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囊膜环形撕除术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眼中推广的安全性及临床结果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2533 论文编号:sb2022010819585942501 日期:2022-02-0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临床医学论文,笔者认为由于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医院没有 Nd:YAG 激光器,因此对于老年人,残疾人和远离三级医院的人们来说,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眼中应用后囊膜环形撕除术,可使这些患者避免因 PCO 而导致视力模糊而多次就诊,从而减少交通和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及国家医保的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 2017 年 3 月~2020 年 12 月就诊福建省立医院的 30 例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
(1)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 (2)愿意接受研究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1)假性囊膜剥脱综合征患者 (2)葡萄膜炎患者 (3)有外伤史患者 (4)结缔组织病等系统性疾病患者 (5)青光眼患者 (6)晶状体脱位患者。
本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经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会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对手术的益处和风险进行详细的解释后,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 30 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是 14.13 ± 8.03 月(3~32 月)。患者基线资料见表 1。PPCCC 联合超声乳化术在 30 例成年患者的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眼睛中进行。当进行手术时,12 位女性和 18 位男性的平均年龄为 56.77± 9.96 岁(31~69)。先前行玻璃体切除的原因如下:20 眼(66.6%)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 眼(10%)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和 7 眼(23.3%)为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

2.2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在 30 例病例中,没有发现人工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视网膜脱离、爆发 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眼内炎等严重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囊膜不规则撕裂发生在 1 眼(3.3%)中,但 PPCCC 仍可以在囊膜剪的辅助下完成(如图 2.2.1 所示)。术中观察到 4 眼(13.3%)后囊膜纤维化斑块。在末次随访时发现有 3例(10%)患者有黄斑水肿。2 例术前发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在接受抗 VEGF治疗后黄斑水肿减退,视力提升。1 例术前 OCT 无法成像的患者在术后 6 月复查 OCT 时发现黄斑区视网膜增厚,滴用非甾体类抗炎滴眼液后中央区黄斑厚度降低,视力逐渐上升。
 在 2 眼(6.7%)中观察到轻微偏心的后囊膜开口。所有人工晶状体的囊 袋内位置均居中、稳定。在随访期间,所有术眼的视轴区均清晰(如 2.4.1 所示),仅 3 眼(10%)的周边后囊膜中可见轻度至重度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如图 2.4.2 所示)。并且在随访期间无患者因严重周边 PCO 而需要行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
.............................

3  讨论......................20
3.1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及 PCO 的发生率高.......................20
3.2  当前治疗 PCO 的 Nd:YAG 激光后囊膜切除术有一定局限性  ......................20
4  结论 ....................30

3  讨论

3.1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及 PCO 的发生率高,其中玻璃体切除合并硅油填充患者取油术后可能存在一定硅油残留。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手术设备、器械的不断改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挽救了不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的视力。与此同时,玻璃体术后白内障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据报道,黄斑部视网膜前膜、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核硬化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 12.5~68%[18, 1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的发生率为 88%,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术后白内障的发生率高达 100%。因此玻璃体术后的白内障群体逐渐成为白内障患者组成中不容忽视的部分。玻璃体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点:(1)气体或硅油的使用[20]:气体和硅油长期与晶状体后囊接触,影响晶状体的代谢,可引起后囊下特征性羽毛状混浊及核性混浊。(2)手术炎症反应[21]:炎症因子的释放干扰晶状体的代谢。(3)眼内器械对晶状体机械性损伤[22]:手术器械的反复进出,不慎碰到晶状体后囊膜,导致后囊膜表面破裂后及晶状体皮质的水化。(4)玻璃体屏障功能的丧失[23]:玻璃体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屏障功能,中和来自眼后段的自由基,能阻滞和延迟白内障的发生。玻璃体切除术后,来源于眼后段的自由基可直接作用于晶状体,引起白内障。并且晶状体直接暴露较高的氧张力水平,氧化作用引起晶状体代谢异常[23]。(5)其他因素:例如年龄和糖尿病。此外,有研究报道在先前玻璃体切除的眼中行白内障手术后,PCO 的发生率相较于有玻璃体眼白内障手术后更高[4]。Toda 等[24]发现白内障手术组的 PCO 发生率为 4.2%,而玻璃体术后组为 10.3%。Mochizuki 等[25]报道,玻璃体术后 PCO 的发生率为 17.9%。
...........................

4  结论


由于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医院没有 Nd:YAG 激光器,因此对于老年人,残疾人和远离三级医院的人们来说,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眼中应用后囊膜环形撕除术,可使这些患者避免因 PCO 而导致视力模糊而多次就诊,从而减少交通和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及国家医保的负担。而且对于有残留硅油珠的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我们可以通过 PPCCC 口将残留硅油珠简便、有效取出。今后仍然需要更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远期临床结果。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