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领导军队体制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inbingkun 点击次数:149
论文字数:24232 论文编号:sb201308101414017413 日期:2013-08-10 来源:硕博论文网
绪 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军
事力量是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领导体制对于国家发展特别重要。“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①,“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②,都深刻阐释了军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兵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决定了这支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使命,中国历代兵制的首要之点就是“掌兵之制”,这是军事领导体制的根本问题。回顾中国共产党 90 年多年的伟大历程,在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长期实践中,始终把兵权问题放在各项军事领导体制建设的首要和核心地位,建立了以“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根本的中国特色军事制度,并且依靠这套制度,始终直接领导和掌握了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在世界军事领域堪称伟大的创举。
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体制问题,实质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理论和领导实践的问题。事实证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重大原则和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党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国军事力量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强军之源。92 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滞对军队实施绝对领导科学路径问题探索与研究。新的形势下,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体制问题,一方面,对于深刻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建党治军规律,揭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必然性科学性,增强坚定性自觉性,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实际生活中的军队领导体制是不是也存在弊端?
军队到底是为党服务的还是为国家服务?两者会不会发生冲突,党会不会为维护政权使用军队进行暴力统治;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对党委集体领导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研究党领导军队体制问题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就内容而言,本文主要围绕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重大原则和制度进行研究。通过中美政党和军队的关系对比,厘清中国特色军事制度与西方军事制度的本质差异,结合历史背景和理论源流,分析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探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对新形势下巩固和加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就方法而言,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在写作过程中,收集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江泽民文选》,以及胡锦涛、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相关论述,并较为充分地借鉴参考了相关文献;另一方面,本人在部队服役,通过亲身经历和机关调研收集了一些实证材料。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杨邦荣、郑皓(2011),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中国特色基本军事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提出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中国特色基本军事制度形成、发展和巩固的历史脉络。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和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特色基本军事制度形成的内在逻辑。着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中国特色基本军事制度,提出了坚决抵制意识形态领域消极影响,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具体制度,不断加强军队党的建设等基本看法。
李书吾、沈国权(2007),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组织保证——我国军事力量党委制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提出了军队的领导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建军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我国军事力量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80年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听党指挥这一最大优势。其根本的组织保证就在于党委制的设立。对此进行认真的回顾与考察,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党委制,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更好地履行我国军事力量的职能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徐天亮(2007),在《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提出了胡锦涛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红军长征胜利充分说明了一个真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
这是科学总结我党我国军事力量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这十二个字,精辟概括了我国军事力量性质、宗旨和职能使命的要求,指明了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一、听党指挥是我国军事力量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是军队的领导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建军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我国军事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枪杆子听党指挥,是毛泽东同志为我国军事力量确立的最根本的建军原则,是我国军事力量生命之所系、力量之所依、灵魂之所在。坚持这一建军原则,关系到我国军事力量的根本性质,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听党指挥当作人民军队的“命根子”。对于我国军事力量来说,听党指挥始终是最大的政治优势。
 
第二章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对当代中国的政治价值 ......... 14
一、关乎党执政基础巩固.............. 14
二、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 15
三、关乎军队高度集中统一............. 16
四、关乎军队的成长壮大.............. 16
第三章 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的几点思考 ................ 18
一、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19
二、增强制度的贯彻力执行力............ 22
三、大力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 24
四、坚持用党的原则选人用人............... 26
五、改进党委领导作战的方法............... 29
 
结 论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制度,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居然思危,进一步增强忧患、危机意识,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鞭策自己,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为始终有效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中国共产党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党和政府、党和军队的关系结构正处于调整和优化之中,希望这种与时俱进的变化能更加适应中国发展,有利于国家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1-5 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
[3]毛泽东选集(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1-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6]胡光正.中外军事组织体制比较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
[7]刘国语.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8]姜文华.美军从哪里出兵[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3
[9]姜思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教程[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0]李保田.中外军事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上一篇:终身学习视角下的高等院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下一篇:北宋时期战场军事后勤管理研究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