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对医护群体媒介形象的建构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555 论文编号:sb2021112022062439726 日期:2021-12-2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研究经过内容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建构的医护形象整体以正面积极的形象为主。如:逆行出征的伟大英雄、舍身救人的白衣天使。同时也注重对医护日常的普通关注和情感表达的描述以及伤医事件、医患关系的报道。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自古以来,医生都是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职业,他们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医院里治病救人,为普通大众缓解病痛,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传播技术得以进步,人们接触的信息更加广泛,思想认识也进一步提高,普通大众关于医护群体的形象认知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人们视野的医护形象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人们心目中医护是正面高大的。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和医患关系的报道增加,医护群体的形象虽然以正面为主,但是白衣天使的正面形象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2005 年起,我国的医患冲突和医疗矛盾开始不断升级,媒体中开始更多出现了关于医护群体的负面报道,医护群体的负面化形象开始在人们心中慢慢出现,医护被认为是收受红包从中牟利的群体形象。2009 年新医改实行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思想的指导下,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开始被人们关注,但是社会上依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医患关系和医疗事件冲突的报道。曾在2013 年两会期间,一篇《含泪十问卫生部长》的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文章明确提出了当时医患关系和医疗改革的问题,从中也反映出了众多医护群体内心的无奈[1]。医护是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医护群体的媒介形象呈现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新医改实行以后,医疗改革逐步进行,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成为关注的重点。此后虽然对于医护的报道中,不乏有负面消极的报道,但是客观真实的正面报道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之后,对于医护的正面报道与赞扬更是纷纷出现。
..........................

二、文献综述
(一)媒介形象的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媒体形象的详细深入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栾轶玫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对媒介形象的定义进行了阐释。然后从媒介形象的内涵、功能、媒介自我形象的建构、媒介形象的主客体及其价值等方面对媒介形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填补了对媒介形象研究的空白[1]。接着栾轶玫(2006)通过梳理现有的媒介形象研究,总结了媒介形象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媒介形象研究的两个维度:一是研究媒介组织的形象建构;二是受众认知中的媒介形象,具体研究的是社会中个体或组织通过媒介渠道或手段进行传播所衍生出来的形象[2]。
2009 年 4 月,《媒介形象》一书出版,作者宣宝剑在书中提出了媒体形象系统论。并深入探讨了媒介形象的内涵、认知特征、内外结构功能以及传播者和被传播者的媒介形象体系[3],以上关于媒介形象的理论解释,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对媒介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形象、城市形象、地区形象、农民工形象等的研究中。
谭瑶姬(2015)通过对报刊、影视和网络媒体中的女性报道探讨分析,得出了不同媒体形态中的女性形象嬗变存在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与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有关,大众传媒在构建女性媒介形象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韩敏(2013)通过对新闻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对 1949-1965 年期间《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分析所建构的妇女形象。最后总结出《人民日报》在这一时期对涉及妇女的报道视角仅限在妇女群体光鲜靓丽的社会形象,维度单一。出现的原因是由于这一时期国家在政治上对女性给予了关注,同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也给予了明确规定。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有:(1)《人民日报》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涉医报道有哪些基本特征?在形式和内容上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征?(2)通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涉医报道,《人民日报》建构了怎样的医护形象?(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通过新闻报道建构的医护形象,有什么样的传播价值及意义?(4)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通过新闻报道在建构医护形象时有哪些问题和不足?(5)通过对《人民日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涉医报道实践进行分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建构医护媒介形象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有:
(1)《人民日报》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涉医报道有哪些基本特征?在形式和内容上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2)通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涉医报道,《人民日报》建构了怎样的医护形象?
(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通过新闻报道建构的医护形象,有什么样的传播价值及意义?
(4)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通过新闻报道在建构医护形象时有哪些问题和不足?
(5)通过对《人民日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涉医报道实践进行分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建构医护媒介形象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

