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2016 年3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如期进行,对于备受全球各国瞩目的“绿色发展”的议题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如今,一边是严峻的雾霾天气、三废不经处理任意排放等等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一边是全国人民对“APEC蓝”、“生态蓝”常态化的日益期盼。对此,从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改革”,并且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认识固化为社会共识。那么,在2016年的这个春天,各行各业都将出现新的绿色常态发展理念,两会内外乃至全国上下都会更加“绿意盎然”。 我国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始于“十五”时期,从此高能耗、高污染、外延式、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由于资源的过度利用,各种污染物的任意排放,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更加不堪重负,据统计我国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0.6%,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城市占95.9%,其中雾霾天气全国平均52天,作为全国首都的北京雾霾天气更是长达179天之多,其中46天更是达到了重度污染。非但如此,环境问题目前更呈现出城市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我国被普遍认可,以最低的环境成本来赢得更高的财务绩效成为大家的呼声,面对这一社会现实,我国涌现出大批关于环境会计研究的优秀学者,在借鉴国外作法和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管理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各行各业存在巨大差异,污染物排放标准,惩罚标准也不统一,这也给环境会计的研究带来巨大困难。作为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源头重污染企业在环境会计研究中是所有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选择重污染企业做为此次研究的切入点,怎么保证重污染企业财务绩效水平的前提下,更好的履行环境责任,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重污染企业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税收的支柱产业,在国家得现代化进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又因为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支出项目,是企业重要的一项成本支出更涉及国家目前打造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政府,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因此研究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支出和财务绩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怎样让企业既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兼顾环境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支出为突破口,进一步研究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支出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以此达到以下目的:(1)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和环保部相关数据信息为基础建立回归模型,来进一步确定在重污染企业中影响财务绩效的主要因素,好让重污染企业对环境成本支出构成及对财务绩效的真实影响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知。(2)通过研究假设和相关性检验、回归方程,综合运用 F 检验、T 值法来验证重污染企业前后期环境成本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趋势,据此让重污染企业对环境成本支出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一个理性预判。(3)最后,在以保证财务绩效的前提下怎样看待环境成本支出,根据环境成本支出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好为重污染企业对环境成本支出提供一个参考角度。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本文重污染企业指依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办[2007]105 号)及《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等颁发的规定及文件以此对重污染企业进行界定,其中包括火电、钢铁、电解铝、煤炭、冶金、化工、石化、水泥、制药、发酵、建材、造纸、酿造、纺织、制革和采矿业等 16 类行业企业。针对环境成本的定义国内外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有人认为,环境成本又称绿色成本,来源于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指与企业环境责任活动相关的责任成本,他是用于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工业污染末端治理和支付环境监督的管理费用等的资源耗费 [32 ]。还有人认为环境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了降低自身对环境的污染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及相关的费用 [33]。 本文为使研究更具有一般意义,依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一十五次会计文件”《环境成本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及“环保部的环境成本信息”对本文的环境成本予以定义: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各项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
2.2 理论基础
外部性的概念是在 20 世纪初被提出来的,最开始外部性主要是指一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的相关利益,但却因为没有相应法规和惩罚措施来约束对方,使其对个人或企业在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政府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不加以干预,企业就不会考虑将环境污染产生的不利后果计入生产成本,简单来说外部性就是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别的利益相关者造成影响,而别的个体却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偿成本[ 3 5 ]。 现今,在外部性的概念上更倾向于以下说法:企业或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其他个体产生不利影响,又因为环境资源的全部或部分公共性特征,受到不利影响的个体不能得到补偿的社会现状,如重污染企业因排放废水,造成河流下游或下风向农作物、鱼类死亡或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等等[36]。外部性不经济性存在的主要症结是“资源共享”这一现实情况。当其中有一个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做的不到位,就会将因自身经营不善导致的环境成本强加给与其有联系的其他企业。这种现象的产生究其根本是市场在资源分配上的失灵造成的。为了使外部不经济性能更好的解决,国内外目前主要从以下方式进行约束:第一,税收和补贴手段,迫使商家考虑外部成本,同时政府可以采取税收和补贴政策,这样既可以让商家重视环境,也同时调动其对外部的重视。第二,明确产权,则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最初的产权赋予谁,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的。第三,企业合并,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
............
