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宗教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最初的宗教是源于人类对自然产生的神秘向往,人们开始祈愿与崇拜自然。这种祈愿凝聚而来的精神力量能帮助人们战胜自然灾害和精神上的困惑。其后,圣者用这些人类习惯的信仰和依赖引导人们向善,便产生了宗教的思想和教义。随着人类的发展,宗教也逐渐发展,形成了世界上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与佛教。每种宗教也形成了自己完善的教义体系。这些教义引导广大信众按宗教的戒规生活行事,约束信众的思想和行为。宗教活动场所是教职人员传道和生活的场所,也是信众参与宗教活动的地点。同时它也是一种经济实体,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发展的历程证明,经济兴旺的宗教发展更迅速,而经济实力弱小的宗教则渐渐消亡。宗教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改善当地就业情况,甚至带动一地经济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从1980年到现在,宗教信徒的平均增长率为10%-15%。宗教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宗教已全面进入“黄金时期”。特别是我国第一大宗教——佛教,已由曾经的“农禅并重”发展到今天“商禅并举”的自养模式。寺院不仅能获得信众的捐赠,取得宗教服务活动收入,更积极拓展了发达的旅游经济产业,积极提供餐饮、住宿等经营性服务,收入大大超过从前。我国寺院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佛教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佛教寺院一些管理者侵占信众捐赠的资产,借宗教活动敛财,贪污腐败之风逐渐兴起。这不仅有悖于宗教精神和教义,更对宗教活动的开展,佛教寺院的正常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宗教的发展及宗教经济兴盛的背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及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机制的探究。国务院于2004年11月30日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国家宗教事务局又于2010年1月7日颁布了《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足见政府及宗教局对宗教活动场所综合管理及财务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1.1.2 研究意义
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宗教组织的发展,决定其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和较高的运作效率以满足组织完成社会使命。目前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尚不多,社会对其缺乏足够的关注度,而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确实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帮助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人员认清当前存在的问题,规范其财务管理行为,提高宗教活动场所运作效率与社会公信度,保证宗教活动场所的良好运营。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宗教财务方面的研究尚不多,且能搜集到的资料较有限。在搜集到的资料当中,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教堂的财务管理研究上。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会计学院学生 Peter Booth 在 Accounting in Churches:A research Framework and Agenda(《教堂中的会计:研究框架与日程》)一文中指出,随着教堂对信徒捐赠作为收入的依赖越来越重,教区的财务问题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加强教区会计核算与监管成为必然。并建议将教堂的财务问题的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问题结合进行研究。学者 Swanson 和 Gardner 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加强教堂中的会计核算与监督日趋重要,这与教堂倡导的精神信仰并不矛盾,并为教堂设计了一套现金管理、日常财务处理及审计制度。Dan Busby 在 Preventing Financial Problems at your Church (《保护教堂免受财务问题影响》)一文中指出,教堂容易出现欺骗、挪用等财务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广大信众对教堂管理人员过分和盲目信任。教堂常因因循守旧而备受指责,很多教堂都执行的是 10 年、20 年甚至 30 年前的会计准则,有的甚至完全不以会计准则作为指导和约束。教堂在采用标准的财务会计准则方面落后企业很多年。教堂财务容易出现问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堂往往重视收入管理,而忽视了对其支出的管理。作者指出了现金支出诈骗的两条途径,一是支票签发人为自己签发支票。当教堂内部的内控制度薄弱且缺乏内部和外部审计的情况下,且司库有唯一的签字权并能够管理总账,那么他为自己签发支票轻而易举。第二是将教堂财务挪作私用。作者强调应通过加强充分的财务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机制、出具准确标准的财务报告(包括每月的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及报表附注等)三方面来加强对教堂的财务管理,防止财务欺骗的发生。
第2章 我国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理论基础
2.1 我国宗教活动场所概况
我国现已形成了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主要宗教,多种宗教并存的宗教体系。除五大宗教外,还有少数东正教、萨满教徒,另外,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有一些其他宗教。据不完全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 1 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 8.5 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 30 万人,宗教团体 3000 多个,宗教院校 74 所。但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宗教信徒的实际数字已达 3 亿左右,宗教教职人员约 36 万人,宗教活动场所约 13 万处。可见我国宗教活动场所数量之多,规模之大。
2. 2 我国宗教的社会功能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宗教,宗教形成后又反作用于社会,成为社会诸多控制系统中的一种。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轨迹证明,宗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它能够在一切社会形态,一切国家和民族中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绝不是偶然,而是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宗教对于社会有积极的功能和作用。我国存在着多种宗教,各种宗教又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岁月中,宗教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伦理等紧紧相连,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3章 我国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27-31
3.1 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27
3.2 会计核算不规范 ..................27-28
3.3 教产管理不善.................. 28
3.4 预算管理不科学.................. 28-29
3.5 收入支出控制松散 ..................29-30
3.6 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30
3.7 外部监管不力.................. 30-31
第4章 构建健全的宗教活动场所财务.................. 31-45
4.1 完善预算管理模式 ..................31-35
4.1.1 完善收入支出预算管理 ..................31-32
4.1.2 完善预算编制程序.................. 32-33
4.1.3 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33-35
4.1.4 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35
4.2 建立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35-39
4.3 构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评估与分析.................. 39-45
第5章实证分析 ..................45-55
5.1 寺院基本情况.................. 45-46
5.2 寺院财务管理的基本情况 ..................46-47
5.3 寺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47-49
5.4 构建该寺院财务管理体系.................. 49-55
结论
本文通过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财务管理是宗教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影响宗教活动场所运营并关系到宗教社会使命实现的关键问题。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二,我国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教产管理不善、预算管理不科学、收入支出控制松散、财务人员素质偏低、外部监管不力。
第三,完善我国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是构建一个以财务预算为起点,财务控制为核心,财务评价与分析为手段的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但由于相关参考文献较少且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资料较难获得,本文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局限:
第一, 我国宗教种类众多,活动场所数目繁多,在财务管理上每个个体都有其特殊性。但作者走访调查的宗教活动场所有限,且相关方面的著作较少,难以全面地了解整个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情况,对其存在问题的概括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 由于财务信息的封闭性和财务管理人员的谨慎性,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报告难以获得,实证分析部分的数据不够全面,故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也不够全面。
参考文献
[1] Dan Busby, Preventing Financial Problemshttp://sblunwen.com/cwglxlw/ at your Church.The Clergy Journal,2005,February.
[2] Kerry Jacobs, Stephen P.Walker, Accounting and accountability in the IonaCommunity. Melbourne, Australia:School of Business, La TrobeUniversityCardiff, UK:Cardiff Business School,2004.
[3] Martha Minow, Public and Private Partnerships: Accounting for the New Religion.Harvard Law Rewiew, 2003,Vol.116:1229-1270.
[4] Peter Booth, Accounting in Churches: A Research Framework and Agenda.Sydney,Australia: School of Account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
[5] John Dart, Churches assess impact of financial crisis. Century News.ChristianCentury, 2008, November 18.
[6] John L.Allen JR, Catholic reformers launch investigation of church financialpractices.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1999, January 29.
[7] John R.Throop,Church financial management: Field of Beans.The Clergy Journal,2003,March.
[8] John R.Throop,Church financial management: Field of Beans.The Clergy Journal,2003,March.
[9] 崔永波.当前重庆佛教自养事业考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
[10] 陈宗荣.中西方宗教事务管理方式不同原因之探讨.中国宗教,2007(6):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