二、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拉扎斯菲尔德和贝尔森认为:“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所显示出来的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1]。”本文对所选取的样本建构类目进行统计归纳和提取,分别从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建构的医护媒介形象。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含微信、微博客户端)为目标媒体,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截止 2020 年 12 月,我国网民中,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 7.43 亿,占网民整体的 75.1%[2]。网络新闻用户的基数大,网民通过新闻获取信息的数目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新闻媒体通过新媒体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传递健康信息助力抗疫斗争。因此,不仅要关注传统的《人民日报》纸质版,也要将其新媒体传播平台纳入研究之中。第二:《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之一。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人民网和《人民日报》在用户信任、社会责任、影响力和媒体满意度方面排名第一[1]。《人民日报》的信息量大,报道及时能够满足人们获取日常信息的需求。第三,就本研究的时间段选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这样的主流媒体报道的新闻信息数量多,能够保证有充足的样本进行选择。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

第三章 涉医报道内容研究的统计分析...............15
一、 涉医报道的基本特征.....................................15
(一)疫情初期比重大,数量增长明显...............................15
(二)涉医报道来源多为自采...............................16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25
一、《人民日报》涉医报道中医护媒介形象的总结..........................25
(一)逆行出征的伟大英雄.................................25
(二)舍身救人的白衣天使..........................................26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41
一、研究结论.............................41
二、研究不足.........................................41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一、《人民日报》涉医报道中医护媒介形象的总结
媒介形象通常是指媒体或个人的社会形象。媒介形象是受众对媒体或个人的看法。它由媒体的外在特征和内在风格构成,往往通过新闻宣传、广告宣传、公关等方式有意识地建立[1]。通过对《人民日报》中涉医报道的样本分析,总结出了《人民日报》在涉医报道中建构的医护群体媒介形象。
(一)逆行出征的伟大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广大医务人员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2]。而这些逆行出征的英雄形象,也在《人民日报》的相关新闻报道中被一一呈现,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
通过对涉医报道的样本分析,涉及最多的医护形象就是逆行而上的伟大英雄形象。这类新闻报道主要集中于描述医护面对突发疫情,不顾自身安危去支援湖北的情景。新闻报道中主要涉及两类主体,一种是普通医护个人面对疫情,主动申请去一线抗疫的情况。《我是党员,我先上!》(《人民日报》2020.02.01第 1 版)就描述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彭志勇的逆行事迹。面对疫情,他不畏困难,逆行而上,带领所在医院的 ICU 团队,前往武汉疫情一线进行支援工作[3]。《勇挑重担,我已经做好准备》(《人民日报》2020.01.30 第 2 版)报道了辽宁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副护士长的事迹。她选择作为支援医护去湖北一线,在抗疫一线,不畏个人安危,积极的参加到治疗救援感染病人的队伍中。对她来说,最困难的是,因为防护服数量短缺,穿上之后 8 小时不能脱下,也就意味着 8 小时不能上厕所,但是对她来说这些困难都能克服。正如临时党支部里重温入党誓词时与队友互相打气,互相鼓励要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各种困难[4]。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建构的医护形象进行内容分析,其目是探寻媒体在特殊事件中建构了怎样的医护媒介形象,在疫情期间建构医护形象的新闻报道有什么样的传播价值,在建构医护形象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以及《人民日报》建构医护形象对媒体的启发和影响。经过内容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
1.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建构的医护形象整体以正面积极的形象为主。如:逆行出征的伟大英雄、舍身救人的白衣天使。同时也注重对医护日常的普通关注和情感表达的描述以及伤医事件、医患关系的报道。
2.《人民日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建构的医护形象对塑造真实的医护形象打破大众刻板印象,提高了医护的社会认同,对助力科学规范抗疫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体现媒体的温情,凸显了防疫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具有一定的传播价值和意义。
3.《人民日报》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在建构医护形象时存在一些问题:新闻报道有失精准影响了专家医护群体的权威性,视觉传播选材不当影响了医护群体的形象呈现,报道主体性别不平衡宣传框架存在同质化现象。
4. 通过对《人民日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建构医护媒介形象的报道实践分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建构医护媒介形象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媒体需要强化自身的角色,做好把关人和舆论引导的职责,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互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增强创新意识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