻常规影响价值判断
4.2 人民网建国70周年阅兵新闻报道框架的评价
4.2.1 专题报道展现专业精神
4.2.2 合理建构框架,丰富传播模式
结语
新闻媒体论文范文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政问责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为例

表 1.1 人民网建国 70 周年阅兵新闻报道主题分布
本文基于对长生疫苗事件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健全完善行政问责制,包括优化同体问责效果,强化异体问责建设,明确问责对象、细化问责范围、完善问责程序;二是完善行政问责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加快推进问责法律的有效供给、扩大问责的范围等;三是构建适应新时代的行政问责文化环境,包括加强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公民的参与意识等;四是健全行政问责的配套制度,包括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规范官员复出机制等。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政问责的基本理论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2.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
2.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2.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
2.2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2.2.1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
2.2.2 行政问责制的构成要素
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政问责的理论基础
2.3.1 权责统一理论
2.3.2 法治政府理论
2.3.3 责任政府理论
第3章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政问责的发展
3.1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政问责的发展阶段
3.1.1 萌芽起步时期(1978年至2002年)
3.1.2 初步探索时期(2003年至2008年)
3.1.3 全面推进时期(2008年至今)
3.2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政问责制的发展趋势
3.2.1 问责制度化更加明确
3.2.2 问责方式不断改变
3.2.3 问责范围不断扩大
3.2.4 问责主体趋向多元化
3.3 党的十八大以来行政问责的新变化
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与行政问责的配套衔接
3.3.2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对行政问责的有效补充
第4章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的行政问责问题
4.1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的行政问责分析
4.1.1 事件回顾
4.1.2 对事件中行政问责的具体分析
4.2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行政问责存在的问题
4.2.1 行政问责制度体系的构成不完善
4.2.2 国家法律法规的缺失
4.2.3 问责外部软环境的不成熟
4.2.4 问责的外部硬性制度不健全
第5章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政问责的策略
5.1 健全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5.1.1 优化同异体问责效果
5.1.2 明确行政问责对象的责任界定
5.1.3 全面细化行政问责的范围
5.1.4 全面完善行政问责程序
5.2 完善行政问责相关法律法规
5.2.1 加快推进公共卫生问责法律法规有效供给
5.2.2 扩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问责的范畴
5.3 构建适应时代的新型行政问责文化环境
5.3.1 加强行政人员的忧患责任意识
5.3.2 提升全民参与意识
5.4 健全行政问责其他配套制度
5.4.1 加强政府信息的公开
5.4.2 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5.4.3 规范官员复出程序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新闻媒体论文范文四:红网“红辣椒评论”的话语分析
新闻评论一向被视为新闻传播的旗帜和灵魂,是媒体思想性和战斗性的具体表现。而融合了时代特征的网络新闻评论,在传统新闻评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时效性强、交互性强、开放性强等新的特征,在满足新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亦满足了大众“指点江山”的话语需求,网络新闻评论俨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舆论引导最为有力的工具。“红辣椒评论”栏目在经济催生、政治指导及文化重塑等社会语境下顺势创立,为湖南省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红网”的核心和灵魂,是目前湖南省内影响最大的网络新闻评论平台。“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综述
0.2.1 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研究
0.2.1 关于“红辣椒评论”的研究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0.3.1 研究方法
0.3.2 样本说明
0.3.3 创新之处
第1章 “红辣椒评论”的社会语境
1.1 “红辣椒评论”的经济催生
1.1.1 话语方式的转变
1.1.2 消费主义的影响
1.2 “红辣椒评论”的政治指导
1.2.1 新闻思想的发展
1.2.2 政策环境的优化
1.3 “红辣椒评论”的文化重塑
1.3.1 话语权力的下移
1.3.2 话语秩序的重构
第2章 “红辣椒评论”的文本生产策略
2.1 词汇:说服意图外化
2.1.1 词汇的过度化表达
2.1.2 隐喻机制的使用
2.2 语法:说服意图合理化
2.2.1 情态动词强化语气
2.2.2 修辞:内化的说服意图
2.3 双重话语结构强化劝服效果
2.3.1 微观层面的连贯性
2.3.2 宏观层面的语篇结构
第3章 “红辣椒评论”的话语实践策略
3.1 话语生产者的多元化策略
3.1.1 地域分布广阔,思想碰撞激烈
3.1.2 职业身份多样,知识权力突出
3.2 话语议题的广泛性策略
3.2.1 全国性议题为主属地均衡
3.2.2 社会民生类议题居多贴近生活
3.3 话语风格的多样性策略
3.3.1 议论式为主话语形式新颖
3.3.2 批评建议类文本居多指向全面
第4章 “红辣椒评论”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
4.1 “红辣椒评论”面临的挑战
4.1.1 本地新闻评论较少地方与全国界限模糊
4.1.2 对立意见供应不足意见输出过于明显
4.1.3 互动形式相对单一有效互动相对欠缺
4.2 “红辣椒评论”未来的发展
4.2.1 明确自身定位加强本地新闻评论
4.2.2 增设辩论栏目提供多种角度评论
4.2.3 发挥媒介优势开拓双向互动形式
结语
新闻媒体论文范文五:基于微博情感的突发事件应对效果测度方法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决策者一般需要借鉴以往的应急救援经验来快速生成科学、有效的应急方案。而与当前情景相似的应对效果评价信息,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现有突发事件应对效果评价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对于依靠专家打分评价应对效果的方法,结果取决于专家具备的知识和经验,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对于利用突发事件定量指标评价应对效果的方法,当信息不完备时,无法准确地评价应对效果。由此可见,对应对效果的评价还存在不全面等问题,尤其是缺乏公众的满意度评价,而公众满意度是对应对效果评价的必要补充。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突发事件应对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2.2 微博情感分类方法研究现状
2.2.1 微博情感分类的特征构造方法
2.2.2 微博情感分类的分类方法
2.3 话题发现方法研究现状
3 基于多视角集成学习的微博情感分类方法
3.1 方法框架
3.2 特征的构造
3.2.1 情感元素统计法
3.2.2 卡方统计法
3.2.3 表情空间映射法
3.3 局部融合阶段
3.3.1 基模型的构建
3.3.2 局部融合策略
3.4 全局融合阶段
3.5 实验与分析
3.5.1 数据集
3.5.2 评价指标
3.5.3 基模型的选择
3.5.4 基分类器和分类器组的比较
3.5.5 性能的评估
4 基于微博舆情分析的突发事件应对效果测度方法
4.1 方法框架
4.2 “应对效果评价”微博舆情数据获取方法
4.3 “应对效果评价”微博舆情话题发现方法
4.4 微博舆情的热度和倾度及其演化分析
4.4.1 微博舆情的热度与倾度
4.4.2 微博舆情的演化
4.5 面向暴雨洪灾突发事件的实例应用与分析
4.5.1 数据的获取
4.5.2 数据的预处理
4.5.3 突发事件微博舆情数据的情感分类
4.5.4 “应对效果评价”微博舆情数据获取
4.5.5 “应对效果评价”微博舆情话题发现
4.5.6 微博舆情的热度和倾度及其演化分析
4.5.7政策建议
结论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都有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都有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