3 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影响理论分析 ......... 11
3.1 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构成 ......... 11
3.2 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影响分析 ....16
4 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20
4.1 研究假设与回归模型......... 20
4.2 变量的选取 ......... 21
4.3 样本的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21
4.3.1 样本的选择及来源....... 22
4.3.2 描述性统计.... 22
4.4 相关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 23
4.5 回归检验及结果分析......... 25
4.6 分年度检验的回归分析 ..... 28
4.7 实证结果 ...... 29
4.8 案例分析 ...... 31
5 规范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支出提高财务绩效的建议.......... 33
5.1 废水环境成本支出方面 ..... 33
5.1.1 优化相关人员成本支出 ...... 33
5.1.2 强化不同行业成本支出比例 ...... 33
5.2 废气环境成本支出方面 ..... 34
5.3 固体废弃物环境成本支方面..... 35
5.4 噪声环境成本支出方面 ..... 36
5 规范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支出提高财务绩效的建议
如实证结果所示,短期来看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削弱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但从长期来看,尽管前期的环境成本支出加重了重污染企业的运营成本,但滞后性的特征带来的正效益足以弥补前期上升的这部分成本。基于此,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应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和看待环境成本支出问题,并从环境成本构成出发,正确引导重污染企业尽快走上绿色、生态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希望本文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政府的环保政策改进提供有益指引。
5.1 废水环境成本支出方面
从废水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结果来看,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 2005-2014年废水环境成本支出极大值是 2011 年的山东省 295540 万元,极小值是 2014 年的海南省 90万元,均值为 49105.92 万元,可见山东省废水环境成本支出远高于全国均值水平,因此为了更好控制重污染企业废水环境成本支出应以山东省为主要切入点。从相关性分析来看,废水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约 5 年左右会为重污染企业带来正的财务绩效,鉴于此为了更好的提高重污染企业财务绩效水平,在废水环境成本支出上应以相关人员成本支出和不同行业环境成本支出不同比例为主要切入点。在废水环境成本支出中相关人员成本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约 17%,而且企业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特别对环境成本支出的认知都严重制约着环境成本支出的最终结果和规模程度,对此为了更好的规范重污染企业废水环境成本支出。首先,要提高相关人员薪酬待遇,提高相关人员工资水平,可以和废水环境成本支出及财务绩效挂钩以绩效的形式提高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物质保障;其次,将环保相关人才提到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层次,解决他们的物质需求和基本需求,留住人才,一份好的职业和未来发展前景,能让企业员工有更加坚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激情,以此来激励员工;其三,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培训,特别领导阶层针对性的开展对废水环境成本支出的前瞻性研究和废水环境成本支出和财务绩效的内在联系,让相关重污染企业的员工对废水环境成本支出有更加理性的认知,只有把眼光放长远,立足未来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才会使企业更好的适应整个大的经济环境,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竭动力;最后,对相关人员做好职业规划,因为废水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的正影响需要 5 年左右时间才会慢慢体现出来,一份好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企业员工树立信心,让企业员工对待今后的工作更加有积极性和动力。
............
结论
本文首先从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角度对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做了归纳整理,其次对环境成本支出、财务绩效、重污染企业进行了界定,对其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相关理论进行逐一介绍,然后进行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结合理论部分,本文筛选出重污染企业全国主要省市的环境成本支出替代变量和财务绩效替代变量,共计全国 32 个省市 10 年数据共计 310 个样本量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 2005-2014年连续 10 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对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程度及回归系数,以及逐年回归情况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以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回归结果为例,环境成本支出与财务绩效负相关,其中废水环境成本支出和废气环境成本支出,对重污染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最为显著,说明企业在当期的财务绩效中应更加关注这两项的影响,如果重污染企业在当期绩效水平不足,可以适当压缩环境成本支出,将主要投入环境成本支出的资金用于治理废水和废气,待以后年度财务绩效转好,在环境成本支出的资金投入转向影响稍微较小的其他环境成本支出项目。
(2)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变化,主要指标废水环境成本支出和废气环境成本支出及固体废弃物环境成本支出影响最为显著,而噪声环境成本支出和其他环境成本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就相对较小,但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当期对企业财务绩效负相关明显,并会随着时间的推演逐渐降低,并在某一节点转正,本文实证显示在全国 32 个主要省市的数据回归结果看来从负到正最起码需 6~8 年的时间,当然因样本数据及行业局限,说明力还需进一步验证。
(3)为了更好的应对重污染企业环境成本支出,在针对重污染企业废水环境成本支出上,应以内部环境成本支出为主,主要以相关人员费用支出,不同行业以不同比例成本支出配比为主;在针对废气上,以设备、技术和相关行业提高环境成本支出比重为主要切入点,真正从源头控制好废气主要污染物的净化工作。针对固体废弃物处理要严格行业准入机制、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加大对固体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在治理噪声项目上,要多措并举以技术降噪为主,加大内外部监管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环境成本的合理开支,为以后重污染企业有更好的财务绩效提供有力支撑。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