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优秀警察形象的阻碍因素及对策探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150
论文字数:25000 论文编号:sb201307151844077189 日期:2013-07-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导论

形象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公众对其的总体评价。当前,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普通民众,都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形象塑造①。良好的组织形象和个人形象,可以为组织和个人的发展赢得更多的社会竞争优势。对公安机关的警察形象进行研究,分析制约良好形象塑造的内外因素,从而更为准确地制定科学的对策措施,可以保障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一、问题的缘起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通过开展“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理念教育,从警察机关内部着手整顿警察队伍,大力推进各项政治建警、从严治警措施,以期使警察形象更贴近公众的要求与期待。通过长期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警察组织的社会形象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初步认可与好评。
当前,全国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队伍形象主流是好的,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与肯定。经过十多年的严打整治,公安机关通过自身公正的执法行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的稳定,为人民群众创造着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保障了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公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同时,公安机关积极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优化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盛赞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忠诚队伍,不愧为坚强的共和国之盾。作为共和国之盾的公安战线,广大公安民警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据公安部透露,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公牺牲的民警6819人,平均每天 1.2人,负伤的人数达到 120783人,平均每一天20.7人②。这一串用生命组成的数字,使人民警察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谱写了一曲曲“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动人乐章,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2004年度央视《感动中国》的十大公众人物评选中,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和云南缉毒队长明正彬两人榜上有名。应该说,当前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给予了很高评价,同时也对警察抱有很高的期望值。.............
.....................

第二章基本概念和警察形象特征

一、替察的含义
国内现在使用的法律用语“警察”一词,起源于清末民初,自日本引入国内。所谓“警之于前,察之于后”,表明其主要职能是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①。现阶段,替察有时用来代表一个组织或机构,如“中国警察协会”、“国际刑事警察组织”等,有时也表示一个特定的职业或身份,如“从事警察职业”、“我是一名替察”等。从目前国内的警察队伍构成看,警察队伍包括武装警察和人民警察,其中武苦是现役编制,民警是公务员身份。
人民替察的范围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条规定,“人民替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替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考虑到社会公众日常接触的以公安机关人民普察为主,对警察队伍的评价也是以公安机关为主要对象,因此本文采取狭义的范围,即所论述的替察主要指公安机关的人民普察。

二、带察形象的概念
形象是指社会对一个组织的评价。所谓警察形象,就是指警察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指的是人民警察给公众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执法水平、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等的综合反映②。
良好的警察形象大致包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快速准确的办案效率,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严整威武的警容警风,团结协作的工作气氛,尊纪爱民的警察风尚,高尚严肃的执法权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誉容形象.人民警察的警容是警察形象的最直接表现。从警容上可以直接看出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和纪律风范,可以看出公安队伍的整体风貌。着装是否规范整齐,仪表是否整洁威严,语言是否文明礼貌,举止是否干练有素,态度是否谦虚和蔼,这些都是警容的具体内容,也是人民警察最基本素质和准则的表现形式。...................
.................

第二章基本概念和借察形象特征...................................6
一、警察的含义..........................................................6
二、瞥察形象的概念..................................................6
三、警察形象的特征..................................................7
(一)内部性特征............................................................7
(二)外部性特征..........................................................8
四、阻滞因素的含义................................................8
第三章替察形象构建的阻滞因素分析..........................9
第一节警察形象构建的内部阻滞因素分析....................9
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10
二、民警个体腐败行为............................................11
三、警察职业意识不牢............................................11
四、执勤执法不够规范................................................12
五、日常执法打击不力................................................13
六、内部监督制约不畅...............................................14
七、公共关系建设滞后...............................................14
八、形象危机处置不当................................................15
第二节警察形象构建的外部阻滞因素分析.....................15
一、官僚腐败现象的伤害...........................................16
二、基层政权组织的干预..........................................16
三、警察行政公权的异化.........................................17
四、公众不切实际的期望..........................................18
五、新闻媒体舆论的渲染..........................................19
六、财政经费保障的匾乏.........................................19
第四章良好替察形象的构建对策............................21
一、政治建警........................................................21
二、提高队伍素质....................................................22
三、做实替察绩效...................................................24
四、健全监督机制....................................................24

结语
随着“依法治国”、“和谐社会”战略方针的确定,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如何树立良好、和谐的警察形象,已成为当前公安机关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于影响警察形象的因素梳理,传统观点大多从公安机关组织内部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此举对改善警察形象有一定效果。辩证法观点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是内外两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公安机关瞥察形象建设的,既有警察组织的内部因素,也有组织外部的环境因素,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本文结合对南通市公安机关普察形象建设的社会调查,根据公安机关能否掌控得住,将损害警察良好形象的因素分为公安机关内部和公安机关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从公安机关组织内部看,笔者认为以下八个方面,是当前对警察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安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公众对警察组织的评价;二是少数民警的个体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警察组织的整体形象;三是少数民警职业意识不够牢固,言行举止与民警身份不符;四是有些民警执勤执法不够规范,侵害群众利益现象时有发生;五是少数单位日常执法打击不力,造成公众信任危机;六是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违法违纪不能及时有效查处;七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相对滞后,警民沟通不够顺畅;八是面对警察形象危机处置不当,导致负面影响扩大蔓延。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靠警察组织自身的努力。
从警察组织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影响警察形象建设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社会腐败现象与政府官僚作风,对良好警察形象的塑造构成了外部伤害。
二是基层政权组织对公安执法权的滥用或干预,是影响警察形象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是其他行政部门对公安执法权的过度依附与异化,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良好警察形象。.............

参考文献
1 曹礼海,警察形象塑造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2 马亚雄主编,世界警察导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孙娟,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形象战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 曹礼海,警察形象危机处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陈振明,政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7〔法〕孟德斯鸿,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解读》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解读,新华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9 王贻星,三基工程建设纵横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10 李光文、裴国智、程玉国编,公安实用法律知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上一篇:九七后香港警察形象塑造的转变
下一篇:混合方法和实用主义研究论文Mixed Methods and Pragmatism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